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man: The Killing Joke》:理性與瘋狂的界線

《Batman: The Killing Joke》:理性與瘋狂的界線
圖片由作者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小丑所指的瘋狂,並不是只以自身為藍本。他要拆穿的,是理性底下的真相——每個人都瘋狂。

我們理解自己的時候,總會連繫着過去發生的事,總認為現在的我承繼着過去的我。縱使只承繼著很少的一部分,我們都不會完全否認過去經歷影響着自己。但小丑甚至拒絕這一種對自身的理解︰他拒絕記憶,覺得現在跟過去沒有一種必然關係。他只知道不論過去是怎樣,現在只要瘋狂就是了。也就是說,小丑的故事可以全是他腦海的幻想,他甚至可以沒有經歷過那糟糕一天,而只是純粹為瘋狂提供一個理由。

面對這樣一種瘋狂,我們氣餒、徬惶、恐懼;理性拼命追趕了一圈,想要去把握和理解它,卻又回到那熟悉的地方︰

他是瘋子。

癲鳳鬥狂龍

面對理性的追趕,瘋狂沒有停下來。故事中,縱然哥頓警長沒有「瘋」,但小丑卻認為自己已經「證明」了糟糕的一天足以令人瘋狂。究竟他在說甚麼?

你或許會以為,小丑要指出,只要每個人有過那糟糕的一天,就會陷入如他一樣瘋狂的狀態。但這樣小丑就證明不了甚麼,至少在哥頓身上,我們看不出這種所謂的「瘋狂」。

小丑所指的瘋狂,並不是只以自身為藍本。他要拆穿的,是理性底下的真相——每個人都瘋狂。人世間最悲劇的,就是一般人。小丑說一般人是大自然的一大錯誤︰他們外表毫不起眼,卻有著畸形的價值觀——強調「人性」、「良知」、「樂觀主義」── 以致他們在荒謬面前,諸如種種的回應都顯得瘋狂至極。

image0232
Batman: The Killing Joke (The Deluxe Edition) by Alan Moore, Brian Bolland

理性與瘋狂的界線,一下子被模糊了。

原來,不瘋狂都是一種瘋狂。

「人是如此必然地要瘋狂,以至沒有瘋狂也是被瘋狂玩弄而歸於瘋狂。」註2

這是傅柯(Michel Foucault)在《瘋狂史》的前言引用帕斯卡(Blaise Pascal)的話。自詡理性的人,看不出自身隱含的瘋狂,甚至好像視以不見。哥頓警長遭遇至親被殘害,但還要堅持按本子緝拿小丑;蝙蝠俠不但不承認自己有過那糟糕的一天,還要裝扮成對抗罪惡的使者。這一切,在小丑眼中,才是最瘋狂的事。面對荒謬的世界,明明所有勵志故事都穿崩了、明明我們堅信的價值背後都出現了裂縫,但理性仍然對自己有十足的信心⋯⋯一切一切,構成了一個爛透了的笑話。

這樣看來,小丑和蝙蝠俠,誰是理智,誰是瘋狂?

日有短長,月有死生

小丑的瘋狂中隱含了對理性的批判,而蝙蝠俠的理性表面又隱含了一種隨時失序的瘋狂。只是他們倆誰也察覺不到,大家都有對方的影子。當兩者相遇,就似乎只有拼死除去對方的可能,而且過程中,角色身分可以隨時互轉。

這亦是理性遭遇瘋狂的情況︰

瘋狂變成一種相對於理性的形式,或更確切地說,瘋狂與理性進入了一種永遠可以逆轉的關係,這暗示了所有瘋狂都有審判及主宰它的理性,而所有理性都有它的瘋狂,並藉此在這瘋狂中找到它可笑的真理。任何一方都是對方的量度準則,而在雙方交互指涉的過程中,雙方都否認對方,卻邏輯地依賴於另一方。註3

小丑所代表的瘋狂與蝙蝠俠代表的理性,好像註定跌入一種永恆的鬥爭關係。我想故事的結局是最多人談論這本書的地方,大家都在猜測,蝙蝠俠有沒有殺了小丑。 但結局精彩之處亦在於它故意留白,好讓讀者自己思考。這樣的結局,可能表達了人只能永遠在瘋狂與理智間來回擺盪。我們高舉理性,甚至還會認定這是區分自身與其他事物的本質。但瘋狂的出現,迫使我們再度思考,究竟所謂「人」的存在,其實是否還有一個長久被忽視的面向。

謔浪笑敖 中心是悼

理性想要征服瘋狂,因為當面對瘋狂,理性害怕最終被瘋狂吞噬。所以只有「他是瘋子」是合理的,我們不會也不願接受「他既瘋狂又理智」這種說法。要麼就是瘋子,要麼就是理智,理性要把恐懼趕走。小丑的出現,讓我們再避無可避︰

(我們)理性(的一面),其實在懼怕些甚麼?

由始至終令人感到恐懼的,還是荒謬。人生中總會有碰上它的機會。我們早知道,若荒謬來襲,我們很可能會遭遇厄運,意義世界會片刻塌陷,焦慮、不安和痛苦亦可能跟我們招手。

但這不是荒謬最荒謬之處。試想想這樣一種可能︰同是努力向上,循規蹈矩,可他當上成功人士,你卻遭遇連環不幸事件,這固然可以很荒謬。但當你隔天中了彩票,又或十數載後成功了,你就會忘記了那一天的荒謬。你會說「天開眼」、從前苦難都是有意義之類的話。凡此一切,就好像都不是一種命運給予你隨機的運氣,或不是命運任意選擇一樣。荒謬是常態,但荒謬來襲並不代表一定悲劇收場——這,才是小丑的瘋狂所引申荒謬最可笑之處。同樣有過糟糕的一天,可一個做了滅罪之星,一個卻當了十惡不赦的罪犯——這,才是映射現實真正的 killing joke。小丑問︰「你看不到可笑的一面嗎?」他就是要告訴你,瘋狂其實不是一種選擇;我們都瘋狂,只是以不同的方式瘋狂罷了。

如斯荒謬,如斯瘋狂,才是令我們打從心底地恐懼着。

image0252
Batman: The Killing Joke (The Deluxe Edition) by Alan Moore, Brian Bolland

注腳︰

  1. 廣東話,「你不要這麼瘋狂啦」之意。
  2. Foucault, Michel. History of Madness. ed. Jean Khalfa; trans. Jonathan Murphy and Jean Khalfa.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p. xxvii
  3. 同上,pp. 28-29.

截圖來源︰Batman: The Killing Joke (The Deluxe Edition) by Alan Moore, Brian Bolland (Illustrator)

image0272
Batman: The Killing Joke (The Deluxe Edition) by Alan Moore, Brian Bolland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tnlhk
核稿編輯︰王陽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