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man: The Killing Joke》:理性與瘋狂的界線

《Batman: The Killing Joke》:理性與瘋狂的界線
圖片由作者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小丑所指的瘋狂,並不是只以自身為藍本。他要拆穿的,是理性底下的真相——每個人都瘋狂。

那就瘋狂吧。

image0152
Batman: The Killing Joke (The Deluxe Edition) by Alan Moore, Brian Bolland

暴瘋語

瘋狂是一個緊急逃生出口。小丑如是說。面對生命無常、面對荒謬、面對過去的傷痛,不要憤恨、不要反抗、不要報復,只要瘋狂就是了。故事中的小丑,只是想證明(prove)一件事︰就是他和其他人本來就沒有分別。關鍵在於你是否幸運/不幸到遭遇到那糟糕的一天。小丑堅信,只要有過那一天,最理智的也必將化成瘋狂。我們和小丑的世界,就只差這一天之距。

小丑對蝙蝠俠說,他知道(know),他一定有過那糟糕的一天。要不然他怎麼會裝扮成一隻飛天老鼠的模樣,而不是用一般我們認為正常的途徑去儆惡懲奸?(蝙蝠俠雖因童年親眼目睹雙親被殺而立志對抗罪犯,但他堅決用蝙蝠俠這個身分特立獨行。至於為甚麼不去當個政客或警察去滅罪,這點留待室友判斷)小丑又說,他認為蝙蝠俠不是愚蠢(unintelligent)的——他必定(must)看到,現實本身就是一堆笑話。

image0172
Batman: The Killing Joke (The Deluxe Edition) by Alan Moore, Brian Bolland

假痴不癲?

但瘋子也是人,對嗎?

我們還是可以試著理解瘋子,對嗎?

如果小丑是一個瘋子,那他倒也頗為正常。如果我們仍會理解他為瘋子,那請撫心自問︰瘋狂究竟是甚麼?

所謂瘋狂,簡而言之,就是理性(reason)的反面——非理性(unreason)。凡是站在理性的對立面上——沒有理由、沒有秩序、不合情理等——都是瘋狂。

亦因如此,小丑就很難被理解成瘋子。至少就上述所提及的情節而言,他一點都不瘋。我們的思考很容易會跳得太快,以至看完這本漫畫後會先問另一個問題︰面對荒謬,我們應否如此瘋狂?這當然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這是一道德範疇的問題。但在此之前,你應該看得到,若我們可以討論並回答「我們應否瘋狂」這問題(亦即可以理解當中的對與錯),則小丑叫我們瘋狂其實是一理性的命題。他的言行中,處處可見理性的痕跡︰他去證明一些事、他了解一些人、他分辨到人事物的性質,甚至因此作應然判斷。凡此種種,都只說明了小丑在運用着理性。但這樣一來,他作為瘋子出現的姿態就會瓦解,而我們也不是在理解一個瘋子。

我們大可以反駁小丑,反對他的主張、反對他給出的理由。但這樣就是把他作理性的人來理解︰你可以說他是錯了,但換個說法這只是表示他錯誤運用理性,而不代表他是非理性。正如你不會說一個錯誤運算數學題的人是非理性一樣,你也不可能說小丑是瘋子(非理性的人/拒絕理性的人)。你也可以說他的行為干犯了某些罪行,這是因為他選擇用某種方式對待其他人,而這些行為是有理由地破壞社會、影響其他人的安危。但這樣他應該是個罪犯,而不是瘋子;他應該被送進監牢,而不是瘋人院。

讓我們回到原點︰

他是瘋子。

哪裏見得他瘋了?

征服瘋狂

故事中,小丑槍擊哥頓警長的女兒,再拍下她的裸照,並嘗試以此迫瘋哥頓警長。但小丑似乎證明不了,糟糕的一天足以令人瘋狂。哥頓警長不單沒有變瘋,而且囑咐蝙蝠俠要按本子辦事捉拿小丑。當理性面對瘋狂,就是以自身迫令它屈服,指出瘋狂的不合理之處,並嘗試改變這種失序的狀態。所以哥頓警長要求蝙蝠俠按本子辦事,就是要讓小丑明白,面對荒謬所帶來的悲痛,理性的回應是有效的。

image0192
Batman: The Killing Joke (The Deluxe Edition) by Alan Moore, Brian Bolland

按照這個想法,說小丑是瘋子就只是基於原來那種漠不關心的態度︰「瘋子」只是一種方便的稱呼、一個流於表面的標籤。就如我們現在都會說,「瘋子」只是社會對某些人的偏見,細心去聆聽,還是可以理解他們。就好像當你了解小丑的過去,你會明白到他之所以變成了現在的他,還是在情理之內。即使你未必認同他的言行,但至少能同情地理解他。這樣,理性似乎消解了「瘋狂」── 小丑都有成為正常人(理性的人)的可能(或根本我們已認為他是理性的人)。

但這樣就代表瘋狂只是理性的不足和缺陷嗎?

瘋狂就這樣被你征服了嗎?

「你唔好咁黐線啦」註1

如果瘋狂是理性的反面,那麼以瘋狂自稱的小丑,就是不停拒絕理性對他的掌控。當我們越發理解他,就會驚覺理性不能完全把握他。

小丑一方面強調我們存在處境的荒謬之處,又指出記憶那種弔詭的特性,但另一方面他又似乎不認為這些就是成為瘋狂的理由。小丑說只要有過糟糕的一天就足以瘋狂,當我們認定他今天瘋狂全因那悲慘遭遇,他又忽爾說自己只是發生過一些事,他不太記起是甚麼。有時候他會記得是這樣,另一些時候又那樣。他更說如果他真的有個過去,他比較喜歡它是多項選擇題。

image0212
Batman: The Killing Joke (The Deluxe Edition) by Alan Moore, Brian Bolland

我們大可運用理性分析一下以上的說法。最合理的閲讀,是小丑的話在展現著他過去所帶來的心理創傷。由於悲傷過度,所以他不太能記起過往發生的事——這是典型的精神創傷症後群(PTSD;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但若果真實情形是︰小丑沒有那個過去呢?漫畫中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證明小丑的「悲劇」並非只是他在腦海中自編自導的故事。誰能說得準,這不是小丑的記憶多項選擇題中的其中一個答案?只要我們的理性提供了這麼一個如果,終究會發現小丑的一切都可能是如此不合情理,而這樣閲讀只會迫使理性承認小丑不能被理解︰剎那間小丑變成了難以被理解的他者(或是說他變回了原來的模樣),理性再度將他排斥到與之對立的另一面,情況有了翻天覆地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