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你當人看」,就是愛人的能力

「我把你當人看」,就是愛人的能力
Photo Credit: Giuseppe Milo @ Flickr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兩個完整的人在一起,才能夠互相分享無極限的愛。沒有控制對方、改變對方的需求,而是享受完整的自由。所以,「我把你當人看」,就是愛人的能力。

愛的形式有三種,第一種是物質的愛,第二種是自由的愛,第三種是猶如菩薩一般的愛。

物質的愛

第一種愛,容易產生嫉妒、占有、控制、與試圖改變對方的狀況發生。比較偏激的說法,是把人「物化」,但實際上物化是很正常的,物化是人性,是一般的狀況,能夠有較高自我察覺與較大的包容心的人,才能夠把「物化」別人的習慣拿掉。

意思是,人容易把自己喜歡的對象當成一種「角色」或是「貼上一種標籤」,然後就用就用自己給對方的「定義」去對待彼此。最常見的例子,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很多時候就是第一種物質的愛,希望孩子照自己的給予方向走,把自己的想法與框架加諸在孩子身上,而用「我為你好」的方式去包裝自己想要「控制」的心態。

然而這種心態要是太超過,那麼就會演變成社會事件,例如幾年前有個人考上了醫學院,然後就自殺了,留下一張這樣的字條給爸媽:「我完成你們的心願了,現在可以放我自由了嗎?」

父母會去投射,希望孩子去完成自己沒完成的事,而不是把他們當做一個完整的「人」去對待,而是「兒子、女兒」的角色,因為你身為這樣的角色所以你要聽我的話、所以你要對我孝順、所以你不可以對我翻臉、所以你應該…你應該…你應該等等。但是這樣用控制、用「規範」並無法讓人真的打從心底產生愛。

如果挪移到兩性關係上面,同樣的道理,你是把對方用自己「對於男/女人、男/女朋友、老公/老婆」的角色期待來對待對方。而不是一個完整而自由的人。這世界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有權有勢的男人,女朋友一個換一個,除了因為他們有能力之外,另外他們仍然把女人當成「女人」,而不是一個「人」。

「女人」是可以跟我做愛的角色、是「愛我」、「陪伴我」的角色,他們從來不會把對待自己的女人當成對待自己一樣,因為他不覺得這個女人擁有跟自己一樣的位階,不待自己愛的人猶如對待自己,因為他不把女人當成跟自己一樣,當人看。

而是像是女人收集的名牌包一樣,一個接一個,我想占有,我不想給別人,因為帶出去很好看,但我要不要拿美工刀刮它是我家的事。或是我要不要把它丟在家完全不鳥他或是不用它,風塵在櫃子裡,也是我家的事。不曉得你們有沒有遇過,有很愛妳把你當成寶貝在看的另一半,但卻完全不想了解你,不想給你自由,甚至掛著一個「男/女朋友」的名,然後對妳/你一點也不好?

這就是物質的愛。

從另外一個角度,我們能把愛分成兩種,一種是「膚淺的愛」,一種是「深刻的愛」。

膚淺的愛,是種只帶有男女情感的喜歡,而且通常發生在互相不了解的狀況之下。對方符合自己心目中理想對象的某些外在特質。然而對方喜歡上的是對你的想像,不是真實的你。這種喜歡通常只有火花,沒有了解、包容、接受、磨合。

通常在一起之後,幸運的有辦法長久,不幸運的會因了解而分開。要如何去辨別這種膚淺的愛,去假設今天如果你無法跟他在一起,他還願不願意留在你的生命中,若答案是否定的,那麼這就是膚淺的喜歡。

而深刻的愛則是擁有友情基礎的男女情愛,通常發生在互相了解之後的狀況(不論時間長短)或是一開始擁有膚淺的愛之後交往了解,發現其實真的很合的狀況會發生。妳不一定符合對方理想中的特質,但因為了解才喜歡。這種狀況才可能會發生「不是我的菜,但是我喜歡」的狀況,對方愛上的是真實的你,而不是對你的想像。

這種愛包含了解、包容、接受,當然也有火花。這種通常比較容易長久,即使拿掉男女情愛的部分,也有辦法持續當朋友。因為感情不限於只是男女的喜歡,你對他的意義跟價值大於只是一個女性。如果對方是這種愛,拒絕也不會被當成拒絕往來戶,也許能夠繼續慢慢加溫了解,也許有轉圜餘地。

這兩種愛,如果能夠清楚的辨別,就能夠掌握自己跟對方的狀態。不論這喜歡是你對對方的感覺,還是對方對你。如果第一種是對方對你,通常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拒絕,不用想要當朋友,因為不管怎麼樣對方都沒有辦法只把妳當成朋友。如果是第二種,那麼對方要不要持續出現在你身邊,也是對方的選擇,不要多做無謂的期待,明確把自己的立場好好說清楚,要不要當朋友是對方的選擇,不是妳的。

如果你願意把你的男人、女人當人看,你應該拋棄她屬於「男人」或是「女人」的角色,而去了解他,與他溝通。如果你願意把他們當人看,你不會想要把自己的欲望或是期待加諸在他們身上,或是去控制,或是「規範」他們愛自己的方式必須是用自己滿意的方法。所以我從來就不鼓勵別人用技巧或方法去「騙到」對方,因為你能讓一個人喜歡你,卻不能讓一個人尊重你或把你當人看。

Photo Credit:  Fayez Closed Account.  @ Flickr CC BY 2.0

Photo Credit: Fayez Closed Account. @ Flickr CC BY 2.0

這不只會發生在女人身上,對於男人來說一樣也是。女人也常常把男人物化,把男生當成照顧自己、照顧家庭的角色,男人要是堅強的、有肩膀的,我理想中的對象應該如何,你如果愛我你就應該如何,你不該欣賞別的女人、你不該這個你不該那個。這不論哪種性別,都是會發生的狀況。

自由的愛

當你跳脫這樣的框架的時候,就能夠進入下一個階層,自由的愛。我一直很強調一個觀念是,「要把人當人看」的觀念,而不是把人當作一個「我做了什麼就能夠得到什麼結果」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