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開始我們會在臉書頁面分享廣編貼文

2017年9月開始我們會在臉書頁面分享廣編貼文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們常常跟大家解釋我們的兩個核心原則:「編業分離」和「廣告相關內容需要標示」。而在不違背這兩個原則前提下,我們將會有限度的在臉書頁面上分享我們業務部門所製作的廣編文章。

大約快三年前,當時我還是關鍵評論網的總編輯,我寫了一篇文章,清楚解釋我們不會製作「業配文」這樣的廣告手法。後來又在我們的網站上登了「廣告內容政策」,解釋每篇贊助文章、專題或廣編企劃的標示方式和內容。

這幾年來,每次協助面試業務部同仁時,我也總是會多花一些時間,跟這些未來可能的同事,解釋我們關於內容兩個核心原則:「編業分離」和「廣告相關內容需要標示」。

編業分離的原則是業務部不可以干涉編輯部的內容,也不可以要求編輯部的同事協助廣告客戶製作內容。廣告相關內容需要標示則是我們在廣編文章或是贊助專題部分,都會有「sponsored」「supported」或「廣編」這幾個字樣標示出來。當然我知道有些讀者認為我們標示得還不夠明顯,或是只要看到我們有廣編文章就認為我們接「業配」,這些意見我們都尊重,但我們認為現在的作法已經足夠揭露了我們跟廣告客戶的關係,而編輯部也不會受到任何廣告壓力或干擾。

幾年前我寫部落格時,提到廣編文章不會分享到關鍵評論網的臉書專頁,主要原因也是根基於「編業分離」原則,因為當時的關鍵評論網臉書是由編輯部經營,自然不適合由編輯部同事在臉書頁面上分享廣編文章。不過目前關鍵評論網台灣這邊的臉書頁面已經不在編輯部編制內,而是由專門負責社群溝通和宣傳的同事在負責,所以我們也將會從2017年9月開始,每天會有一個時段(晚上9:45),分享廠商跟我們合作的廣編文章。

即便我們會開始在臉書上分享廣編文章,但是我們依然會遵守第二個「廣告標示」原則,只要是廣編文章,我們都會在貼文最開頭,以【品牌贊助】標示,並在貼文末尾tag合作品牌粉絲團等字樣作為揭露。

我們瞭解一定會有讀者對這樣的作法感到不滿或反對,我們尊重不同意見,而如果有讀者認為在「媒體經營」和「商業運作相關事情」取得平衡方面有更好的方式,也歡迎留言跟我們說。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