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美食巡禮:與海洋如此親近,為何國菜是「烤乳豬」而非海鮮?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Halo-halo深受菲律賓人喜愛,很快就如法泡製,並加上當地配料,如水果、甜豆、西米,糖果、果凍、木薯、冰淇淋等。
文、圖:BJ周
菲律賓全國天氣,一年到頭只有三種特徵,就是炎熱、濕熱、小熱,溫度落差在攝氏40~17度之間。換句話說,菲律賓沒有冬天。

在這西太平洋上的熱帶島國,最大的天然資源是有上千個島嶼,沙灘白淨、海水碧藍,高溫和陽光吸引觀光客湧向海邊戲水度假。
與海洋如此靠近,漁業想單然爾是菲律賓重要產業,然而有趣的是,菲律賓國菜是「烤乳豬」而非海鮮。
原來麥哲倫的探險隊於1521年發現此地,西班牙人隨後於1565年開始陸續強佔菲律賓群島,展開長達300年的統治。
菲律賓的烤乳豬(Lechón)就是源於西班牙的一種燒烤食物,而「Lechón」正是西班牙字語。這種燒烤是西班牙國家的節日食品,全年任何節慶或是平日接待貴賓,都會準備這道菜以示隆重。
不過,有些菲律賓人不承認他們的國菜跟西班牙有任何關係,讓我想起麥哲倫登陸菲律賓的宿霧省麥克坦島,島上有一個Lapu-lapu公園,裡面有一尊麥哲倫紀念碑,也有一尊殺死麥哲倫的酋長雕像。


麥哲倫算是第一位統治菲律賓的西方殖民者,對抗並殺死麥哲倫的菲律賓土著酋長Lapu-lapu被菲律賓人視為第一位民族英雄。菲律賓獨立後,麥哲倫登陸所在的奧蓬市就被更名為「拉普拉普市」。
不管如何,到菲律賓必吃美食就是炭火烤乳豬,它是用整隻小豬下去料理,先掏除內臟,塞入各種香料,再拿調味醬、蒜茸、洋蔥、汾酒、五香粉等調勻塗抹,醃約30分鐘,然後穿在一支長棒上,架到炭火上燒烤幾個小時。
注意哦,BBQ好不好吃,有兩個關鍵,一是調味醬,一是火候。調味醬屬於各家獨門秘方,在市場上是「商業機密」,名廚也能靠這張王牌稱霸食林。火候掌握則靠個人修行,烘焙乳豬需要不時轉動,還要適當加抹調味料,直至豬身紅透、豬皮酥脆為止。
烤好的乳豬吃法簡單,要嘛直接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要嘛切成小片配上生菜和椒鹽食用,愛吃豬皮的人,可以佐以肝醬和啤酒。乳豬有黑白兩種,行家饕客會選擇吃黑豬的腹肉。

菲律賓由七千個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國土主要分為三大島群,自北而南是呂宋群島、維薩亞斯群島、棉蘭老島,以天主教為主的菲律賓群島中,棉蘭老島是穆斯林的地盤。所以,凡是跟豬肉有關的美食,一律不會在南邊盛行。
而能代表菲律賓風味的豬肉美食,還有炒雜碎(Sisig),用豬頭臉頰肉和內臟燒製而成;燉豬血(Dinuguan),是拿豬血和豬肉、豬內臟、大蒜、洋蔥、牛至葉和辣椒一起燉煮,是許多菲律賓人的最愛,但因顏色漆黑,讓遊客多半不敢舉箸。

醬豬肉(Adobo)其實就是紅燒豬肉,是加了大蒜和醋慢燉而成,雖是西班牙名稱,但放醬油的作法偏向中式;另有一道菜叫西班牙臘腸(Longaniza),從甜的到辣的口味都有,有些菲律賓人拿他搭配蒜皮米飯和醋汁當早餐。

醋汁?你沒看錯,菲律賓人喜歡吃酸,尤其喜歡在海鮮和肉類加醋。菲律賓的特色菜–酸湯(Sinigang),其湯頭用羅望子熬煮,然後隨個人喜歡加肉類和蔬菜。我第一次喝酸湯,是在薄荷島專做觀光客生意的五星級飯店點吃這道湯,裡面加的醋量酸味讓我幾乎無法下嚥。

還有一種很普遍的湯是Molo Soup,就是類似加了餃子或餛飩的肉菜湯,不管在大餐廳或小吃店都有這種湯,十分普遍。

牛尾湯(Kare-Kare)本是一道印尼名湯,但是菲律政府觀光網頁,把他列為推薦的菲律賓料理。可能因為印尼是在湯裡放丁香、肉蔻等香料,菲律賓放的是炒米和花生熬成的醬料,加上香蕉花、茄子、青豆,配上白米飯和蝦醬,橘逾淮而為枳了。

此外還有菲律賓咖哩湯(Curry),它分北南兩種作法,北邊的湯頭拿椰奶、辣椒、咖哩粉一起煮,然後加肉、馬鈴薯、蘿蔔、月桂葉或檸檬草;南邊做法偏向傳統的印度和南亞料理,口味溫和微甜,而且以牛羊肉為主。

海鮮也是菲律賓重點美食之一。在菲律賓吃海鮮,吃法不出燒烤、油炸、清蒸,倒是用青菜葉把羅非魚和番茄洋蔥包在一起,然後在耶奶中燜製而成的Sinanglay有些特別。
我個人很喜歡用發酵魚醬炒秋葵、茄類、瓜類的素菜Pinakbet,在菲律賓每天都點一份來吃。畢竟炎炎夏日裡,哪有胃口吃大魚大肉?或許這也能解釋菲律賓人愛吃酸的道理。


去宿霧的薄荷島旅遊時,正巧遇上東盟貿易會議在赫納度假酒店召開,餐廳為參加會議的代表們提供一道各國主食之外,另有菲律賓的開胃小菜,其中一盤就是涼拌綠海帶。
菲律賓於1946年獨立之前,一直被西班牙、美國、日本佔領殖民,至今仍保留有美國軍事基地,菲律賓人也幾乎都會講英語,天主教信徒超過80%,可想見深受外來文化影響。
另外,因著與周邊國家的地緣關係,從馬來西亞、印尼、越南、中國湧入的移民,也帶來母國的信仰習俗和飲食文化,融入當地而成為今日菲律賓的一份子。當今的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其外祖父就是華人。
因此不難發現菲律賓除了主食,就連甜點也有外國風味。我在薄荷島的路邊,偶遇一個騎著機車的小販,看到有人跟他購買食用,才知道竟是豆花(Taho),加糖水西米的吃法跟台灣很像。
中國的豆製品最多,因為中國早在五千年前就開始栽培大豆,《詩經》《禮記》裡都有記載,那時稱作「菽」。豆花在北方吃鹹的,在南方如廣東、福建、台灣通常加入糖水或薑汁。

最新發展:
-
相比中餐泰國菜等亞洲料理,為何菲律賓菜在美國就是無法普及? 1年前
-
豬肉料理是必備、甜點會讓你驚艷,聽旅菲台商顛覆你對菲國料理的看法 1年前
-
部分水庫幾乎完全沒水,馬尼拉遇缺水危機將持續至夏日 3年前
-
不滿殖民者命名「菲律賓」, 杜特蒂贊成改國名 3年前
-
為什麼一名無國界醫師,會在菲律賓醫療餐會上拍下杯盤狼藉的照片? 4年前
-
菲國速食霸主「快樂蜂」 持續擴張全球,盼在2018年破4千2百家 4年前
-
他思鄉你吃香:印尼、菲律賓、越南駐台使節們的口袋餐廳 4年前
-
英美食評審批佳餚「仁當雞」不酥脆,惹怒印尼、大馬網友掀討論 4年前
-
旅客暴增、環境污染嚴重,菲長灘島最快4月開始封島一年 4年前
-
菲律賓工作十問:菲國人性格剛烈?最愛飯配肉?入大樓都要安檢? 4年前
-
「她就像街頭小吃的女王」摘下米其林一星殊榮,泰國街頭小吃店爆紅 5年前
-
兩女生勇闖馬尼拉:白天在貴族大學上課,課後深入菲律賓底層社會 5年前
Tags: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