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高昂擁有汽車成本:新加坡擁車證與劏車計畫

全球最高昂擁有汽車成本:新加坡擁車證與劏車計畫
Photo Credit: Reuters Picture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新加坡政府在1990年開始,星國正式實施「擁車證」政策,國民必須向陸路交通管理局(LTA)申辦「擁車證」,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國度,這個制度不僅能維持路況順暢,也可以控制空氣污染。此後,在新加坡買車就成了奢侈的夢想。

新聞整理:葉蓬玲

在有些國家,擁有一台車幾乎是奢侈的夢想,像是新加坡。

新加坡國土非常小,土地寸土寸金,政府在20年前開始限制路上車輛數目,同時積極擴建捷運網路、增加公車路線,維持路況順暢之餘也控制空氣污染。1990年開始,星國正式實施擁車證政策,國民必須向陸路交通管理局(LTA)申辦「擁車證」(Certificate of Entitlement)才能購買汽機車。

擁車證共有五種,分別為:
A組:中小型汽車組
B組:大型及豪華車組
C組:貨車和巴士組
D組:機車組
E組:公開組,但由於價格高,一般用於B組車款

數量政府決定,價格市場決定

新加坡交通管理部門會依照前一年度的汽車總量,給出每月拍賣擁車證的數量,一般不超過汽車總量的3%,而中小型汽車的擁車證數量一般會是大型、豪華車的2倍,以鼓勵民眾購買小型、節能的車款。新加坡約有80萬輛汽車,其中約50萬輛為小汽車。

擁車證數量確定後,其價格便由投標市場決定,近幾年來價位約在新幣5萬元到8萬5千元之間(相當於港幣29萬到49萬),即便是相對便宜的機車證,也需新幣6千元左右(約港幣3.4萬)。可見,在新加坡,買一台車相當於在美國大都市買一間中價位的房子。如此高昂的成本,讓新加坡這個高收入國,也只有一成的人擁有私家車。

擁車證有效期限為10年,意即在新加坡,車主只能擁有一台車10年,期限將至的時候,車主有三種選擇:

一、付費延期擁車證
二、轉手賣車
三、「劏車」(編按:就是將車報廢解體)

過期的車子上路將會被罰款。而新加坡人如何在三者之間做選擇,決定性因素自然是擁車證價格。

擁車證配額影響了價格,而價格決定了星國車輛總數、汽車市場的起落,乃至於商家營運成本的高低。市場需求高時,擁車證可能會比買車還貴。譬如,1600cc以下的小車,擁車證費用一度需新幣5萬以上,幾乎相當於車價本身。

環環相扣的因果鏈條,利益關係者眾多,從政府、企業、汽機車行到一般民眾,因此每季政府所公布的數量起伏都備受各方關注。

sg_mrt
Photo Credit: Reuters Pictures/達志影像

今年5月,擁車證配額增加20%,是月均配額近年來首次破萬。於是,7月第一輪擁車證投標結果顯示,A、B、E三大汽車組別的成價都回落到5萬元以下,是6年來的新低。而C組貨車與巴士組今年首季也將出現「劏車潮」,導致成價顯著走軟,讓需更換商用車的商家得以減低營運成本。許多車商趁此為商用車款削價,盼能順勢吸引潛在客戶購買新車。

陸交局指出,這波劏車潮是因為10年前(2007年),當局對商用車實施歐盟四(EuroIV)柴油排氣標準,導致供應一時短缺,C組成價曾暴跌到一元的超低價,當時許多車主趁機更新擁車證多10年。如今,這些商用車有不少已達到最長20年的法定使用年限,不能再延長擁車證。

延長擁車證成趨勢

除了此類特殊狀況引發的劏車率,近年來,隨著擁車證價格走跌,選擇延長擁車證的人越來越多,一般家用車的劏車率也不斷降低。

若選擇付費延期擁車證,車主需繳付現行限額費(Prevailing Quota Premium,PQP),即過去三個月的平均擁車證價,即可將擁車證再延長5年或10年。

2016年,每10輛舊車有約3輛更新了擁車證,相較於2015年只有約1輛得以「續命」高出了不少。車商相信,要是擁車證成價持續低於5萬元,接下來預計會有更多車主願意延長證件。

實際上,無論擁車證成家高低,對於需要用車的人們來說,若車子保養得好,延長擁車證都是較划算的作法。原因有二:

  1. 擁車證成價低的時候,PQP也因應降低,對車主來說,延長擁車證可以免去申辦擁車證、換車背負貸款的麻煩。
  2. 擁車證價錢走高時,換車的成本隨之走高。

當然,延長擁車證也非最終解,其風險就包括了車子維修費增加、以及舊車需繳付更高的公路稅等等。

隨著新車增長率放緩、延期人口增加、以及擁車證價格暴跌,近年來劏車率也有顯著降低。對於較少用車的人來說,擁車證價格若提升,就會讓他們的劏車意願提高,進而放棄申請擁車證。

若選擇「劏車」,意即將車子報廢解體,則可到新加坡政府指定的4家廢車解體場。汽機車解體後,廢車解體廠會根據車型及廢鐵價回扣車主一部分車身錢,1600cc以下可回扣100新幣,1600cc以上則為200新幣。另外,政府也會給予劏車的車主部分附加注册费(PARF)回扣。

sgbus1
Photo Credit: Reuters Pictures/達志影像

政府削減汽車增長率 舊車開好開滿

其實,擁車證並非一開始就如此昂貴,高價的費用源自於2009年起,星國政府大幅削減新車增長率的政策。

千禧年後,新加坡汽機車每年增長率上限約為3%,大概每年增加2萬多輛車。當時,擁車證價格僅為新幣1萬多元,大部分汽車使用不到六年就報銷。

眼見十年後新車數量即將激增,為了抑制交通堵塞和空氣污染,星國政府從2009年開始,每年下修汽車增長率,第一波就把成長率從3%減至1.5%,足足降了一半。後續幾年,新加坡開始分階段下修新車增長率,舒緩早年過度核發許可證。截至今年,每年汽車增長率維持在0.25%。

一系列的削減政策,讓近四、五年擁車證成價飆漲、也造就了如今車主習慣「物盡其用」,將車子「開好開滿」,一直到將近10年大限才決定去留,甚至延長使用舊車的現況。

歷年來新加坡汽車增長率:
2009/1-2012/7:1.5%
2012/8-2013/1:1%
2013/2-2015/1:0.5%
2015/2-2018/1:0.25%

二手車價

連年下修增長率,不僅影響擁車證成價,汽車市場也連帶受影響。

有人說,新加坡人民不是在買車,而是跟政府租10年車,這使二手車毫無折價問題。若購車那年,擁車證價格飆高,日後這批二手車價必定較高。

據聯合早報2012年報導,新加坡聯昌國際(CIMB Research)經濟學家宋誠煥蹭表示,工作保障讓人們更願意買車,也推高擁車證價格。 「擁車證制度讓市場存在一定程度的投機買賣,你可以藉由買車然後在1年後售車賺錢,但在多數國家汽車是折舊性資產。」如此一來,此政策間接對富人較為有利。據波士頓顧問集團的調查顯示,新加坡2011年百萬富豪家庭增加14%,佔家庭總數的17%,位居全球之冠,其次為卡達和科威特。

私人業者進入市場 劏車率雖降低COE價格卻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