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獨自學習,讓孩子「放牛吃草」絕對是下策

自主學習≠獨自學習,讓孩子「放牛吃草」絕對是下策
Photo Credit: amenclinicsphotos ac @ Flickr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孩子永遠是學習的主角。學習效能好,應該是他們自己感到高興;學習效能差,他們的憂心當然必須多過於我;如果反過來,我的責任大過孩子,得失心也強過孩子,那關於我的投入就必定大有問題。

而我自己對三個孩子呢?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我投入的方式當然必須不同,陪伴的程度不同,介入的深度更不同,但最重要的關鍵是:我絕對不橫刀奪「愛」。這個「愛」,是他們自己對學習的熱愛。

我必須謹記在心:孩子永遠是學習的主角。學習效能好,應該是他們自己感到高興;學習效能差,他們的憂心當然必須多過於我;如果反過來,我的責任大過孩子,得失心也強過孩子,那關於我的投入就必定大有問題。

相關書摘 ►拿高分又如何!我知道怎麼考第一,卻找不到自己的興趣

書籍介紹

《誰說分數不重要?:體制內教育的求生術,幫孩子找到分數背後的自己》,時報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彭菊仙

「在乎成績」一定是「不快樂的童年」嗎?「不在乎成績」一定能保證「快樂的童年」嗎?「不喜歡讀書」就代表「不需要努力」嗎?「成績優不一定會成功」,所以「毋須努力學習與準備考試」?

儘管許多學者與教養專家常大聲疾呼不需在意成績,但99%的孩子都離不開現有的教育體制。多數最終得靠著分數來填寫志願的孩子也會發現,「分數不重要」只是一句美麗的謊言。從過去「拒絕聯考的小子」到現在崎嶇難行的「教改之路」,考試的名稱換了又換、成績的計算稀奇古怪,升學主義仍陷在借屍還魂的輪迴裡。

看著孩子在體制內一路求學,從自由探索快樂天真的小學進入課業繁重、競爭壓力激烈的體制中學,暢銷親子作家彭菊仙很清楚,自家三小子都不具渾然天成的天分,甚至「一分耕耘」還不見得能獲得「一分收獲」。但正是因為孩子的資質平凡,才能及早把焦點放對地方:「努力」,而非「天資」!

誰說分數不重要-立體書封
Photo Credit:時報出版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