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運用奶油,你就離烘焙王更近一步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奶油雖然只是一樣材料,可是不同的型態、溫度、有鹽無鹽、發酵與否幾乎可以把它們一一視為不一樣的材料。尤其在烘培上,對於成品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對於奶油的不同狀態的精準掌握對於一份食譜的成功極為重要。本文整理幾點使用奶油的觀念和提醒。
大家可能聽過法式料理最重要的前三大食材:奶油、奶油、奶油!奶油之於法式料理的重要性,就跟地點之於房地產價值一樣,如果房地產名嘴三句總是不離「地點」二字,那廚師和糕點師們講起奶油時也是停不下來。法國廚師若沒有奶油,餐廳鐵門直接拉下來一半,糕點師沒奶油,兩手一攤提早下班比較快。
奶油雖然只是一樣材料,可是不同的型態、溫度、有鹽無鹽、發酵與否幾乎可以把它們一一視為不一樣的材料呢!尤其在烘培上,對於成品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對於奶油的不同狀態的精準掌握對於一份食譜的成功極為重要,我在學習烘培、料理這條路吃了好多奶油虧,煎牛排臭灰搭、塔皮不酥脆、蛋糕變成粿......不勝枚舉,為了讓大家少走點冤枉路,以下是整理幾點使用奶油的觀念和提醒。
使用正確溫度的奶油:冷藏奶油、室溫奶油、融化奶油、焦化奶油、澄清奶油
奶油在室溫下是固體,超過95°F/36°C後成為液態。做磅蛋糕常常第一個動作是打發奶油,以室溫奶油的狀態較容易與糖攪拌均勻,室溫奶油的狀態是用手指按壓時可以輕鬆的留下指痕。室溫奶油加糖可以打發成羽毛狀的米白色,也要留意避免把奶油放太軟到幾乎要融化的邊緣,這個狀態有可能無法順利打發。
如果奶油融化了那更慘,糖的結晶無法成功融入奶油的油脂結構中,創造出熱空氣的空間,在烘烤時沒有空氣膨脹的力量,蛋糕無法「澎」起來。餅乾內加入的是融化奶油或打發的室溫奶油成品也不相同,之前在〈餅乾的不簡單科學〉提到,前者做出緊實餅乾,打發奶油有了空氣的膨脹力,做出鬆軟餅乾。


想做出酥脆的派皮、塔皮、千層派?冷藏冰冰的奶油是最重要的夥伴
奶油含有15~16%的水分,相較於酥油、植物油是純粹的油脂,它可以做出更鬆的塔皮。當奶油在烘烤過程中融化時,水分蒸發成水蒸氣讓麵粉與油脂層分開形成我們追求的層次感,口感也不會紮實而是輕盈。選擇無鹽奶油而不是有鹽奶油,除了無鹽奶油通常比較新鮮外,我們較可以控制塔皮內的鹽量。
融化奶油聽起來人人都會,但液體奶油的溫度大有學問
製作鬆餅、瑪德蓮、海綿蛋糕時,總會需要融化奶油。奶油超過36度融點後變成液體,但究竟要加溫到幾度呢?首先,小心不要太高溫,高溫的奶油倒入有蛋的麵糊,可能會把它變成一碗炒蛋。在做蛋糕類時,「用科學的方式了解糕點的為什麼」一書曾做實驗比較奶油的溫度對蛋糕組織的影響,最後的結論是:加入麵糊時融化奶油最理想的溫度是60℃。
- 奶油溫度太低(25℃)—黏性強,流動性差→難以混拌到麵糊內,做成的蛋糕口感較硬,紋理粗糙
- 奶油溫度太高(100℃)—黏性低,流動性高→易於混拌到麵糊內,但容易燙熟麵粉、破壞蛋打發的氣泡,做出沒有彈性的柔軟組織,紋理粗糙

加入焦化奶油偷偷多堆疊出一層堅果味道
焦化奶油或榛果奶油,將奶油融化後繼續加溫直到牛奶物質呈焦褐色,這時你會聞到堅果般的香氣,立即關火把鍋子移到濕布上停止受熱,因為焦化奶油跟奶油焦掉兩者大概只差個20~30秒!焦化奶油用在烘培上會讓味道更為豐富,是很多糕點師傅的秘密材料,甜點大師Pierre Herme的瑪德蓮、費南雪食譜也都是需要焦化奶油,我自己很喜歡這個味道,因此分享過的巧克力豆餅乾、栗子可可瑪德蓮食譜也是。
料理時也會運用焦化奶油煎、炒或是當成醬汁,例如焦化奶油煎干貝、加入鼠尾草(或其他香草)變成焦化奶油成為牛排調味奶油醬等等。如果你手邊有的食譜本來是融化奶油,不妨多加熱個兩到三分鐘後做成焦化奶油試試看,也許會帶給原本的食譜新的風味喔!

澄清奶油大大提高奶油起煙點
上述提及奶油內有15~16%的水分,奶油的總組成包括80~82%油脂以及1~2%乳化物,當你持續加熱提煉澄清奶油時,基本上你蒸發了所有的水分,乳化物在此過程也會焦掉,剩下是幾乎純粹的乳脂肪。你是否有過鍋子溫度太高下奶油,結果馬上大發油煙、奶油順間變黑變苦的經驗呢?這是奶油因為有水份、乳化物的關係,使用澄清奶油可以避免這樣的悲劇,澄清奶油的起煙點從原本的350°F/175°C上升到450°F/230°C,使奶油可以用高溫烹調,得到我們要的高溫下產生的梅納反應和獨特的奶油香。
發酵奶油Cultured Butter vs. 一般奶油Cream Butter
法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生產的奶油通常會在牛奶中加入生箘,靜待一段時間發酵、風味熟成,之後才提煉成奶油,類似優酪乳做法,市面上看到的Isigny Butter就是發酵奶油。另外,歐洲產的奶油的油脂成分至少在82%以上,相較之下,美國產的奶油通常沒有經過發酵這個步驟直接製成奶油,油脂的成分也較低,甚至低於80%。發酵奶油的味道會帶有一點酸味,比普通奶油味道豐富,高油脂的特性對做出酥鬆的派皮也有幫助。
不過,不能以奶油的生產地區分它是不是發酵做法,隨著廚師們越來越喜歡發酵奶油的濃郁豐富的味道,美國也有一些當地的奶油品牌,例如:Vermont Creamery 開始製作高品質的發酵奶油,我住的Montreal地區,因為受到法國文化的深刻影響,超市也買得到魁北克當地產的發酵奶油,如右圖 “Société-Orignal" 牌子的奶油就有84%乳脂肪,價格比普通奶油稍微高一些(一般奶油Natrel一磅CAD 5.99,發酵奶油一磅CAD 7.99,價差約台幣50元)。我個人的經驗是製作千層派皮,或是重奶油的點心像是磅蛋糕、酥餅時,值得多花一點銀子使用發酵奶油,真的會替成品風味加分不少!(大家會突然覺得你手藝變好了LOL)
對於發酵奶油的詳細作法可參考Vermont Creamery網站。
替換奶油有時得承擔風險
在料理當中,使用何種油來煎炒,除了小心奶油易焦的特質,其他大概是屬於個人偏好或口味選擇,所以食譜內即使註明奶油,你如果改用橄欖油、椰子油替代應該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可是在烘培中,鑑於複雜的科學變化,替換奶油背後的風險就增高了。之前有位讀者寫訊息給我,他將高奶油含量的「布里歐吐司Brioche」食譜換成橄欖油,就發生了麵團油份過高無法成型的狀況。蛋糕餅乾中需要將奶油打發步驟用液體油也無法達成,總歸一句話,烘培是門科學、料理是門藝術。
調味別忘了加點酸、鹽平衡奶油的味道
Tags: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