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移工團體舉辦「模擬公投」:外勞不是公民,但該有「準公民權」

台灣移工團體舉辦「模擬公投」:外勞不是公民,但該有「準公民權」
資料照片,非本日抗爭場景。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舉辦模擬移工政策公投,並不是要求讓移工成為公民,而是刺激台灣社會思考如何讓「非公民」也享有基本的政治權利。

(中央社)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專員許淳淮今天說,25年來外籍移工針對自身相關的政策制定上,沒有參與的權利,因此他們將發起模擬公民投票,來作為一種象徵性的宣誓與抗議。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天主教新竹教區越南外勞配偶辦公室等今天在立法院外召開記者會,要替台灣的外籍移工爭取權利。

許淳淮說,25年來外籍移工在針對自身相關的政策制定上,沒有參與的權利,因此他們將發起模擬公民投票,來作為一種象徵性的宣誓與抗議。他也說,舉辦模擬移工政策公投,並非要求移工可以成為公民,而是刺激台灣社會思考如何讓非公民也享有「公民」的參政權。

他表示,這模擬公投的活動將從9月17日開始至12月10日,在每個週日邀請大家來表達意見,而此模擬公投有3個題目,包括是否同意家務勞工應有勞動法令的保障、是否同意廢除仲介制度,強制政府與政府直接引進、以及是否同意移工應可自由轉換雇主等。

與會的天主教新竹教區越南外勞配偶辦公室神父阮文雄則說,目前在台灣貢獻的移工,無法獲得該有的權利,是否因為在這社會是個外國人,所以無法得到公平對待;因此今天來是要台灣的政府承認外籍勞工的基本人權,能參與與自身有關的法律。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專員莊舒晴則是在記者會上說,雖然有人會說外勞可以上街遊行,有自由表達意見的權利,但這樣的言論自由是被限縮的,今天就是要用這模擬公投來凸顯,這些非公民也應享有最基本的政治權利。

中廣報導,台灣有近60名萬的外籍移工,但現行《就業服務法》針對外籍移工的管理,包括禁止移工自由選擇雇主、縱容仲介高額剝削,以及家務工不受任何法令保障等問題,引發移工權利不受重視等諸多質疑。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專員莊舒晴表示,東南亞的外籍移工承擔起台灣長照的勞動力,但這些外籍移工對於長照政策完全沒有發言的空間,政府也完全不把外籍移工的權利當一回事。


9月中旬舉辦的模擬政策公投,分為以下三項:

1. 家務勞工應有勞動法令保障
在台灣的家務勞工,不論是外國或本國籍看護工,截至目前為止完全無任何勞動法令保障;沒有基本薪資、無加班費、無休假保障等,導致家務勞工落入長工時、血汗工作的惡劣勞動處境。除影響勞工身心情況,更影響照顧品質。

2. 廢除仲介制度,強制政府與政府直接引進
台灣引進外籍勞工25年,仲介超收問題未曾解決,導致每一名移工遭到嚴重剝削。隨著移工來台人數的增加,受害人數攀升。政府曾試辦直接聘僱多年但成效不彰,起因於移工引進市場全由仲介掌控,直聘難以落實。唯有政府全面直接引進,才能解決移工超收問題,及滿足有需求雇主的聘僱需求。

3. 移工應可自由轉換雇主
移工制度規定,移工不得自由轉換雇主,除非在受照顧者往生、工廠關廠,或雇主有違法的情況下,移工才得以轉換雇主。但此項限制,除侵害人權外,亦是使移工成為奴隸主要制度。政府應檢討不人道的制度設計,讓移工得以自由轉換雇主。

《自由時報》報導,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專員莊舒晴指出,東南亞移工事是長照政策第一線受影響的人,但因不是台灣公民,身分受限,使得他們對長照政策完全沒有發言的空間。他們主張非公民也應該要有參與政治的平等權利,能夠發表與自己相關政策的看法。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秘書長李麗華呼籲這些移工應該有「準公民權」。

《聯合報》報導,移工來台工作前常因經濟狀況不好得貸款才付得出高額仲介費,還沒開工就先負債,來台後的月薪還得扣除服務費與仲介費。桃園市移工服務暨庇護中心主任汪英達以越南籍移工為例,來台費用約為6千元美金,但雇主往往會超收7到10萬元,加上工作缺乏法令保障,超時工作屢見不顯,還沒賺錢就被剝削光了,他建議應該取消私人仲介制度,改為國與國間直接進用。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