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保持思考彈性,屏除「非理性信念」——黑與白之間探索灰色地帶

保持思考彈性,屏除「非理性信念」——黑與白之間探索灰色地帶
Photo Credit: depositphotos.com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那些看似沒有選擇的事件裡,經常藏著隱密的灰色地帶。而這灰色的空間,往往能為窒息的感覺灌注一股新鮮空氣。

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把類似上述會讓自己生氣的語言記錄下來並存檔。過一段時間再回來看看,也許會發現當時的自己所想的可能不合邏輯,或者太過決斷而缺乏彈性。

生活中的各種習慣可以經由學習、改變來建立,思考模式當然也可以透過練習,讓原本充滿絕對而固著的內容逐漸鬆動,使自己具備更有彈性的思考方式。試著增加黑與白之間的「灰色空間」,給自己多一些彈性。

這世界沒什麼事情是無法改變的。如果真有無法解決的事情,那就更無須為了這件事情煩惱,因為那也只是徒勞,不如把心思投注在更值得努力的地方。

情緒覺察

1. 許多「問題」其實是我們自己「想」出來的。我們之所以在生活中感到煩惱、困頓,很多時候是因為思考事情的慣性模式,使自己總是陷入痛苦的情緒。

2. 那些會令我們感到痛苦且未必符合現實的想法,稱為「非理性信念」。這些想法之所以令人痛苦,是因為它們大多偏離現實情境,且缺乏彈性,充滿「絕對」與「必須」,導致個人失去看到其他可能性的空間。

3. 思考模式可以透過練習,讓原本充滿絕對而固著的內容逐漸鬆動。請試著增加黑與白之間的「灰色空間」,給自己多一些彈性。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別讓負面情緒綁架你:30個覺察+8項練習,迎向自在人生》,寶瓶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胡展誥

我們習慣以逃避、否認、壓抑來面對負面情緒,但這卻讓我們離「真正的自己」愈來愈遠!在華人文化中,為了不被貼上「情緒化」、「不成熟」的標籤,我們努力控制情緒,告訴自己「我沒事」、「我會趕快好起來」,但我們只會愈煎熬,也會讓負面情緒在我們內心更壯大,就像默默餵養一隻怪獸,最後反撲我們的身、心。

演講超過百場,擅長舉出貼近我們生活,且深具啟發性的真實案例,同時是風傳媒專欄作家的胡展誥心理師,他提出不深陷負面情緒無底洞的方法,不是抵抗,而是誠實地理解與接納。透過30個覺察與8項練習,去細細聆聽負面情緒背後,是不是曾有一個哭泣、受傷的自己?那麼,請給自己一份療癒内在傷口的機會,而當傷口癒合,你也會擁有更多面對人生的勇氣與力量。

別讓負面情緒綁架你
Photo Credit: 寶瓶文化出版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