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國小操場練習、司令台做重訓,拿下4金1銅的滑輪溜冰是怎麼訓練的?

她在國小操場練習、司令台做重訓,拿下4金1銅的滑輪溜冰是怎麼訓練的?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17世大運,滑輪溜冰屢屢傳出捷報,堪稱這次比賽的「吸牌機」。不過,位於亞熱帶的台灣,為何在競速滑輪溜冰上取得捷報?這個運動,又是如何訓練國手的?

2017台北世大運開戰以來,滑輪溜冰目前儼然成為這次比賽的「吸牌機」,光是這個項目就拿下了8金、8銀的好成績(截至23日),無論是長距離的接力賽、計分賽,還是短距離的爭先賽,都紛紛傳出捷報。

滑輪溜冰小常識:滑輪溜冰起源於18世紀,最初是荷蘭人在冬天冰封的河道上溜冰,後來為了在夏天也可以溜冰,便將木製長條釘在鞋底,當時這種乾地輪滑者稱為(Skeelers)。

而今日的滑輪運動,包括了競速滑輪、花式溜冰、滑輪曲棍球、自由式滑輪、滑輪板溜冰等不同的項目。世大運只有競速滑輪的選項。競速賽兩大主項分為場地賽及公路賽,本屆世大運以場地賽為主項,周圍200跑道,寬為6M以電腦晶片計時計分制。

不在奧運項目的滑輪溜冰,卻是台灣四處奪牌的「吸牌機」

滑輪溜冰不在奧運的比賽項目中,不過卻是亞運會不定期舉辦的項目(2010年廣州亞運會就將其納入正式競賽的項目),除了亞洲溜冰錦標賽、韓國也有國際競速溜冰公開賽。

而台灣的滑輪溜冰隊,在國際賽事上表現不俗。2009年高雄世運會,滑輪溜冰就佔去了一半的金牌數。宋青陽在2010年廣州亞運拿下2金、2009年更在「世界盃滑輪溜冰錦標賽」摘下4面金牌。 這次世大運抱回4面金牌、1面銅牌的楊合貞,近2年也在各項國際賽拿下13面獎牌,是台灣代表隊的奪牌保證。

21日的賽後記者會,楊合貞的教練吳炯助說:「今天這面獎牌是屬於台灣全體2300萬同胞的,這所有的一切榮耀都獻給全體國民,讓我們有這樣好的舞台跟機會,讓滑輪溜冰運動被看到。」

不過,比起跆拳道、籃球、棒球這些國民運動,滑輪溜冰在台灣受到的注目有限,訓練場地更是。

室內練習場地不足,颱風天不能練習「必須忍耐」

根據《喀報》在2014年的報導,因為沒有適用於各縣市選手的良好場地,每到舉辦比賽的前幾天,選手就需要先行到比賽場地適應,以免不熟悉場地狀況,在比賽中發生意外。

標準的速滑場地跑道,是一個長200公尺、寬六公尺的鍋子形狀場地,彎道上需要有坡度,而在跑道邊緣,必須要加裝壓克力防護板以及護欄以策安全。速滑場地的標準材質也必須塗上指定規格的油漆,不過該油漆十分昂貴,很多滑輪跑道並沒有這種材質的設計,取而代之的是相當多樣且品質與標準不一的水泥地、PU跑道材質、小石子混凝土等等。而這類防護措施不足的場地,讓選手無法正常發揮。

今年三月的蘋果報導, 台南市位於安平區唯一標準的滑輪溜冰場地,使用已有10年,除了跑道出現龜裂,當時的矮牆設計也不盡完善,用洗石子蓋的牆角銳利,選手競速超越時不慎就會撞到牆角而受傷。

YourNews在2011年的報導,時任台南市體育總會滑輪溜冰委員會總幹事李雅慧說,寒、暑假是選手訓練的黃金時間,但暑假常因颱風雨天多,練習時間大減,「我們只能叫選手忍耐」。她表示,政府只重視籃球、棒球,溜冰感覺等級矮一截,等選手拿到獎牌後才會開始考慮興建練習場地,卻不重視獲牌前的訓練過程,只能盡力爭取。

20953439_10154540054881065_4847598853859
選手柯福軒(右二)|Photo credit: 蔡英文臉書

沒有標準的訓練場,只能在國小的操場練習

國外的選手都有屬於自己的標準訓練場地,但楊合貞這10多年來,訓練場地其實都是在台南大灣國小的操場。 自由報導,楊合貞表示一直以來資源不足,平常都在學校司令台後方做重訓,也不算是練習場所,更像是個儲藏室,直到進入國訓中心後,才接觸許多好資源。她說這次世大運得到的國光獎金,想為學校隊上增添設備。

關鍵評論網電訪楊合貞的教練吳炯助,他表示,目前永康區沒有標準的訓練場地。吳炯助從2012年,當楊合貞等人在亞洲盃溜冰錦標賽奪獎後,就向當時的副市長(顏純左)建議可以多蓋一點溜冰場。

吳炯助說,台南目前合乎標準的溜冰訓練場地在台南市政府附近,距離永康區通勤就要一個小時,因地利之便只能在學校練習,但是學校的PU跑道是平面、沒有彎度與坡度,又是250公尺(比賽為200公尺),和實際比賽的場地不同,能夠入選國家代表隊,實在不容易。

滑輪溜冰在台南不算是亞奧運比賽的重點項目,所得的經費有限,國訓中心雖然訓練環境好,但其中培訓的選手,還是針對亞奧運既有的比賽項目為主。

雖然楊合貞透露,將捐出部分的獎金補貼教練一直以來自掏腰包購買重訓器材,但吳炯助說,「一個優秀的運動員,不應該是自己出錢買溜冰場。」

吳炯助說,台灣適合滑輪溜冰這樣講求技術性、沒有身高限制的運動,靠的是訓練技巧。他也建議,應該讓教練的工作回歸到學校,以學校為單位建立訓練機構,訓練出來的運動員繼續待在學校,培育下一代的運動好手。他說目前有體育班的學校很多,資源被分散,他認為集中的管理,把學校當作「小型的國訓中心」集中管理,才能將資源做更有效的運用。

比賽過後,楊合貞提到,3面金牌是屬於整個團隊,訓練場地資源不足,常在一個不標準的場地練習,希望藉由世大運改善訓練環境,同時期望國人對滑輪溜冰運動有更深的認識。

以下為本次世大運在滑輪溜冰項目上的得牌統計(截至8/23)

金牌:

  • 女子3千公尺接力賽: 楊合貞、陳映竹、李孟竹、蔡品宣
  • 男子3千公尺接力賽:宋青陽、陳彥成、高茂傑、黃玉霖
  • 女子1萬5千公尺計分賽:楊合貞
  • 女子1萬公尺計分賽:楊合貞
  • 女子1千公尺爭先賽:楊合貞
  • 女子500公尺爭先賽:陳映竹
  • 男子1萬公尺計分賽:陳彥成
  • 男子1千公尺爭先賽:黃玉霖

銀牌:

  • 男子1萬5千公尺計分賽:柯福軒
  • 男子1萬公尺計分賽:柯福軒
  • 男子1千公尺爭先賽:柯福軒
  • 女子1萬5千公尺計分賽:李孟竹
  • 女子1萬公尺計分賽:李孟竹
  • 女子1千公尺爭先賽:李孟竹
  • 女子300公尺爭先賽:陳映竹
  • 男子300公尺爭先賽:高茂傑

銅牌:

  • 女子500公尺爭先賽:楊合貞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