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於為執法機關創造收入、而不是打擊犯罪的「民事沒收」惡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執行民事沒收時,執法機關可以沒收公民和企業的財產,不需先將某人定罪,或提起刑事指控。
文:Darpana Sheth(美國國家司法機關的資深律師,主要倡議終止沒收物濫用)
翻譯:Wendy Chang
華艾(Eh Wah)在奧克拉荷馬州的馬斯科吉縣,被當地警察因為車尾燈壞掉而攔下來,在那之前他已經開了12個小時的車。原本只是一樁例行的攔檢,結果迅速變成一場噩夢,只因為一項具爭議、鮮為人知但廣泛的常規——民事沒收(civil forfeiture)。
2016年2月,經過五個月的美國巡演,華艾作為緬甸基督教搖滾樂隊Klo & Kweh的經理,將繼續前往達拉斯。樂隊在19個城市舉行了音樂會,他們透過音樂會門票、紀念品銷售和現金捐贈,為緬甸的基督教學院和泰國的孤兒院募得了五萬美元。
據說在一隻警犬對華艾的車「有反應警告」後,警方便搜查他的車子。雖然沒有找到藥物、吸毒器具或任何其他藥物活動證據,他們確實發現了捐贈的金錢,並將其視為假定的「藥物獲益」。在訊問他六個小時後,警方最終讓華艾離開,但留下了該筆現金。不到一個月,馬斯科吉縣地區檢察機關發出了沒收通知,永遠沒收這筆錢。
華艾的故事並非個案,而現在,在司法部長塞申斯(Jeff Sessions)宣布他計劃增加使用民事沒收,就更毫無疑問會更普遍了。
在執行民事沒收時,執法機關可以沒收公民和企業的財產,不需先將某人定罪,或提起刑事指控。一旦財產被扣住,一個普通的美國人就必須在一個完全翻過來的司法世界迷航,幾乎沒有司法上的監督,而且法律還反過來阻礙他們。
大多數聯邦沒收是「行政」上的,或者由聯邦機構執行,不會看到法官參與。如果想要有司法監督,財產所有者——如果不是像刑事被告那樣有保證律師——就必須聘請律師,或者單獨去追究沒收的財產。如果他們沒有及時做到這一點,他們的財產就會由未出席的調查人員、檢察官和法官沒收。美國緝毒局自2007年以來,在行政程序上沒收了32億美元現金,當中沒有提出任何指控或受到任何司法監督。
但是,即使財產所有者想要針對沒收行為進行抗議,也必須證明他們不了解所謂的非法使用財產是什麼,並主張基本的無罪推定原則。更糟糕的是,執法機構被允許沒收財產及其收益,更加造成不正當地去奪取和沒收財產。
在華艾的攔檢案件發生之前,在當時司法部長艾瑞克・霍爾德(Eric Holder)下的司法部,曾禁止一個有爭議的做法,即根據聯邦法律,為了換取高達八成的現金,州立和地方執法機構可以要求聯邦機構執行沒收。
司法部現在已經恢復所謂的聯邦採用,將新的沒收物納入賞金制度中,鼓勵州和地方執法機構規避更嚴格的國家立法改革去限制沒收。例如,在要求沒收刑事犯罪財產的州,州和地方執法機關並通過採納去沒收財產收益,而不會被定罪。
似乎除了司法部長和執法的說客外,所有人都認為司法制度固有的荒謬之處在於使程序保障措施與不正當的財政激勵相結合。在最近的民意調查中,84%的美國人表示反對民事沒收。超過235篇社論從不同的管道支持改革(甚至廢除)民事沒收。過去三年,24州通過了全面改革,其中七個明確禁止將聯邦政府扣押財產轉為採用。
眾議院和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兩黨領導人都譴責這一做法,以及其他所有政治勢力有影響力的成員,從肯塔基州的共和黨籍參議員蘭德・保羅(Rand Paul)到奧瑞岡州的民主黨籍參議員羅恩・維登(Ron Wyden)。美國最高法院的成員也質疑此做法的合法性,今年3月,大法官克拉倫斯・托馬斯(Clarence Thomas)在協同意見書中提到:「沒收行動經常針對的是窮人,和其他較無法維護自身利益的群體。」即使是司法部的內部監督機構也發表了許多批評這作法的報告,1980年代負責制定沒收方案的官員有呼籲廢除此法案,因為當初的良善意圖已不復存在。
即使面對這種普遍的反對態度,遊說執法機關的團體仍欲繼續證明,使用民事沒收的財產是防止犯罪分子從犯罪中獲利的工具。但司法部長的指示是在沒有人需要定罪的情況下,就故意擴大使用沒收的權限。事實上,該命令明確地將追究人民住房財產納入考量,即使是所有者「並無涉及非法行為」。
此外,正如監察長辦公室在2017年3月的報告指出的,司法部並未追蹤其沒收工作是否與犯罪活動有關。司法部對於辦事處提出的問責制和透明度建議並未上心,而是將網站上的追蹤民事沒收的資料庫刪除了。
基本上,民事沒收如果是專注於創造收入,而不是打擊犯罪,就會對執法者和廣大公眾造成不利影響。我們的執法機構應該有足夠的資金,但這筆資金不應該與扣押美國人財產有關。
塞申斯作為司法部長的未來目前還未定,但民事沒收只有一個選擇。現在是一勞永逸地結束這種虐待式行為的時候了。
© 2017 Time Inc.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彭振宣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