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重仁籲加強「有機」認證 耕種業者:很多有機食品都不有機!

徐重仁籲加強「有機」認證 耕種業者:很多有機食品都不有機!
Photo Credit: 天下影音截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48農學市集創辦人楊儒門也批評:「食品GMP認證是假的,農委會的有機認證也是沒路用(台語)。」

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徐重仁23日參加遠見企業社會責任論壇,提到他剛從日本回來,在日本這麼嚴格管控食安的國家,有機食品僅占市場2%,台灣則到處都是有機食品,可能還會有「有機風暴」,這方面要加強認證,政府也應該幫助消費者了解。有機耕種業者更直接爆料,「台灣的有機食品,很多都不有機!」

中時報導,農委會的統計,近10年來我國進口的農藥成品,每年都有2、3000公噸;同樣的,用於內銷的農藥成品也都在5、6000公噸之譜。國內實際用於耕種的土地逐年減少,有機耕地的成長如此之速,但農藥的進口及內銷並未明顯減少、甚至還有增加,不禁令人懷疑,進口和內銷的農藥都用到哪裡去了?

農糧署農業資材組組長莊老達說,進口農藥數量多寡,與國內農藥生產量的消長有關,如進口多,可能是國內生產少了,無法與有機農田面積的增長混為一談。

莊老達表示,有機農地生產的有機農作物,連同每年進口約1萬公噸的有機食品,在國內整體食品市場的市占率不到1%,市場規模僅約40多億元,相較於日本的2%、歐洲的5%,相對少得多。在認證部分,農委會拍胸脯保證,台灣有機食品的認證標準,絕對是全世界最嚴格的!

莊強調,國內經農委會認證的民間有機食品驗證機構有13家,想要申請有機農田耕作的農民,須向機構提出申請,且即使認證通過,每次效期也只有3年;期間還必須接受每年1次的農田現場操作記錄追查,以及不定期的市場產品抽查,以確保耕作過程未使用農藥及化學肥料,生產出來的作物更必須農藥殘留「零檢出」。

流通業教父徐重仁:台灣面臨「有機」風暴(中時)
下波食安未爆彈? 全聯徐重仁:可能是「有機」(自由)
下波風暴 徐重仁:可能是有機(蘋果)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

Photo Credit: 天下影音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