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局勢】印度拖延策略:中帝亡我之心不死

【中印局勢】印度拖延策略:中帝亡我之心不死
Photo Credit: depositphotos.com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世事如此諷刺,互不信任換來大國之間「上綱上線」妖魔化對方。中國多年來如此看待美國霸權、妖魔化她是「美帝」侵略中國;此時此刻,印度亦一樣以不信任的眼光,如此看待中國霸權、妖魔化她是「中帝」侵略印度。

中國由東北到南方沿岸,很重視所謂「第一島鏈」(First Island),尤其重視的是南海海域。關鍵原因,並不是一些人在近年南海爭議時指,中國要「回復帝國主義擴張」,反而是一種恐懼美國滅亡中國的防衛戰線。和平無事的時代,中國在南海海域未至於「寸域必爭」,然而,中國假設萬一「美國打過來了,並聯同主要的東南亞國家封鎖南海乃至太平洋海域,那麼,中國接近80%的能源供給可能因此被封掉,美國幾乎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中印和平倒可共富共榮,開戰長遠仍是雙輸

世事如此諷刺,互不信任換來大國之間「上綱上線」妖魔化對方。中國多年來如此看待美國霸權、妖魔化她是「美帝」侵略中國;此時此刻,印度亦一樣以不信任的眼光,如此看待中國霸權、妖魔化她是「中帝」侵略印度。

而且,印度跟巴基斯坦多次衝突之後,暫時認為巴基斯坦難以強大大舉入侵印度,可是中國卻控制西藏之餘,能藉由一帶一路計劃進迫「雞脖子」地帶,原始的地緣劃分失去阻隔效用,成了今日難以消去的不安因素。誠如前達佛斯(Davos)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克勞德.斯馬亞(Claude Smadja)所言,若中印能夠多交流認識,建立互信,根本知道和平共處,才是兩國未來強盛之本,出入口商品及人才互惠互利。

甚至,早前筆者分享馬汀.林斯壯(Martin Lindstrom)的民族觀察,他在著作中曾提及中印兩大文化優點:印度充滿創意、中國結構穩健,如果將來中印聯成一體,文化大融和,將是個令全球震驚的政經勢力。

延伸閱讀:

  1. 〈【中印局勢】印度是聰明或愚蠢?開不開戰會有答案〉
  2. 〈中國長期擔心美國一旦開戰,封鎖南海斷能源補給 習近平不急於統一台灣,最怕西藏獨立〉
  3. 〈奶奶vs.媳婦:隱藏在印度香料中的「婆媳關係」〉

參考資料:

羅柏.卡普蘭(Robert D. Kaplan)著:《地理的復仇:一觸即發的區域衝突、劃疆為界的地緣戰爭,剖析地理與全球布局終極關鍵》(The Revenge of Geography: What the Map Tells Us About Coming Conflicts and Battle Against Fate),臺北市:麥田,城邦文化,2017年7月初版一刷。

提姆.馬歇爾(Tim Marshall)著:《用十張地圖看懂全球政經局勢》(Prisoner of Geography: Ten Maps That Tell You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Global Politics),高見文化,臺北市,2015年12月,初版3.5刷。

核稿編輯:歐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