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背包客棧轉型為有店面的蔬食餐廳,塘芽和小岡在鬧中取靜的巷弄小店中,打造一個能跟更多人分享食物、土地、生活的開放空間。
跨出這一步,割除荒蕪,斬斷沮喪,她又重新回到音樂創作的路上。
再出發
從2011年發行第一張手工自製專輯後,蟄伏了四年,塘芽把自己這段期間的生活體悟,透過音樂傳遞出去。她製作了一張集結自己所有關心元素於一身的《音樂明信片》,例如傳達「愛」的這首〈深藍左岸〉是在蘭嶼錄製,海潮聲在塘芽與小岡舒服的歌聲中忽隱忽現;環保印刷的紙張取代大自然不易分解的CD,聽眾以自己認為合理的價格買下後,不僅能手寫問候,將心情郵寄給親朋好友,也能自己留存,參考明信片的提示上網下載歌曲收藏。一張薄薄的明信片,注入了創意巧思,就能玩得這麼有趣!
▲〈深藍左岸〉MV。
帶著《音樂明信片》,還有這些年在花蓮實踐半農半X生活的收穫,塘芽和小岡再次出發,到各地走唱分享,沿途結識生產各種自然食材的農人。最後攜著滿滿的能量回到鹽寮,開啟他們在地扎根的下一步。
每個過程都能分享
從「時刻旅居」移動到花蓮市區內的「感覺廚房」,13.7公里的距離,塘芽和小岡花了三年才走到。從背包客棧轉型為有店面的蔬食餐廳,他們在鬧中取靜的巷弄小店中,打造一個能跟更多人分享食物、土地、生活的開放空間。塘芽說背包客棧互動對象僅限於住宿者,店面相對能讓更多人走進來用餐及交流,而且住家與開放空間分開,動靜區隔,自己才會有喘息空間,能夠消化、沉澱,進行創作,「要有生活,才有這個事業,生活是我們的基底,事業是把生活有系統地拓展出去。」
傍晚,當我們走進正在裝修的「感覺廚房」,小岡還拿著釘槍在木條與木屑堆中忙碌。塘芽帶著我們參觀內部,一邊說明開店計畫。開店的資金除了自籌之外,他們不向銀行申貸,而是以群眾募資的方式進行。她說如果人與人之間互信互助的群眾力量真的存在,她和小岡希望這件事發生在自己身邊,所以他們不靠現有的募資平臺,而是用運用自己的社群平臺募集「發芽基金」,透過購買餐券或是認購基金的方式進行,預計在未來兩年內餐廳運作上軌道後歸還「發芽基金」及回饋金。
聊到創業最現實的資金問題,塘芽說資金反倒不是大問題,「而是你能不能確定你現在要做什麼事情」。如果有一個人要開店、做背包客棧、又去擺攤,那人家根本不知道要去哪找你,也不清楚你真心想做的事情,怎麼會支持你或投資你?而且「如果一直煩惱錢的話,最初的核心價值會被錢給依稀掉,你就會變形。」塘芽語重心長地說。
「只要大家願意一起來參與,事情就會成。」不僅開店的資金透過群眾募資來籌措,店內的裝潢也開放外界一同參與。塘芽和小岡在頂下店面之後,一直很希望在布滿水泥的市區中有個自然的角落,可以讓人們放鬆心情。在朋友的建議下,他們請來以泥土為素材的自然建設團隊「野地森活」到花蓮,以工作坊的形式邀請對自然建築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在店內的水泥牆面抹上一層紅色土牆。
這片自然土牆能夠吸收植物性油煙,又能調節室內溫度,一舉解決餐廳是否裝設吵鬧耗能的抽油煙機及長期使用冷氣機的問題。而參與實作的朋友,也能在與講師及團隊共做共學的過程裡,帶走經驗運用在自己的生活空間。

認為「每一個過程都可以變成是一個分享」的塘芽,和收工後參與談話的小岡,共同聊起「感覺廚房」的未來藍圖,一樓將規劃成廚房和用餐區,並加入社區支持型農業(CSA)的行列,選用在地當季食材,製作成創意蔬食家常菜,同時配合時令設計菜單及解說食材來源,拉近消費者與生產者的距離;二樓則將布置成展演空間。
等餐廳營運穩定之後,他們期待在貨幣交易之外,能有更多形式的交流跟交換注入,譬如有朋友願意提供家裡的泥土運用在二樓牆面施作上,也有朋友想帶著自己生產的蔬菜、果乾到這邊共餐分享,還有結合小農食材與音樂演出的田野音樂秀正等待實現。種種的構想藍圖,正如塘芽所說:「人在、東西也在,然後心打開,它就成了。這些事情都需要時間,當我們願意給自己時間就可以了。」
不放棄溝通
相伴過活的兩人,不管工作、創作、實現夢想都一起度過,問他們會不會爭執,塘芽回答一定會,解決方法就是一直不斷的溝通。回到爭吵的起點,檢視事情的本質,找出新的解決辦法。如果得不到共識呢?塘芽說,就去詢問朋友,或者請教過來人的長輩,請他們提供經驗。千萬不要自己孤獨地躲著,變成一顆寂寞星球,生活沒有流動。
不放棄溝通這件事情,也適用在父母身上。從出走以來,塘芽的父母就開始擔心她吃不飽、過不好,小岡的家庭則是不認同他吃素的決定。面對原生家庭的擔憂和反對,他們用溝通解消父母疑慮,以行動說服家人。塘芽會不時與家人分享旅途中的見聞,也會拍下自己種的野菜和朋友送的食材照片傳給母親,讓她知道女兒的生活樣貌。有一天,母親突然跟塘芽說,哪天她退休就跟塘芽一樣去流浪也不錯;甚至到後來準備開店時,母親主動問塘芽資金是否足夠,需不需要幫忙。
而在吃素這個衝突上,小岡接受過來人的建議,「原生家庭若不能融入就要去創造。」每次返回老家總是來去匆匆的小岡和塘芽,雖然常在外頭煮飯給別人吃,卻沒有為家人料理過。於是他們趁著年節家人團聚的時候,煮了一桌蔬食料理給家人享用。結果家人另外烹製的葷食料理還有剩下,蔬食料理卻被一掃而空。看到家人的反應和改變,塘芽欣慰地說:「可能我們真的很堅定吧,就算有挫折還是要不斷的溝通找方法。」

回歸生活
Tags: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