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反年改團體真正丟臉的原因在於其訴求,而非「抗議行為」本身

反年改團體真正丟臉的原因在於其訴求,而非「抗議行為」本身
Photo Credit:公視轉播截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真正讓我們覺得丟臉的原因,在於他們的訴求,不是因為「抗議行為」的本身,應該批評的不該是抗爭的形式,而是抗爭的訴求。

「你有沒有看世大運開幕轉播?」A女問。

「喔,有啊,不過我從後面才開始看。看到中華隊帶別隊的人進場的時候,我當時想說為什麼是這樣進場的,事後上網路看,才知道原來前面運動員曾經一度進不來,被反年改抗爭的人阻擋在外。」B女點點頭。

「對啊,很多人都覺得很生氣,也覺得很丟臉。」A女皺了皺眉頭。

B女笑了笑。「恩,我一開始看到這件事,當下也覺得很生氣、很丟臉,但事後靜下心來想一想,其實應該說不爽跟覺得他們愚蠢無下限的成分比較高,所以確實很生氣,但『丟臉』嘛...其實也沒有真的丟什麼臉啦。」

「當然丟臉啊!世大運畢竟是國際賽事,結果竟然被一群老人搞到運動員無法入場,這樣國外會怎麼看我們啊?」

「對,這確實也是我一開始會覺得丟臉的原因,『丟臉』的對象是『外國』,會覺得竟然讓運動選手無法入場,外國人會怎麼想呢?我們因此覺得臉上無光。

不過其實國外的國際賽事也都有很多的抗爭活動喔,2008年北京奧運聖火在世界各地傳遞的時候,就曾經遭到多次突襲,主要是對中國壓迫西藏人權表達抗議,2016年里約運動則有當地民眾抗議因為奧運大興土木造成巴西更貧窮。我問你,如果今天抗爭的理由是像這樣,你還會覺得丟臉嗎?」B女問。

A女若有所思。「好問題...當然如果阻斷運動員入場,我覺得可能還是會覺得有點生氣吧,就是會有一種『你抗議沒關係但有必要搞到不讓運動員進去嗎?』的感覺,但就抗議的訴求來說,確實我不會用『丟臉』來形容。」

「所以真正讓我們覺得丟臉的原因,在於他們的訴求,不是因為『抗議行為』的本身,應該批評的不該是抗爭的形式,而是抗爭的訴求。另外,為什麼我說其實也沒那麼丟臉?你想像一下,你覺得這種抗爭方式,有可能出現在中國那種極權國家嗎?」

「恩...要是在中國,哪會讓他們搞到丟煙霧彈、丟石頭啊,早就抓走了。反年改團體他們並不是傍晚才聚集在那裡的,柯文哲事後記者會有說,那群人本來是要去堵蔡英文的車,但沒成功,所以到處流竄。」A女聳聳肩。

「所以,能夠在國際賽事大張旗鼓的抗議,這本身也在宣示一件事『因為我們是民主體制,所以在我們的體制內,我們允許人民做這樣的集會遊行抗爭』。

基於這樣的理由,在國外只要他們也是民主體制的國家,抗議對他們來說其實是稀鬆平常的事,他們更在乎的其實是『那這樣的國際體育賽事,台灣有沒有能力做好維安?』

我們因為擔心國外怎麼看待台灣,覺得臉上無光而感到丟臉,但事實上抗爭到運動員無法入場這件事,並不丟臉,外國人更在意的其實是安全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柯文哲事後對國外記者會的四點聲明中,有兩點都針對安全的部分檢討,外媒的詢問問題也可以看得出來,重點都在於針對警力跟反恐的應變。」

B女喝了口咖啡後,接著說道。

「所有的抗爭,目的都是希望吸引大家對議題的注意力,從這點來說,反年改團體的『手段』是成功的,大家真的注意到他們反年改的訴求了。

但是大家生氣的真正原因真的是因為他們的『手段』嗎?還是其實是『你們的訴求我本來就不太支持/不太在意,之前雖然多少還會有些同情,畢竟每個月被砍一兩萬,正常人都會生氣,你們要抗議那也就讓你們抗議吧。但你們現在居然搞到運動員都不能進場,這太誇張了,你不在意選手比賽但是我在意啊,我覺得完全不用同情你們了。』

如果我們把重點只放批評形式跟手段,而無視訴求,那很容易造成一種氛圍就是『這種形式跟手段都該被禁止』,但這樣反而會造成如果有一天真正的弱者出來抗議時,會因為這些形式跟手段的被禁止,而限縮了他們抗爭的空間。」

A女點點頭。「恩...我覺得像這樣的事後討論其實滿重要的,因為當下那個情緒就真的是不爽啊,覺得『你們鬧夠了沒啊!』,在那種氛圍下要進一步去想我不爽的是什麼?要分清楚手段形式跟訴求的差異其實是很不容易的。」

「對,但這也是民主制度下言論自由的可貴,因為有言論自由,我們不用去管政治正不正確的盡情抒發我們對政治的看法。

情緒人人會有,但如果我們都願意在情緒過後,接受我們有這樣的情緒,但也暫時放下情緒去重新思考一些事,那我們才有可能真正的做到自省,也才有可能在這個過程學會思辨。」

參考資料:

本文獲蒂瑪小姐咖啡館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責任編輯:孫珞軒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