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以為自己沒有選擇,然後用生命演出一個糟糕的劇本

人們總以為自己沒有選擇,然後用生命演出一個糟糕的劇本
Photo Credit:4THINK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位朋友告訴我,他目前在父親的公司工作,但那並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轉行,但他不敢違抗他父親意思,他語重心長地說:「我沒有選擇。」我回應道:「你只是以為你沒有選擇,但其實你有。」

許多人在做選擇時會問自己「Yes or No?」,這很典型,也很常見,但無論是「Yes or No」都一定會牽涉到各種利弊,說Yes有好有壞,說No也有好有壞,這會讓你陷入兩難之中。

舉個例子:

小明正在考慮著轉行,他為此困擾了數天,關於這個選擇的利弊,他思考得很清楚:

如果答案是Yes,選擇轉行,那麼小明可以從事他更喜歡的工作,但這也意味著要從低做起,收入會降低,並且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回到原來的高度。

如果答案是No,選擇不轉行,那麼小明就可以繼續享受目前穩定的收入,但這也意味著他必須逼迫自己繼續他不喜歡的工作。

這就是很普遍的兩難問題,如果小明和大多數人無異的話,他的思緒就只會徘徊在「Yes or No」兩個選項上,無論你讓他思考1天,10天,還是30天都好,他都只會在「Yes or No」這兩個選項上打轉。

如你猜想到的,小明大可不必把自己束縛在二選一的選項之中。

如果這時你告訴小明可以嘗試想想有沒有「第三選擇」的話,他就可能會開始思考別的可能性、別的選擇。小明或許會在過幾天後想到,我是否能夠繼續保持現有的工作,維持目前的收入,然後用業餘的時間來培養另一行業的能力呢?

又或者他會想到,我是否能在轉行之後,透過另一份兼職來維持收入的穩定呢?如果他沒有多餘的時間來做更多的事情,那麼可不可以透過儲蓄一筆資金,用來支持轉行的過渡期呢?

要看見第三選擇並不困難,你只要把「Yes or No」 混合起來看就行了,在真實世界的生活裡,大部分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很多看起來矛盾的論述其實並不矛盾,很多看起來無法同時獲得的選擇其實可以同時獲得。這有違直覺,所以建議別用直覺來看這個問題。

其實,多數人只要付出一些精力去思考,都能夠在多數事情上想出除了「Yes or No」之外的第三選擇,只不過人們很容易陷入簡單的二選一,滿足於二選一。或者說,人們不喜歡花太多的力氣去思考第三選擇。

儘管如此,找到第三選擇還算是相對容易,但事實是,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或者說人生的選擇通常不止有三個選項,而是可以有X個選項的。例如,幾何學裡著名的商高定理,目前已知有超過300多種不同的方法可以證明;你要去某個地方,也可以選擇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選擇不同的道路。

這就要說到成為人生編劇的第三步,也是最難最難的一步——

三、主動創造更多、更好的選擇

要知道第三選擇已經足以解決許多的問題了,但要做到「改變命運」的話,第三選擇還是有其限制的。因為第三選擇說白了,就是把已有的兩個選擇融合起來,找出折中的「雙贏」選擇,這意味著你還是基於在「已有的選擇」框框裡面。

用小明的例子來說,現實情況可能是,小明最好的選擇根本就不是轉行或者留在原有公司,而可能是從自己的經驗和知識中總結出一個創業點子(無論是不是在原本行業),然後去計劃創業,用低成本的方式測試這個創業點子,在擁有客觀肯定的把握後,將點子付諸於實現,然後在自己創建的公司裡快樂的工作、盈利。

你可能會說:「這說起來的當然容易,但做起來很難啊,而且小明可能到最後可能會創業失敗呢?」

首先,這世上本來就沒有肯定成功、絕對最優的選擇,所有的選擇做到「當下盡可能最優」就已經足矣。

其次,「選擇」其實本身就是一個認知問題,如果小明具備足夠深刻的思想,如果他的經驗和知識量允許,他就會選擇創業,如果他不具備,創業的想法就不會出現在他的選項裡,就算出現了,他也不應該去選。

這就要說到我在上一個星期的文章裡,討論到的「實力與運氣」問題,下面是直接粘貼:

到底什麼是運氣,什麼是實力,其實是一個認知的問題,是一個主觀的問題,問不同的人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舉個例子,小明很希望和小強做朋友,但小明不善於社交,他不懂得如何讓小強成為他的朋友。這時,如果小強自動的和小明做朋友,那對小明來說,是一個天大的幸運,但小明只能默默的等待好運降臨。

小強也希望和小明做朋友,不同的是,小強善於社交,懂得處理人際關係,他可以主動的找小明聊天、培養感情,最後他們甚至可以成為知己。

對小明來說,交朋友是一個「運氣的問題」,但對小強來說,交朋友是一個「實力的問題」。

同樣的道理可以用來說明「如何做出更好的選擇?」這一問題,你要持續的學習、提升實力,這樣你才會看見更好的選擇,你才能做出更好的選擇。

「如何做出更好的選擇?」這一問題,看似是一項選擇題,但其實它是一項開放題。也只有當你把它看作是一項開放題時,你才能夠發揮你的創意來撰寫這個「人生劇本」。

這裡,也分享一個我在《盜賊.演員.進化人》裡所寫的一個故事,用以補充上面提到的「看起來矛盾的論述,其實可以不矛盾」:

一位楚國的武器商在市場上賣矛與盾:「我賣的矛世上最鋒利,可以刺穿任何的盾;我賣的盾世上最堅固,可以抵擋任何的矛!」言論引來各路英雄好漢前來圍觀。

一人走向前調侃:「說得這麼厲害,那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會有什麼結果呢?」惹來眾人大笑。

武器商冷笑一聲,道:「哼!我只賣一支矛與一面盾,而且矛與盾一起賣給同一個人。你該不會傻到在面對敵人時用自己的矛刺自己的盾吧?」

語畢,眾人競相搶購,矛與盾的價值一下子水漲船高。

其實還有一個更實際的問題是:

就算你想到了一個新的可能性,一個好的選擇,你是否有勇氣去執行?

一位朋友告訴我,他目前在父親的公司工作,但那並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轉行,但他不敢違抗他父親意思,他語重心長地說:「我沒有選擇。」

我回應道:「你只是以為你沒有選擇,但其實你有。」

他出現一副你怎麼不能了解我的處境的樣子。我繼續說道:「只是看你願不願意承擔代價,有沒有用盡全力去思考其他可行方案,想辦法把代價降到最低,找到可承受代價之內的選項而已。」

他若有所悟,陷入了短暫的沉思。

兩年後,他還是在原來的地方工作。

本文經4THINK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