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乞嗤、流鼻水——怎麼分辨過敏還是感冒?

打乞嗤、流鼻水——怎麼分辨過敏還是感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過敏性鼻炎常見臨床症狀包含:鼻塞、流鼻水、鼻子癢、打噴嚏,常常伴隨著眼睛發紅發癢,且在清晨要睡醒、或大量接觸到過敏原時,症狀特別明顯。這些症狀和呼吸道感染十分類似,卻有其不同之處。

文:陳菁兒(台灣羅東聖母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哈啾!哈啾!哈啾!」相信有不少爸媽都有這樣的經驗,每天清晨小朋友打噴嚏的聲音,就像交響樂此起彼落,尤其在季節交替的時候特別嚴重,不少大朋友小朋友深受其擾。

是過敏還是感冒?

過敏性鼻炎是一個常見的慢性過敏疾病,看似不嚴重的症狀,無形中卻大大影響生活品質,若不好好治療,會影響睡眠、生長及課業學習,也可能導致如中耳炎、鼻竇炎等相關併發症。

過敏性鼻炎常見臨床症狀包含:鼻塞、流鼻水、鼻子癢、打噴嚏,常常伴隨著眼睛發紅發癢,且在清晨要睡醒、或大量接觸到過敏原時,症狀特別明顯。這些症狀和呼吸道感染十分類似,卻有其不同之處。過敏性鼻炎雖有流鼻水的情形,但鼻水往往偏透明清澈,且沒有發燒、咳嗽、喉嚨痛、四肢無力等常見感冒症狀。

此外部份病童臉上有黑眼圈,長期揉鼻子、揉眼睛,造成的鼻子上或眼檢下橫紋,或可以觀察到平時睡覺時張口呼吸、清喉嚨的狀況,常常暗示著我們小朋友可能有過敏性鼻炎的狀況。

過敏原內外夾攻

過敏性鼻炎通常分成季節性及全年性兩大類,起因多是由於不同的吸入性過敏原所造成。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發作於每年特定的時間,像是春季的花粉、早夏的草屑等所造成。而全年性的過敏性鼻炎可能一整年症狀不間斷,常見的過敏原如冷空氣塵螨、寵物的皮屑、霉菌,或是空氣污染像是汽車廢氣及二手菸等。

當鼻黏膜接觸到過敏原後,會刺激身體產生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IgE,進而造成後續發炎反應,釋放抗組織胺造成過敏的症狀。有些小朋友若是本身或家族有過敏體質(如本身或父母有慢性的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氣喘等病史)、幼年時長期處於大量過敏原的環境(家中有人吸菸)、六歲前血中IgE濃度>100IU/mL,都是造成過敏性鼻炎的危險因子。

診斷與治療

一般來說過敏性鼻炎的診斷通常可經由臨床症狀及身體檢查,佐以皮膚或血清過敏原特異性抗體Allergen specific IgE,及鼻分泌物是否有嗜紅伊性血球來做判斷。至於過敏性鼻炎要如何治療呢?可以粗分為環境控制以減少過敏原,及藥物控制(症狀治療)兩大項。

Eosinophil_blood_smear
By Bobjgalindo - Own work, GFDL,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7761793
嗜紅伊性血球(eosinophil)

環境控制如前述所提,過敏性鼻炎多是由於不同的吸入過敏原所導致,因此移除冷空氣塵螨、寵物的皮屑、霉菌或是空氣污染,像是汽車廢氣或二手菸等過敏原,是首要之舉。家中床單、枕頭、窗簾、地毯等需常清洗,避免塵螨茲生。床單、地毯等應每周用大於攝氏55度之熱水清洗。家中禁養寵物、使用空氣清淨機及緊閉門窗避免空氣汙染、天氣變化時使用口罩等方法。

藥物控制採階梯式治療,根據症狀持續時間及嚴重程度選擇不同治療方式。常見藥物包含抗過敏藥物(抗組織胺劑針對打噴嚏、鼻癢、流鼻水、癢等症狀有效)、抗鼻塞(血管收縮劑,消除鼻黏膜腫脹,緩解鼻塞和鼻充血)、抗發炎(類固醇)。

一、口服藥物

第一代口服抗組織胺如:希普利敏液(Cypromin solution)一天3~4次,比較容易有嗜睡及促進食慾的副作用,適合短期使用。第二代口服抗組織胺如勝克敏液(cetirizine solution)是具專一性的抗組織胺,較第一代抗組織胺長效,一天1~2次,且嗜睡的副作用較少,較適合長期控制。

有些複方藥物如鼻福(Peace)內含口服抗組織胺及血管收縮劑,對於鼻塞有較好的效果,但有小朋友可能會有輕微興奮或鎮靜的狀況。

二、鼻噴劑

一般來說抗組織胺鼻噴劑對鼻塞比較無效。血管收縮劑鼻噴劑則是用於治療鼻塞,但對打噴嚏、流鼻水無效。此外使用應注意一個月一次療程,使用不超過五天,一天不超過三次,以避免造成反彈性鼻充血及藥物性鼻炎。

類固醇鼻噴劑對於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效用佳,由於噴劑是局部作用在鼻腔,會被身體吸收的比例很少,全身副作用如月亮臉、水牛肩等,較口服類固醇小的許多,但還是可能會引起頭痛、流鼻血、喉嚨不適或傷口癒合緩慢的副作用。因此醫師通常會建議先使用2~3周後再進行評估。

基本上口服抗組織胺及類固醇鼻噴劑可以治療大多數人的過敏性鼻炎,少數對上述治療無效者,可以考慮嘗試減敏治療外科手術,或是使用益生菌。

多重防護,控制疾病

過敏性鼻炎是一個常見的慢性過敏疾病。家長若有發現小朋友有類似的症狀時,應就診尋求協助。透過環境的改善及藥物的幫忙,大多數的症狀能夠得到不錯的控制。而家人的支持(環境控制、禁止吸菸)及小朋友的配合(吃藥、戴口罩......)也相當重要,加上良好的作息及適當的運動飲食,需要彼此努力一起克服這個惱人的疾病。

本文經問8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