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保存吳哥窟 日本歷史學家獲亞洲版諾貝爾獎

協助保存吳哥窟 日本歷史學家獲亞洲版諾貝爾獎
柬埔寨知名世界遺產吳哥窟。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連年戰事與民間衝突導致興建於12世紀的吳哥窟遺跡群幾乎難以存續,現年79歲的石澤良昭(Yoshiaki Ishizawa)數十年來致力協助保存和修復這處歷史性地標,因而獲此殊榮。

中央社報導,被譽為亞洲版諾貝爾獎的麥格塞塞獎(Ramon Magsaysay Awards)主辦單位27日表示,協助保存柬埔寨著名吳哥窟(Angkor Wat)寺廟群的日本歷史學家石澤良昭,是今年獲獎者之一。

法新社報導,麥格塞塞獎基金會說,連年戰事與民間衝突導致興建於12世紀的吳哥窟遺跡群幾乎難以存續,現年79歲的石澤良昭(Yoshiaki Ishizawa)數十年來致力協助保存和修復這處歷史性地標,因而獲此殊榮。

除了號召國際支持保護這些建築,這位日本學者也喚醒柬埔寨人的意識,瞭解吳哥窟作為他們遺產的重要性。

基金會引述石澤的話說:「保護與修復柬埔寨遺址的工作,應該由柬埔寨人且為了柬埔寨人而執行。」

除了石澤,今年獲獎的還有菲律賓教育劇場協會(Philippines Educational Theatre Association)、83歲的坦米爾心理諮商專家尚穆根(Gethsie Shanmugam)和76歲曾任菲律賓司法部長的德利馬(Leila de Lima)等個人與團體。

總部設在馬尼拉的麥格塞塞獎是以墜機身亡的菲律賓前總統拉蒙‧麥格塞塞命名,設立於1957年,以表彰因應亞洲發展問題的個人與團體。

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