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國小操場練習、司令台做重訓,拿下4金1銅的滑輪溜冰是怎麼訓練的?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17世大運,滑輪溜冰屢屢傳出捷報,堪稱這次比賽的「吸牌機」。不過,位於亞熱帶的台灣,為何在競速滑輪溜冰上取得捷報?這個運動,又是如何訓練國手的?
2017台北世大運開戰以來,滑輪溜冰目前儼然成為這次比賽的「吸牌機」,光是這個項目就拿下了8金、8銀的好成績(截至23日),無論是長距離的接力賽、計分賽,還是短距離的爭先賽,都紛紛傳出捷報。
滑輪溜冰小常識:滑輪溜冰起源於18世紀,最初是荷蘭人在冬天冰封的河道上溜冰,後來為了在夏天也可以溜冰,便將木製長條釘在鞋底,當時這種乾地輪滑者稱為(Skeelers)。
而今日的滑輪運動,包括了競速滑輪、花式溜冰、滑輪曲棍球、自由式滑輪、滑輪板溜冰等不同的項目。世大運只有競速滑輪的選項。競速賽兩大主項分為場地賽及公路賽,本屆世大運以場地賽為主項,周圍200跑道,寬為6M以電腦晶片計時計分制。
不在奧運項目的滑輪溜冰,卻是台灣四處奪牌的「吸牌機」
滑輪溜冰不在奧運的比賽項目中,不過卻是亞運會不定期舉辦的項目(2010年廣州亞運會就將其納入正式競賽的項目),除了亞洲溜冰錦標賽、韓國也有國際競速溜冰公開賽。
而台灣的滑輪溜冰隊,在國際賽事上表現不俗。2009年高雄世運會,滑輪溜冰就佔去了一半的金牌數。宋青陽在2010年廣州亞運拿下2金、2009年更在「世界盃滑輪溜冰錦標賽」摘下4面金牌。 這次世大運抱回4面金牌、1面銅牌的楊合貞,近2年也在各項國際賽拿下13面獎牌,是台灣代表隊的奪牌保證。
21日的賽後記者會,楊合貞的教練吳炯助說:「今天這面獎牌是屬於台灣全體2300萬同胞的,這所有的一切榮耀都獻給全體國民,讓我們有這樣好的舞台跟機會,讓滑輪溜冰運動被看到。」
不過,比起跆拳道、籃球、棒球這些國民運動,滑輪溜冰在台灣受到的注目有限,訓練場地更是。
室內練習場地不足,颱風天不能練習「必須忍耐」
根據《喀報》在2014年的報導,因為沒有適用於各縣市選手的良好場地,每到舉辦比賽的前幾天,選手就需要先行到比賽場地適應,以免不熟悉場地狀況,在比賽中發生意外。
標準的速滑場地跑道,是一個長200公尺、寬六公尺的鍋子形狀場地,彎道上需要有坡度,而在跑道邊緣,必須要加裝壓克力防護板以及護欄以策安全。速滑場地的標準材質也必須塗上指定規格的油漆,不過該油漆十分昂貴,很多滑輪跑道並沒有這種材質的設計,取而代之的是相當多樣且品質與標準不一的水泥地、PU跑道材質、小石子混凝土等等。而這類防護措施不足的場地,讓選手無法正常發揮。
今年三月的蘋果報導, 台南市位於安平區唯一標準的滑輪溜冰場地,使用已有10年,除了跑道出現龜裂,當時的矮牆設計也不盡完善,用洗石子蓋的牆角銳利,選手競速超越時不慎就會撞到牆角而受傷。
YourNews在2011年的報導,時任台南市體育總會滑輪溜冰委員會總幹事李雅慧說,寒、暑假是選手訓練的黃金時間,但暑假常因颱風雨天多,練習時間大減,「我們只能叫選手忍耐」。她表示,政府只重視籃球、棒球,溜冰感覺等級矮一截,等選手拿到獎牌後才會開始考慮興建練習場地,卻不重視獲牌前的訓練過程,只能盡力爭取。

沒有標準的訓練場,只能在國小的操場練習
國外的選手都有屬於自己的標準訓練場地,但楊合貞這10多年來,訓練場地其實都是在台南大灣國小的操場。 自由報導,楊合貞表示一直以來資源不足,平常都在學校司令台後方做重訓,也不算是練習場所,更像是個儲藏室,直到進入國訓中心後,才接觸許多好資源。她說這次世大運得到的國光獎金,想為學校隊上增添設備。
關鍵評論網電訪楊合貞的教練吳炯助,他表示,目前永康區沒有標準的訓練場地。吳炯助從2012年,當楊合貞等人在亞洲盃溜冰錦標賽奪獎後,就向當時的副市長(顏純左)建議可以多蓋一點溜冰場。
吳炯助說,台南目前合乎標準的溜冰訓練場地在台南市政府附近,距離永康區通勤就要一個小時,因地利之便只能在學校練習,但是學校的PU跑道是平面、沒有彎度與坡度,又是250公尺(比賽為200公尺),和實際比賽的場地不同,能夠入選國家代表隊,實在不容易。
滑輪溜冰在台南不算是亞奧運比賽的重點項目,所得的經費有限,國訓中心雖然訓練環境好,但其中培訓的選手,還是針對亞奧運既有的比賽項目為主。
雖然楊合貞透露,將捐出部分的獎金補貼教練一直以來自掏腰包購買重訓器材,但吳炯助說,「一個優秀的運動員,不應該是自己出錢買溜冰場。」
吳炯助說,台灣適合滑輪溜冰這樣講求技術性、沒有身高限制的運動,靠的是訓練技巧。他也建議,應該讓教練的工作回歸到學校,以學校為單位建立訓練機構,訓練出來的運動員繼續待在學校,培育下一代的運動好手。他說目前有體育班的學校很多,資源被分散,他認為集中的管理,把學校當作「小型的國訓中心」集中管理,才能將資源做更有效的運用。
比賽過後,楊合貞提到,3面金牌是屬於整個團隊,訓練場地資源不足,常在一個不標準的場地練習,希望藉由世大運改善訓練環境,同時期望國人對滑輪溜冰運動有更深的認識。
以下為本次世大運在滑輪溜冰項目上的得牌統計(截至8/23)
金牌:
- 女子3千公尺接力賽: 楊合貞、陳映竹、李孟竹、蔡品宣
- 男子3千公尺接力賽:宋青陽、陳彥成、高茂傑、黃玉霖
- 女子1萬5千公尺計分賽:楊合貞
- 女子1萬公尺計分賽:楊合貞
- 女子1千公尺爭先賽:楊合貞
- 女子500公尺爭先賽:陳映竹
- 男子1萬公尺計分賽:陳彥成
- 男子1千公尺爭先賽:黃玉霖
銀牌:
- 男子1萬5千公尺計分賽:柯福軒
- 男子1萬公尺計分賽:柯福軒
- 男子1千公尺爭先賽:柯福軒
- 女子1萬5千公尺計分賽:李孟竹
- 女子1萬公尺計分賽:李孟竹
- 女子1千公尺爭先賽:李孟竹
- 女子300公尺爭先賽:陳映竹
- 男子300公尺爭先賽:高茂傑
銅牌:
- 女子500公尺爭先賽:楊合貞
核稿編輯:羊正鈺
大戶玩日本:永豐「DAWHO之夜」帶你一起攻略日本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6/14 19:30 永豐銀行攜手關鍵評論網舉行「DAWHO之夜」直播活動,由吳怡霈主持,邀請旅日知名作家張維中、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一起線上教你探訪日本旅遊秘境,如何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玩得輕鬆又盡興!
隨著疫情解封,各國邊境與觀光政策開放,全球旅遊市場逐漸復甦,2023年臺灣的出國旅遊需求正大幅成長中,尤其到日本旅遊的臺灣旅客人數與日俱增。對於國人而言,日本向來是出國旅遊的最佳首選,當地的美食及文化都深受國人喜歡。6月14日關鍵評論網將與永豐銀行DAWHO數位帳戶攜手舉辦一場線上直播活動──「DAWHO之夜:大戶玩日本」,教大戶們如何到日本好好玩一波,大肆採購、吃美食,同時也別忘了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自在旅遊無負擔!
疫後旅遊的日本秘境攻略
「DAWHO之夜:大戶玩日本」的線上直播活動,邀請到懂生活又熱愛旅遊的吳怡霈擔綱主持,今年上半年才到日本旅遊的她,直播中將請她分享旅遊的最新感想,拋開只有逛街和美食的行程,從她的經驗中讓觀眾體會深度遊日本的不同樣貌。
活動中也特別邀請旅居日本多年的知名作家張維中,帶大家一起體會在地的日本風情,實際走進他在日本的生活,認識日本東京華麗街區樸素特有的一面;而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則要以擅長的行為財務學,與大家分享平時應培養的理財習慣及如何妥善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為自己存下一筆旅遊基金,為日後的旅遊提前做好準備,玩得輕鬆又盡興。
永豐DAWHO與你一起玩日本
自從日本重新開放邊境,相信大家對於日本行都已經迫不及待了吧!在數位網路時代下,規劃旅遊時除了便利可得的網路分享資訊,便捷高效的數位工具也是在兌換外幣及消費時不可或缺的利器,永豐銀行的新世代 VIP 數位帳戶「DAWHO」所具備的全方位金融科技服務,正是您最貼心的旅遊幫手。想知道更多關於日本秘境攻略與旅遊前的理財消費知識,讓我們一起向他們請教疫後重返日本旅遊前需要注意的事項及相關旅遊優惠內容!
※同步提醒大家 ,本次直播由永豐大戶數位帳戶贊助,但節目的討論不代表永豐銀行立場。想了解更多大戶的質感理財生活歡迎加入永豐DAWHO的I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