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局勢】「關島」變熱門字:中國同情北韓核炸關島「盡在不言中」?

【朝鮮局勢】「關島」變熱門字:中國同情北韓核炸關島「盡在不言中」?
Photo Credit: Toru Hanai /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最近關島成了熱門字,如果說關島的戰略地位,高於美國跟「日本、南韓、印度、台灣」的各種戰略協作,一點也不誇張。

不管中國是否相信,美國無意向中國發動戰爭,只是,雙方總是以為第一炮是對方先發的,口頭說防禦系統,還是有機會主動侵略他國。美國就台灣問題,在奧巴馬時期鋪排「一手軟、一手硬」的進路,無論是出售武備予台灣、加強軍事資訊系統,其實只是為免中國有一日忍不住「武統」台灣,知道美國在關島的軍事部置、支援台灣,可以承受比中國小的損失,摧毀中國沿岸或更遠地帶,形成不成比例的戰略優勢,從而迫使中國重新盤算開戰換來的高昂代價,嘗試冷靜思考其他協商方式。

美國多年認為,一旦中國明白開戰並不值得,便可保住台灣一段長時間政體及文化自由度,令台灣跟中國有更多間接交流,相信有助中國國民不一面倒崇尚政權價值,反思多元的意義。

最惡劣的情況,就是中國有一天,真的不顧一切代價,寧受重傷亦要統一台灣,賭美國繼後不全面開戰;中國再謀恢復一段時期圓滿南海勢力,也擴濶西太平洋更遠的影響力,動搖美國對「日本、南韓、菲律賓、澳大利亞、太平洋盟國」的威信,反迫使美國淡出東亞,以短期的雙輸換來長遠的勢力範圍。當然,後者發生的可能性相當低,有待持續觀察變數。

可見,美國近年早就預計無法「永續」跟東亞各國緊密軍事協作,總有淡出的一天,問題是關島是退無可退的重要戰略據點,美國為此暴跳是合乎情理,也不只是局限北韓問題才如此緊張,同時叫人疑惑,美國看關島的價值,會比南韓的犧牲與外交情義嗎?現在,中國外交部長聲稱參與制裁北韓,中國利益有莫大損失,除此之外,真的沒有其他另類盤算?

延伸閱讀:

  1. 〈【中印局勢】印度拖延策略:中帝亡我之心不死〉
  2. 〈【中印局勢】印度是聰明或愚蠢?開不開戰會有答案〉
  3. 〈中國長期擔心美國一旦開戰,封鎖南海斷能源補給 習近平不急於統一台灣,最怕西藏獨立〉
  4. 〈奶奶vs.媳婦:隱藏在印度香料中的「婆媳關係」〉

參考資料:

核稿編輯:tnl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