為什麼你需要處在酮症的狀態中?那是燃燒脂肪的極樂境界,親愛的!

為什麼你需要處在酮症的狀態中?那是燃燒脂肪的極樂境界,親愛的!
Photo Credit: Depositephoto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酮體對肌肉、心臟、肝臟、腦部來說,是較佳的燃料,因為這些重要器官無法善用碳水化合物;事實上,我們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時,甚至還會損害這些器官。

編按:書中說法僅供參考,嘗試前請先徵詢醫師的意見。

文:吉米.摩爾(Jimmy Moore)、艾瑞克.魏斯特曼(Eric C. Westman)

什麼是酮症?為何要處在這種狀態中?

專家聲明

我認為呈現輕微的酮症是人體的自然狀態,也是人類新陳代謝的最佳狀態。這是從古至今,我們的基因組根據能夠獲取的食物來源,所演化出來的最佳狀態。

因此,從能量的觀點來說,我們和DNA溝通的最佳方式,就是提供訊號給它,數千年來皆是如此。

——大衛・博瑪特

酮、酮體、酮症、生酮飲食到底是什麼呢?這些觀念在主流的健康圈中並不常見,而且提到的時候往往也沒有什麼好的說法。

很多時候,媒體與健康專家討論到這些觀念,往往都是負面居多(我們會在第十二章中提到這一點)。

從一九二〇年起,生酮飲食主要就是用來控制兒童頑固性癲癇的發作,而且成效相當卓越。

這種生酮飲食,其脂肪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總和的比例為四比一(脂肪為四,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總和為一)。

由於這種飲食方式用於治療癲癇發作已有近百年歷史,此外阿金醫師也用「K」這個字母來標榜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營養方式,因此讓有些人誤認為生酮飲食是「極端的」飲食。

事實上也確是如此,因為從第十六章開始,你會發現這種飲食法是如何產生驚人的正面功效,可用來對付今日的許多慢性疾病。

專家聲明

生酮飲食在一九二〇與一九三〇年代是用來治療癲癇,雖然發揮功效的機制至今仍然不明。但在一九三七年發明抗痙攣藥物後,這種方式就漸漸不流行了。

——凱斯・朗揚

很可惜的是,一般人往往對酮症一知半解。這是由於有些害怕改變飲食的人刻意散佈不實消息的結果。就好像膽固醇並不是心臟病的兇手一樣,酮體也不是你必須盡全力排出體外的有毒物質。

我們會盡力消除你的不安,用簡單的話來告訴你那是什麼,而且那根本就不是有害物質。

魏斯特曼醫師筆記

即使在醫學文獻當中,酮體也常受到嚴厲的批評。有份新陳代謝專家在二〇〇三年發表的經典論文就叫做〈酮體:新陳代謝的「醜小鴨」〉。

身體正在燃燒脂肪

先來明確定義酮症,是個好的開始。酮症是你攝取極少量碳水化合物、適量蛋白質及大量脂肪時出現的新陳代謝狀態,會讓原本以血糖為主要能量來源的身體,改用酮體作為能量的來源。

身體在燃燒脂肪時本來就會產生酮體,這種物質的主要功用,便是在血糖不足時作為身體的替代能源。

換句話說,你的身體會從燃燒醣分轉換為燃燒脂肪。根據你目前的飲食情況與生活型態,身體轉換為以酮體為燃料的型態,少則需要幾天,多則需要數週,甚至好幾個月。所以「處於酮症狀態」的意思,就是你的身體正在燃燒脂肪。如果想要達到酮症的狀態,一定要有耐心與毅力。

讓我來說明你可能正在思索的一件事:沒錯,這完全是正常的新陳代謝狀態。事實上,小兒科醫師瑪麗・紐波特表示,全母乳哺餵的新生兒會在出生後十二小時內達到酮症的狀態,酮體供應了百分之二十五他們所需的能量。母乳中百分之十的脂肪是由中鏈三酸甘油脂組成,肝臟則會把這個成分轉換為酮體。這也就是為何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嬰兒奶粉都含有中鏈三酸甘油脂以及椰子油的原因,因為這些成分會「仿效母乳的脂肪成分」。

紐波特醫師表示,這點清楚地說明了,「從出生開始,甚至在出生之前,酮體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如果你曾經在一夜好眠之後不吃早餐,那麼你的體內就會開始產生一些酮體。如果你吃的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相當少,含有適量的蛋白質,以及許多健康的飽和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那麼這些酮體就會開始增加,直到主宰身體的能量運用為止,那時,身體只需要少量的葡萄糖就能運作。

本書會清楚說明為何這是良好的狀態,以及為何身體最好處在這種狀態當中。我們身體的機制讓我們就該這樣吃,就像過去採集漁獵時代的老祖先一樣,這絕對是有道理的。

專家聲明

酮體作為身體燃料優於葡萄糖之處,在於你每天隨時都有許多能量。

——史蒂芬妮・波森

家庭醫師及腦部功能與營養專家威廉・威爾森醫師提出說明:「在我們演化的過程中,人類多半同時利用葡萄糖與酮體來產生能量。」他表示,舊石器時代的祖先在未攝取動物性食物前,身體是以葡萄糖為主要能量來源,但在食物短缺時,或是以動物性食物為主要熱量來源時,你猜主要的能量來源是什麼?沒錯,就是酮體!

「因此,我們的祖先大部分都處在酮症的狀態中。」威爾森醫師下了這樣的結論。他接著補充說道:「如果我們的遠祖無法發展出利用酮體作為能源的方式,那麼我們這種物種早在達爾文列出清單的許多年前就滅絕了!」

因紐特人(Inuit)數千年來一直是生酮飲食的最佳代表。他們的飲食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僅有少量的碳水化合物,但他們卻充滿了能量與活力。

一八九七年,身兼醫師與律師的美軍中尉弗萊德瑞克・史瓦特卡(Frederick Schwatka)前往北極探險,以尋找在一八四五年失蹤的兩艘軍艦。史瓦特卡在一八七九年四月帶領十八人啟程,當中包括好幾個因紐特家庭;他們帶了充足的食物,能夠讓他們一個月不虞匱乏,同時也帶了相當多的打獵裝備。

在適應一段時間之後,他發現採用因紐特人的飲食方式,攝取大量的脂肪,讓他能夠在崎嶇的道路上也能夠維持體力。這是最早知道採行生酮飲食好處的例子,今日從燃燒葡萄糖轉化為燃燒脂肪的過程,就稱為「史瓦特卡需求」(Schwatka Imperative)。

專家聲明

酮體可在血糖與胰島素值過低時,也就是僅攝取非常少量的碳水化合物時,作為腦部、心臟及其他大部分器官的替代能源。對心臟來說,酮體勝過葡萄糖,腦中的多數部位利用酮體的效率,也不亞於使用葡萄糖。也有越來越多研究報告結果,支持了酮體能夠對抗老化、發炎,並能提升新陳代謝、認知功能、運動表現。

——法蘭西絲卡・史布萊哲勒

史瓦特卡在透過科技驗證之前所發現的,正是他體內的酮體增加了,酮體在血液中主要是以β-羥基丁酸(BHB)的形式存在(我們會在第六章中討論更多有關檢驗酮體存在的各種技術)。

BHB在肝臟當中合成,並可作為體內大部分細胞的能量來源,包括腦細胞在內。所以,你可以用目前我們看待葡萄糖的方式來看待酮體,也就是把它當作能量的來源。事實上,你會發現酮體和葡萄糖的分子式有多麼相似(這麼說有點奇怪,但你可以自己看看,為何體內缺乏葡萄糖時,身體就會改為利用酮體)。

生酮治病飲食全書
Photo Credit: 柿子文化出版

和你分享這些分子式的目的,是想讓你了解這些分子的組成有多麼相似,都是由相同的元素所組成(碳、氫、氧),大小也約略相同。所以,這讓身體能夠將這兩種物質都作為能量來源。我們不該害怕其中的一種,如果你的身體以燃燒醣分為主,就會以葡萄糖作為主要的燃料分子,產生能量讓身體發揮作用。但如果你的身體變成以燃燒脂肪為主,則主要的燃料分子就會變成酮體。無論你是使用葡萄糖或酮體作為主要能源,你的身體依舊會燃燒另一種燃料,如脂肪酸與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