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並非你的敵人,相反的,脂肪至少應占你全部飲食的百分之五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讓人對攝取脂肪避之唯恐不及,卻隻字不提碳水化合物對健康的影響,只會造成不良的後果,造成更多人肥胖與罹患慢性疾病。我們聽夠了極為失敗的低脂謊言後,難道你不認為,現在是開始認識脂肪如何能夠扮演改善健康的角色?
編按:書中說法僅供參考,嘗試前請先徵詢醫師的意見。
文:吉米.摩爾(Jimmy Moore)、艾瑞克.魏斯特曼(Eric C. Westman)
生酮飲食就是脂肪的飲食!
有人能夠告訴我為何餐廳那麼願意配合顧客的需求,提供低脂肪、素食,甚至是無麩質的食物,卻無法提供採用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生酮飲食的菜色嗎?或許,有一天某間有野心的連鎖餐廳能夠擬一份美味全脂肪的生酮飲食菜單。
專家聲明
攝取不足的脂肪,會造成酮體變少。脂肪應占你全部飲食的百分之五十,但對許多人來說,所占的比例還可以更高。
——比爾.威爾森
一點都沒錯,生酮飲食就是脂肪的飲食!為何攝取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酸(如奶油、肉類、起司等等的全食品)是如此重要的一部分?雖然你不需要每吃一口食物,就配一口奶油,但飲食中的脂肪卻是健康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要產生足夠酮體的最後一哩路。
你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降低蛋白質的攝取後,必須用其他的東西補足這個部分。那個東西就是剩下來的——飲食中的脂肪。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攝取量要透過實驗與修正的方式慢慢找出來,脂肪的攝取量則是吃到讓你的飢餓感消失為止。換句話說,就是吃到飽。攝取脂肪正是讓你感到飽足的關鍵。
我已經想見有人會這麼說:「吃那麼多脂肪,不會增加膽固醇塞住血管造成心臟病嗎?」那是我們一輩子當中最常聽到的無稽之談了,流行文化又告訴大家攝取脂肪是壞事,讓情形雪上加霜。例如,CBS電視節目《宅男行不行》中,有一集其中一位主角伯納黛特點了零脂優格,但卻拿到了全脂的優格。她的反應是什麼?「這不是零脂優格,這是全脂肥肥優格!」暗示了脂肪有壞處。
在另一集中,伯納黛特擔任起司工廠的服務生,劇情是要對一位朋友的前女友報仇。新女友說:「如果她點了低脂的東西,我會給她送上全脂版的。」這裡的影射相當明顯,認為脂肪會對她造成某些傷害,我每次看到主流文化中出現這類錯誤訊息時,都會忍不住翻白眼,知道這樣只會強化謊言,扭曲對飲食中脂肪的看法,而觀眾卻只會不停地點頭同意。
專家聲明
要達到酮症的最大阻礙之一,就是採取低碳水化合物與低脂肪飲食。(在阿金醫師的診所中)很難讓病人攝取天然的脂肪,因為病人本身害怕這麼做。有些人第一次吃了整份的全脂起司後,擔心自己會心臟病發。但只要病人在減重的同時,又能減少對食物的渴望,並能夠控制飢餓的感覺,而且在看到心血管方面的數值改善時,才會鬆了一口氣。
——賈桂琳.艾伯斯坦
我要鼓勵你去找我們的前一本書《膽固醇聲明》,來了解飽和脂肪酸、膽固醇、心臟病之間的關聯。書中關於這個主題的智慧,準備好要顛覆全世界的醫學與健康界。曾經牢不可破的反飽和脂肪酸盔甲已經出現了裂痕,粉碎瓦解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你可以閱讀二〇一四年由妮娜.泰柯茲(Nina Teicholz)所著的暢銷書《令人大感意外的脂肪》,了解為何飽和脂肪對你有好處。
魏斯特曼醫師筆記
世界上最知名的酮體專家李察.維區(Richard Veech)說過:「如果我得了心臟病,希望能有人幫我打酮體點滴。」幾個動物實驗顯示,在血流供應量低或是心臟病發的時候,酮體確實能夠改善心臟的功能。
在二〇一三年十月時,有位叫做艾辛.莫哈塔(Aseem Malhotra)的心臟科醫師寫了一篇撼動全世界的評論,發表在知名的《英國醫學期刊》上,捍衛攝取含有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奶油、乳酪、紅肉,並且直指慢性健康問題的元凶為糖、速食、烘焙食品、人造奶油乳瑪琳等。他提到低脂的飲食與食品使用「低脂」作為健康訴求,但食物中卻富含醣分。莫哈塔醫師提醒了大家,我們對脂肪扮演的角色誤解有多深。
其實,他並非孤軍奮戰。在二〇一三年五月一日的《美國營養學會》期刊中,長島大學生化教授葛蘭.勞倫斯(Glen Lawrence)指出,將健康問題,如肥胖、心臟病等,歸咎於飲食當中的脂肪,實在是一點根據都沒有。勞倫斯醫師表示,我們需要「以理性的方式重新檢視現存的飲食攝取建議」,重新看待飲食當中飽和脂肪酸的角色,並且仔細檢驗高發炎因子,例如,那些宣稱健康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菜籽油、大豆沙拉油等)。雖然許多自稱健康專家的人大膽地宣稱飽和脂肪酸有害健康,但勞倫斯醫師認為,當中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在實驗中飽和脂肪酸會從其他因子中獨立出來。他做了結論,認為我們需要「使用更全面的方式來擬定飲食政策」。確實如此!
二〇一四年二月十二日國家廣播公司由艾莉森.奧伯里(Allison Aubrey)主持的《晨間版》節目中,探討了「全脂的迷思:全脂牛奶讓我們維持苗條」,提出食物中的脂肪其實並非我們所知的那樣。奧伯里引用了《斯堪地納維亞基本健康保健期刊》中的論文,指出攝取大量奶油與其他高脂肪飲食的人,變肥胖的機率低於不攝取的人。她也提到了另一項發表在《歐洲營養學期刊》的大量資料分析,顯示沒有任何證據說明,高脂的乳製品會帶來肥胖或心臟病的風險。事實上,攝取高脂肪的飲食反而與降低肥胖機率有關。這和我們今日聽到脂肪在飲食中扮演的角色相反。但這樣的故事顯示,飲食中脂肪在健康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經開始逆轉。
專家聲明
有些脂肪比其他脂肪更容易轉化為酮體:短鏈與中鏈的脂肪,如牧養牛的奶油、椰子油、中鏈三酸甘油脂(MCT)等。如此一來,能夠讓採取健康脂肪飲食為主,且燃燒酮體的新陳代謝更有效率。
——諾菈.傑得高達斯
最驚人的是,美國社會當中,人人對脂肪聞之色變的說法卻沒有任何科學根據。如果你問一般人對飲食中脂肪的看法,得到的答案大概都是一面倒的回答,說脂肪不健康,應該要盡全力避免。為何我們的文化將奶油等完全食物的飽和脂肪酸妖魔化,卻又同時提倡菜籽油,說這種利用除臭劑高度加工處理的腐臭菜籽油是種「健康」的選擇?這一點道理都沒有,但這就是我們生活的社會。
脂肪非敵人,是朋友
在二〇一二年進行的蓋洛普民調顯示,百分之六十三的美國人相信低脂的飲食有益健康,相較之下,只有百分之三十的人相信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能夠維持健康,儘管近年來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益處的證據已經堆積如山。然而,同樣的民調顯示,大眾對低脂肪與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想法已經逐漸開始轉變,儘管轉變有限。相較於十年前進行的同樣調查,現在的美國人認為應該減少脂肪的比例較少,而較多人已開始注意限制碳水化合物的好處。
Tags:
響應永續與健康住宅趨勢,藍圖營造邀請一同實現美好生活藍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地球暖化直接威脅人類生存,建築作為主要居住和活動場域,如何應變並尋求改變成為關鍵課題。甫在台中梧棲推出新建案的藍圖營造,便展現領先思維與前瞻視野,堅持申請綠建築及健康建築雙重認證,確保住戶享有與環境共好共榮的永續未來。
全球各國視「2050淨零排放」為共同目標之際,訴求節能減廢、生態共生、永續循環的生活趨勢,正在重新定義建築設計與建築價值,例如台灣內政部在既有綠建築標章體系下,已新增「建築能效評估系統」(BERS,Building Energy-efficiency Rating System),期許藉由明確的係數轉換和標示制度,協助改善台灣建築能源使用效率。
同時民間業者響應國際發展趨勢,也積極導入低碳永續住宅認證機制,包括關注綠化量、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污水垃圾改善、生物多樣性及室內環境等九大核心指標的「綠建築標章」,以及採用提倡健康飲食、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凝聚社區健康意識、療癒住戶心靈、重視住戶安全、全齡與通用設計、提升住戶運動動機等七大評鑑指標的「Fitwel健康建築認證」。
綠建築與健康建築雙指標,兼顧環境友善與生活品質
由於兩大機制從不同角度審視建物的節能設施與環境品質,結合在一起更能涵蓋永續生活的完整面向,所以藍圖營造基於「承擔社會責任、回應社會需求」企業經營信念,即使為了符合綠建築及健康建築的嚴謹標準,勢必衍生額外營建成本造成綠色溢價,仍堅持替位在梧棲的新建案申請雙重認證,確保住戶享有值得信賴的生活品質與永續未來。

藍圖營造建設部總經理賴以軒表示:「以前建築與營造業只談價值工程,普遍重視成本控制,如今積極打造綠建築與健康建築,是因為每間房子的生命週期,長達10、20年甚至更久,需要能夠永續傳承,讓使用者住得安心又放心」,於是決定回歸人本價值,鏈結環境生態、城市美學、資源循環等多重思考面向,興建全台中第三座住宅類Fitwel健康建築。
從藍圖營造梧棲新案基地約870坪,但大幅降低建蔽率僅34%,確實感受到重視整體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尤其主建物退縮創造了大尺度棟距,讓112戶住家能夠不受屏蔽,享有絕佳通風採光及景觀視野,並隨著留設300多坪開放式公園與行人徒步空間,等於在密集街廓中創造難能可貴的綠地與呼吸空間,可作為營造私密性的中介轉化地帶,又符合提升綠覆率、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綠建築規範。
推動梧棲「方舟計畫」 ,打造以人為本的永續住宅
接著,訴求全齡化與通用化的設計,有諸多務實機能巧藏其中,像是展現白派美學的15層樓外觀,由白色、淺灰與深灰鋪陳淨雅立面,再搭配簡練俐落線條構成,緩減建築量體帶來的視覺壓迫感,而整體外觀僅頂樓賦予特殊結構造型,也加以妥善利用安裝太陽能板,希望增加綠電自發自用比例,公共梯廳感應式燈具、電梯動力回生系統、基地保水滲透功能等規劃,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並於建築整體規劃戶戶開窗及地下室天井設計,保持空氣流通,替住戶節省能源的消耗。

當然選用的建材一樣兼顧低碳與美學兩大訴求,可以看見開放空間與行人步道舖設的淺色面飾材,具有美觀大方裝飾性之外,表面平滑不易風化有助於降低後續維護成本,鋁窗採用日系品牌氣密窗並增添5+5雙層膠合玻璃,提供防風、防噪等多重作用,加上錯層陽台設計等細節層次,兼具隔熱與調節效果,以及營造細節層次的深色或淺色磁磚,也具有隔熱、防水與呼吸調節等效果,能夠被動式(passive)替住戶節省空調能耗,讓家成為足以面對未來環境變化的永續載體。
藍圖營造建設部副總經理呂嘉哲強調:「這是一個以永續為核心的『方舟計劃』,我們邀請認同綠建築與健康建築價值的消費者,一起啟動全方位生活轉型。」
尤其梧棲往來市區的交通網絡已然完善便捷,又被台中港特區、台中精密園區、台中科學園區所圍繞,除了高產值的電子與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新興的風電產業也在地化形成供應鏈聚落,等於生活、環境與經濟的永續性都令人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