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囚犯困境「只玩一場」: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請小心提防

如果囚犯困境「只玩一場」: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請小心提防
Photo Credit: Lucy Nicholson /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可能重複的囚犯困境變成「只玩一場」的囚犯困境。這時請千萬小心提防,因為很可能那些最信任的人,看起來最不可能背叛的人,都會屈服在這只需要玩一次的遊戲中。

文:Kun-Han Lee

囚犯困境

在Game Theory裡面,最有名的,最廣為人知的遊戲應該算是「囚犯困境」(以下簡述從Wikipedia中摘錄,已經熟悉的人可以直接跳過):

警方逮捕甲跟乙兩名犯人,並分開囚禁嫌疑犯,分別和兩人見面,並向雙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選擇:

  • 若一人認罪並指控對方(相關術語稱「背叛」對方),而對方保持沉默,此人將即時獲釋,沉默者將判監10年。
  • 若兩人都保持沉默(相關術語稱互相「合作」),則兩人同樣判監半年。
  • 若兩人都互相檢舉(互相「背叛」),則兩人同樣判監五年。
1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囚犯困境之所以這麼有名,是因為如果兩個犯人都理性地做出選擇——背叛對方,因為這樣做不管對方怎麼選擇,自身的結果都比較好——整體的結果卻是比較糟的:兩個人都判刑五年(如果都選擇沈默,兩個人都判刑半年而已)。

重複的囚犯困境

但是如果今天不只玩一場,而是需要不停地玩下去,而且每一盤每個人的選擇,都會被大家所記住的話又會怎樣呢?美國政治學家Robert Axelrod在他的書《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中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並邀請了全世界的學術同行來設計策略,並寫成電腦程式,在這樣的遊戲中互相競爭,在最後看看什麼樣的策略能成為最後的贏家(總共14組參賽者,每一回合隨機的兩兩配對,共七隊,每隊玩一場囚犯困境)。在這裡我們可以先停下來想想:什麼樣的策略能夠成為最後的贏家呢?是機關算盡,總是出其不意的背叛其他人?或是當個好人,永遠的選擇合作關係?或是充滿各式各樣心機的策略?

最後勝出的程式策略卻非常的發人省思。這個策略是由數學心理學家Anatol Rapoport所提出的,幾乎是所有策略中最簡單的:

  1. 一開始的時候總是選擇合作
  2. 之後選擇你的對手上一回的策略:如果你的對手上一回背叛,就也選擇背叛;如果對手上一回合作,就也選擇合作

這樣的策略可以總結成:一開始總是友善(be nice)的對待別人,之後如果別人上一盤是友善的,我就友善的對待他;如果別人上一盤選擇背叛,我就「以眼還眼」。這個策略的驚人之處在於:是所有策略中最簡單的,幾乎沒有任何的心機與計算,卻竟然是所有策略中最有效的。

另外,最後的結果可以把所有的策略分成兩群:高分群跟低分群,而高分群的程式竟然只跟一個特性有關:友善的態度(be nice),亦即,永遠不先選擇背叛別人。

人生的囚犯困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面臨許許多多的抉擇,如果把人生看作是在玩一場又一場的「囚犯困境」,那我們似乎可以從中學到些什麼:

一、總是對其他人釋出善意作為開端,即便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所有的高分群幾乎都是「友善的程式」,這表示既使是在一個背叛能夠在短時間獲得最多利益的世界,長期來看友善這個特質還是十分有價值。而這同時也表示「名聲」是很重要的,因為別人都會記得你曾經做過的選擇。

二、適時的「硬起來」,不被當軟柿子:最佳的策略卻不是全然的善意。當對手之前選擇背叛時,用「背叛」來處罰對手。這表示適當的「以眼還眼」是必要的。

三、在這個爾虞我詐的世界,機關算盡到底有沒有用?能不能因此而獲得長期的利益?從結果看來,很可能是沒有用的。也許簡單的處世態度,具有高度的可預測性(predictable),反而更能讓別人願意跟你合作,在長時間獲得最佳的利益。

以上大概是「重複的囚犯困境」能夠給我們的啟發。不過這裡我想再多補充一條:在生命中的某些時刻,我們可能會遇到單一重大事件,這時就很可能不能不再像是「重複的囚犯困境」,反而更像是單一的「囚犯困境」。譬如遇到巨大的利益——一筆巨大的財富。如果得到這筆財富,很可能一個人這輩子都不用再繼續玩「囚犯困境」了,這時就像一開始揭示的一樣,人跟人之間的信任,或是所謂的好名聲,很可能都不再重要了。所以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啟示:

四、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可能重複的囚犯困境變成「只玩一場」的囚犯困境,這時人跟人之間的信任,之前所累積的好名聲,在這場遊戲中都變得不值一提。這時請千萬小心提防,採取必要的措施,因為很可能那些最信任的人,看起來最不可能背叛的人,都會屈服在這只需要玩一次的遊戲中。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