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烏干達的日子:他們真的很窮,而給錢就能解決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看了這些人與事,覺得以個人的規模來說,貧窮陷阱是存在的,但如何用適當的方式拉他們一把,是個複雜的課題。
在烏干達待得越久,看著農民和農民組織在生存的邊緣掙扎循環,越相信貧窮陷阱(poverty trap)真的存在。
並不是國家發展那種龐大的的貧窮陷阱,而是我每天觀察,小至個人家戶的貧窮陷阱。為什麼非洲如此貧窮?絕不是因為非洲人沒有能力(這幾年非洲才經歷了全世界最迅速的行動網路成長),縱使很多決策表面上看來令人匪夷所思,像是明明沒什麼收入,卻花上很多錢流連酒吧,孩子生病不帶去村莊診所看醫生,卻選擇帶去看部落巫醫。相信我,如果你生存在這裡,不知道什麼時候是生命的盡頭;孩子生病需要走好幾公里的路去村裡的診所,而且還不確定醫生在不在,你也很有可能做一樣的決定。
在這裡,我看到最渴求知識的雙眼,文化、膚色雖然不同,但我們都是人,最基本的人性仍然相通,每個人都像你我一樣希望能有更好的生活,期待更好的明天。
什麼是貧窮陷阱
在19世紀工業革命以前,經濟發展曲線幾乎像海平面一樣平,地球上大多數的人是貧窮的,除非是貴族地主或權貴商人,一般平民的生活水準經過了幾千年,幾乎沒什麼改善。但是工業革命開始之後,技術的革新引領一連串資本的累積,迅速改善人民的衛生、教育、經濟等等基礎生活水平,經濟發展一飛沖天。
貧窮陷阱其實是個歷史悠久的理論,早在上世紀的50年代就有人提出。經濟學家認為當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低於一定的程度,沒有足夠的資金改善現有的技術、教育、衛生、經濟等等的狀況,就會陷入貧窮陷阱的循環無法脫離,導致發展停滯,人民在貧窮線上下掙扎生存。
因為沒有足夠的資本,所以無法使用品質較高的種子與肥料,導致農田產量低落,無法存錢做長遠的投資。也因為沒錢,無法送孩子上學,下一代沒有足夠的知識脫離貧窮,因為沒有錢看病,導致沒有足夠的力氣工作。貧窮陷阱強調,極端貧窮是一連串的因素環環相扣,無法只靠單一方面解決。
在貧窮陷阱的理論中,解決方法是靠外國的大量援助資金(Big Push)長時間挹注在開發中國家,協助其脫離貧窮陷阱,直到該國累積足夠的資本,經濟發展曲線才能快速上升。
這些都是貧窮陷阱的假設,但貧窮陷阱真的存在嗎?還是只存在在書本裡?
Jeffrey Sachs和Millennium Village
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薩克斯(Jeffrey Sachs)大概是最有名也最支持貧窮陷阱與國際援助的經濟學家。貧窮國家為什麼貧窮?薩克斯認為,赤貧的國家大多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Sub-Saharan Africa,烏干達就是在這裡),這些國家的共通點是瘧疾肆虐、位於內陸對外貿易不便、缺乏自然資源和土壤貧瘠不易發展農業。先天不良加上後天失調,從政治、經濟到健康衛生一連串的原因導致經濟發展停頓,陷入貧窮的循環中。
該如何解決呢?就像是投資新創公司一樣,總不能只投資50%的資金,卻希望獲得100%的收益,應該透過有計劃的、全方面的資金和技術挹注,協助該國發展,直到其脫離貧窮陷阱,能自給自足。薩克斯更認為,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每個已開發國家每年都應該捐GDP的0.7%給開發中國家,協助發展。
千禧年村莊(Millennium Village)是一個聯合國與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Columbia Earth Institute)合作的計劃,在10個非洲國家中選擇14個旗艦村莊,協助建設與提供這個村莊一切基礎發展所需,義務教育、安全水源、衛生診所、種子肥料和成立生產合作社等等,至少達到村民基本生活所需,讓每個人能受基本的教育、有基本的衛生健康服務。希望該村莊能在2015年達成千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脫離貧窮陷阱,放手讓當地人自給自足。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問,這真的可行嗎?尤其聽過許多國外援助失敗的慘烈故事之後。
自由市場才是解決之道?
在曼哈頓島另一端紐約大學教授William Easterly則反對poverty trap的存在,也反對國際援助一味的將金錢與技術投注在開發中國家,扼殺開發中國家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的可能性,他認為歷史上真正脫離貧窮的國家,都不是靠國際援助,而是靠自己的力量,中國崛起是近年來最明顯不過的例子,而貧窮陷阱只是個幌子。
Easterly認為,國家之所以貧窮是因為缺乏良好的政治組織、缺乏有效率的市場和誘因以及公權力不彰,自由市場才是脫離貧窮最好也最有效率的方式。如何制定有效率、良好的誘因,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投入大量金錢。
例如建造學校,推廣義務教育,但村莊裡的孩子真的需要學習這些知識嗎?有沒有誘因讓他們上學?還是學校只是為了存在而存在,導致教學效果不彰,學生學習動機低落,還不如回家種田學到的知識可能還比較多。Easterly認為,我們應該做的不只是建造學校,推廣免費的義務教育,而是製造學生上學的誘因,例如協助發展當地產業,提供更多工作機會。
貧窮陷阱到底存不存在?
「我們最大的挑戰就是資本。」農民合作社的經理跟我抱怨「你也知道,玉米的利潤真的很低,只靠現有的資金,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本向農民購買玉米,也沒有足夠的錢進貨,販賣種子和肥料給農民。」
這大概是我過去這一兩個月以來,最常聽到的抱怨,每個合作社都跟我抱怨利潤太低,資本不足,無法擴大成長,而銀行的利率又太高。雖說是提供給農民的「微型貸款」,但商業銀行貸款利率高達25%,高得嚇人,如果沒有烏干達開發銀行或其它微型貸款機構(如FINCA)提供較低利率的貸款,這種由自由市場決定的利率高得沒人負擔得起。
Tags:
「快一點」的成長秘訣:讓NUEIP人事管理實現勞資和諧共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每天為了解決台灣餐飲店業者因人手不足,又要講求速度與品質的消費體驗問題,在全台馬不停蹄地提供從POS系統、線上點餐、數位支付、物流送餐,到行銷導客的一條龍智慧餐飲服務。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短短三年,即創下萬家餐飲門市合作,且獲得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的支持。
而在點點全球積極為中小餐飲業和小吃店研發創新解方,並展望更多元跨領域服務與海外布局的同時,背後則有專業的NUEIP團隊提供的nuHRM人資系統,為點點全球打理企業內部的所有人事營運。
擺脫呆板的代管計薪,系統串聯自動試算更接地氣

點點全球的人資主管張珺涵指出,過去外包人事薪資給第三方代管公司的過程中,企業內部文化和經營策略往往無法被充分考量,因此,代管公司難以彈性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每月3號發薪日前,除了需要準備員工名單、出勤記錄、薪資異動資料和請假紀錄等,企業還要負責催促員工提交假勤資料,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還會增加許多時間成本;若發薪後,發現計薪上的疑慮,與代管公司來回溝通的時間,也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負擔、影響企業的運作效率。
nuHRM人資管理系統的薪資功能,完美的解決了以上問題。不僅串聯了所有以往需主動提供給外包公司的資料,自動匯出薪資試算結果,還可以快速匯出符合財政部規範的申報媒體檔,讓月底計薪的工作流程能一條龍完成。張珺涵高興的分享:「現在,平均不到一分鐘就可以算完一個人的薪水,且多虧NUEIP獨特的關卡計薪方式,只需要跟著流程一步一步檢查,員工越多越能顯現此功能帶來的輕鬆高效,遠遠超乎我的預期。」
從制度控管到人情考量,NUEIP助打造和諧勞資關係

點點全球的團隊擁有不怕失敗、勇於創新的精神,如此彈性開放的文化也貫徹在公司制度實行上,張珺涵形容自己是雇主與員工之間的橋樑,企業為了維護內部秩序、確保員工的權益與義務,制定企業規章制度,以有效管理人力資源;然而,在實際執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程度,才能促進勞資雙方的良好關係,達成雙贏目標。
因此,點點全球選擇了能協助實踐彈性文化的NUEIP nuHRM人資系統,利用系統設置「請假申請時間」與「最低請假時數門檻」便是最好的例子,雖其目的是為了更妥當控管人員,但有時員工發生特殊情況,以致無法符合現有制度時,企業可針對個案通融放行,此時,系統功能也可以彈性各別自行調整設定,並且自動串聯至每月薪資計算。張珺涵說道:「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們不需要一個將制度綁死的系統,而是一個既有控管制度、又有彈性調整空間的、為『人』考量的好系統,NUEIP就是這樣收放自如的系統,它讓我們建立了更互信互賴的勞資關係。」
重複的人事作業都交給舉一反三的智慧系統

近年來,點點全球快速拓展業務,伴隨著員工的增加,NUEIP系統所帶來的工作效率提升成效也越顯著。「NUEIP是我見過使用起來能最簡單無腦的系統!」張珺涵笑著說:「像是將新進員工加入系統時,只需要建立員工帳號、填寫基本資料、啟用帳號,三個步驟即可設置完畢,加上NUEIP的介面非常清楚明瞭,加速了整個建置的順暢度。」企業應用數位轉型工具,旨為節省重複的行政作業,NUEIP在協助企業導入系統時,已先將所有考勤、假期、加班、簽核等相關規則,依照公司人事規章設定完成,因此只需要為新進員工套用規則,即可快速完成新進員工的系統設置工作。
帶著讓餐飲業者「Work Easy」、消費者「Eat Happy」的經營理念,點點全球目前正積極培育強力的研發人才,進攻跨領域的數位技術服務;並借助彈性易操作的NUEIP企業管理平台,迅速解決企業內部的人事工作、提高企業營運效率;同時,亦增進了勞資雙方之間的信賴感,使團隊更有凝聚力,為企業齊心打拼。
本文章內容由「人易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