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大運收入上億、票房突破7成3,只剩下這些場次

世大運收入上億、票房突破7成3,只剩下這些場次
Photo Credit: 截圖自 世大運網站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世大運的競賽項目票房由開幕式前的售出四成五,熱賣至23日已突破七成。

台北世大運火熱開賽,受到開幕式的紛紛擾擾與國手接連奪牌等加持熱度,票房表現亮眼,世大運組委會23日公布票房統計,閉幕式門票約1.3萬張早已賣光,競賽項目票房突破七成,整體收入破1.1億元。

(更新)根據世大運執委會最新統計,截至28日下午3時25分,世大運各項競賽項目可售出票張數達82萬7605張,已售出69萬3789張,售出比率達83.8%。

其中包括舉重(100.77%)、跳水(132.13%)、競技體操(104.97%)、撞球(137.55%)、擊劍(167.95%)、排球(105.38%)、滑輪溜冰(101.25%)、游泳(104.58%)等8個項目,門票售出比例還突破100%。

中央廣播報導,根據台北市產業發展局的統計,各項競賽整體售票量到22日為止,就已有6成多,且尚未進行的比賽,有一半以上的預售票已完售。

世大運執委會23日表示,由於競賽門票是單日票,而且採先到場、先入座為原則,每天第一場比賽開始前1小時開放購票及入場,因此,民眾如果要觀看熱門賽事,務必及早排隊購票入場。執委會也將視入場狀況,釋出保留席,以增加現場的售票數。

自由報導,世大運執委24日表示,目前世大運票券販售已超過65%,創下史上最高售票紀錄,截至目前為止,除武術、高爾夫、足球、籃球、棒球與田徑的部分場次外,所有售票賽事的網路預購票券均已售完,想體驗世大運狂熱的民眾,只能在賽事當日到各場館購票。

三立報導,其中又以擊劍的售票比率最高,甚至有3項運動門票超賣。在22日總售出比超越韓國光州世大運後,23日的售票狀況中,以籃球賣出5847張門票最多,棒球4285張居次,全運動售票張數也超越58萬張大關,總售出比率已達70.1%。

而在22項運動項目中,更有3項運動門票超賣,包括競技體操、跳水和擊劍,其中擊劍售票比達127.29%最高。

大紀元報導,世大運的競賽項目票房由開幕式前的售出四成五,熱賣至23日已突破七成,台灣民眾相當買帳。柯文哲也指出,本屆票房已超過上屆韓國光州世大運,熱門場次門票售罄,會視情況開放保留座給現場民眾購票。但組委會強調,在考量民眾安全的前提下,並不會販售站票。

像是23日世大運棒球台韓大戰,攸關我隊晉級四強與否,預售票早已賣光,23日釋出1‚500張現場票,吸引民眾大清早排隊,最後統計共賣出8‚500張門票。

而透過民間工程師陳星銘自己開發的「世大運即時售票資訊APP」可以看到,截至目前為止,剩下可購票的場次已經不多了:

螢幕快照_2017-08-27_上午3_42_02
Photo Credit:截圖自ticket.mvrater.com

台北市長柯文哲23日面對媒體詢問閉幕式是否會拉高維安的層級,柯文哲表示,如果要來的抗議團體會很多,不排除將拒馬拿出來。

「我是主張拒馬拿出來,我覺得也不要為了怕難看,就浪費用太多警力去當人肉盾牆,我不太贊成,所以我也跟警察局長講過了,如果當時的判斷,認為有陳抗的團體多,就拒馬就上線了。」

世大運選手換匯超過2000萬

中央社報導,富邦金表示,旗下台北富邦銀行自12日起進駐選手村設置匯兌櫃台提供換匯服務,人潮絡繹不絕,至23日累積交易人數超過3600人,總換匯金額超過2058萬元。

北富銀表示,選手村內的兩處簡易分行配合選手村作息,營業時間是每天早上9時至晚間21時,但各國選手換匯需求相當驚人,到了營業結束時間,都還大排長龍,簡易分行的同仁都會將當日人潮消化完畢再下班,往往離開選手村時都已經超過晚間10時,累計交易人次超過3600人,相當於平均每3位選手就有1位曾來行換匯,換匯金額則高達68萬4233美元(約折合新台幣2058萬元),換匯幣別中以美元換匯需求最高、歐元居次。

中華隊世大運奪牌項目

得牌總數:25金34銀30銅(更新至2017.8.29 22:22)

8/29

  • 羽球 -女雙:許雅晴、吳玓蓉 金牌
  • 羽球 - 男單:王子維 金牌
  • 羽球 - 女單:戴資穎 金牌
  • 羽球 - 女單:江美慧 銅牌
  • 羽球-混雙:王齊麟、李佳馨 金牌
  • 羽球-女子團體積分: 張凱貞、李亞軒、詹詠然、詹皓晴 金牌
  • 網球-男子團體積分:謝政鵬、莊吉生、李冠毅、彭賢尹 金牌
  • 武術- 南拳南棍全能: 許凱貴 金牌
  • 武術 -女子60公斤級:林怡汝 銀牌
  • 網球 -男單:莊吉生 金牌
  • 網球- 女單:李亞軒 銀牌
  • 桌球 -男單:陳建安 銀牌
  • 桌球-女單:鄭怡靜 銀牌
  • 羽球 -男雙:李洋、李哲輝 銅牌
  • 羽球 -混雙:李洋、許雅晴 銅牌
  • 撞球-女子個人:吳芷婷 銅牌
  • 撞球 - 女子雙人: 魏子茜、郭思廷 金牌
  • 韻律體操 -團隊單項3球2繩 : 中華隊 銀牌

8/28

  • 桌球 - 男雙: 江宏傑、陳建安 銅牌
  • 桌球 - 男雙:廖振珽、李佳陞 銅牌
  • 武術 - 女子散打52公斤級: 陳暐婷 銅牌
  • 網球 - 混雙: 詹詠然、謝政鵬 銅牌
  • 籃球 - 女子組 銅牌
  • 田徑 - 男子400公尺接力: 魏溢慶、楊俊瀚、鄭博宇、陳家薰 銅牌
  • 韻律體操團體全能 銀牌
  • 網球-女雙:詹詠然、詹皓晴 金牌
  • 網球-女單:張凱貞 銅牌
  • 武術-女子太極拳劍全能 陳宜盈 銀牌
  • 武術 -男子太極拳劍全能 陳宥崴 銀牌
  • 田徑-女子團體半程馬拉松:曹純玉、張芷瑄、游雅君、陳宇璿 銅牌
  • 武術-男子長拳:蔡澤民 銅牌
  • 高爾夫球-男子個人:俞俊安 銅牌
  • 高爾夫球-男子個人:劉永華 銅牌
  • 高爾夫球-男子團體:俞俊安、劉永華、賴嘉一 銅牌
  • 高爾夫球-女子個人:侯羽桑 銀牌
  • 高爾夫球-女子個人:陳萱 銀牌
  • 高爾夫球-女子團體:侯羽桑、陳萱、陳之敏 銀牌
  • 撞球-男子9號球撞球單打:許睿安 金牌(示範賽)
  • 撞球-男子9號球撞球單打:劉政杰 銀牌(示範賽)
  • 撞球-女子9號球撞球單打:吳芷婷 銅牌(示範賽)
  • 撞球-女子9號球撞球單打:吳芷婷 銅牌(示範賽)
  • 撞球-女子9號球撞球單打:古正晴 金牌(示範賽)
  • 桌球-男女混雙:陳思羽、廖振珽 銅牌
  • 田徑-男子110公尺跨欄:陳奎儒 銀牌

8/26

  • 滑輪溜冰-女子馬拉松:楊合貞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馬拉松:李孟竹 銀牌
  • 跨欄-男子400公尺:陳傑 銀牌
  • 桌球-女子團體:鄭怡靜、鄭先知、陳思羽 銅牌
  • 跆拳道-男子團體:劉威廷、黃鈺仁、楊宗燁、何嘉欣 銀牌
  • 男子標槍:鄭兆村 金牌
  • 男子標槍:黃士峰 銅牌

8/25

  • 羽球-混合團體:李洋、李哲輝、戴資穎、王子維、許雅晴、吳玓蓉、王齊麟、李佳馨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速度過樁:梁宣旼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速度過樁:王佳葳 銀牌
  • 滑輪溜冰-男子速度過樁:陳昱錡 銀牌
  • 滑輪溜冰-男子速度過樁:吳東諺 銅牌
  • 舉重-女子90公斤級:羅楹湲 銅牌
  • 舉重-男子105公斤級:陳士杰 銀牌
  • 桌球-女子團體:鄭怡靜、陳思羽、鄭先知 銅牌
  • 桌球-男子團體:廖振珽、陳建安、江宏傑 銅牌
  • 田徑-男子跳高:向俊賢 銅牌

8/24

  • 田徑-男子100公尺:楊俊瀚 金牌
  • 舉重-女子75公斤級:姚季伶 銅牌
  • 跆拳道-男子74公斤級:楊宗燁 銅牌
  • 射箭-女子個人反曲弓:譚雅婷 銀牌
  • 射箭-女子團體反曲弓:譚雅婷、雷千瑩、彭家楙 銀牌
  • 射箭-男子團體反曲弓:魏均珩、彭士誠、鄧宇成 銀牌

8/23

  • 跆拳道-女子67公斤級:莊佳佳 銀牌
  • 滑輪溜冰-女子3千公尺接力賽:楊合貞、陳映竹、李孟竹、蔡品宣 金牌
  • 滑輪溜冰-男子3千公尺接力賽:宋青陽、陳彥成、高茂傑、黃玉霖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500公尺爭先賽:陳映竹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500公尺爭先賽:楊合貞 銅牌
  • 舉重-女子69公斤級:洪萬庭 金牌
  • 競技體操-鞍馬:李智凱 金牌
  • 射箭-複合弓女子個人:陳怡愃 銀牌
  • 射箭-複合弓混雙:陳享宣、陳怡瑄 銅牌
  • 跆拳道-男子80公斤級:劉威廷 銅牌

8/22

  • 滑輪溜冰-女子1千公尺爭先賽:楊合貞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1千公尺爭先賽:李孟竹 銀牌
  • 滑輪溜冰-男子1千公尺爭先賽:黃玉霖 金牌
  • 滑輪溜冰-男子1千公尺爭先賽:柯福軒 銀牌
  • 滑輪溜冰-女子1萬5千公尺:楊合貞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1萬5千公尺:李孟竹 銀牌
  • 滑輪溜冰-男子1萬5千公尺:柯福軒 銀牌
  • 舉重-女子63公斤:江念欣 銅牌

8/21

  • 跆拳道品勢-女子個人品勢:林侃諭 銀牌
  • 跆拳道品勢-男子個人品勢:陳建銓 銅牌
  • 舉重-男子62公斤:高展宏 銅牌
  • 滑輪溜冰-男子1萬公尺:陳彥成 金牌
  • 滑輪溜冰-男子1萬公尺:柯福軒 銀牌
  • 滑輪溜冰-女子1萬公尺:楊合貞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1萬公尺:李孟竹 銀牌
  • 滑輪溜冰-女子300公尺:陳映竹 銀牌
  • 滑輪溜冰-男子300公尺:高茂傑 銀牌
  • 跆拳道品勢-女子團體品勢:陳湘婷、陳以瑄、李映萱 銀牌
  • 跆拳道品勢-男子團體品勢:張惟傑、謝明揚、黃佳蓉 銀牌
  • 跆拳道品勢-混合雙人品勢:李晟綱、蘇佳恩 金牌
  • 舉重-女子58公斤級:郭婞淳 金牌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