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大運美麗看點:「筋開腰軟會旋轉」的台灣韻律體操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的孩子很好內。」11年了還是帶著些微的日本腔,從ㄅㄆㄇㄈ開始學國語的中田真美說,賽場是很現實的,身體條件不行,出場美感就扣分;相比日本孩子,台灣孩子的身體素質要好很多。
世大運轟轟烈烈開幕,賽前各界關注賽事搶票熱況,一項具有「全球時尚Model等級」的國際賽事,可說是最吸睛的項目之一,目前所有場次已售罄,尤其是台灣已經悄悄培養出了一支秘密新星隊伍。
這個秘密隊伍是「韻律體操隊」。韻律體操可說是全球時尚產業的模特兒儲備軍,烏克蘭籍明星瑞莎在來台灣發展之前,在青少年時期即是烏克蘭國家代表隊成員之一;前俄羅斯國家代表隊明星、奪下2000年雅典奧運全能冠軍的名將阿林娜・卡巴耶娃(Alina Kabaeva),甚至一度傳出是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的情婦,現在更成為了俄羅斯國家杜馬下議院議員;連大家熟悉的少女明星歐陽妮妮,也曾經苦練過韻律體操。
台灣的韻律體操隊今年是第一次在世界大學運動會出賽,這支「筋開腰軟會旋轉」的美女隊伍裡,真的有已經通過凱渥、伊林公司的模特兒複試,卻選擇放棄,接受國家徵召的準Model隊員。
台灣的韻律體操新軍
韻律體操賽事的傳統強隊是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亞洲國家在這項運動中表現相對困難。歐洲人一伸出腳去,腳弓就是一個完美弧形,不像亞洲選手天生帶著較寬版的腳弓,尤其台灣對體育重視不足,普遍上基本功還無法與國際水準接軌。
儘管具有各種劣勢,台灣隊卻在今年「德國大獎賽」意外闖進決賽,得到全能第七名(全能意即兩個單項的總和評比,是像總錦標的概念去看整個團體的整體各方面素質);而今年七月,台灣代表隊是第一次在亞洲錦標賽闖進八強,拿下全能第五名。今年多次高分出賽表現,使台灣隊開始受到國際體壇矚目,這意味著台灣隊在韻律體操項目裡,「是個咖了」。
神奇的事情是,這支台灣新軍其實是由日本教練訓練出來。2006年來到台灣的中田真美出身日本神戶,本身就是2000年雅典奧運日本國家隊團體的核心成員,奧運結束後進入東京女子體育大學就讀,東京女子體育大學是日本韻律體操最強的大學,曾經締造全日本65連霸紀錄,大學時期亦是擔任東京女子體育大學韻律體操隊團體隊長,參與了日本全大運韻律體操團體51、52以及53屆的冠軍。
中田真美來到台灣是個「緊急的意外」,因為杜哈亞運需要外籍師資,所以她臨時來到台灣,沒想到一來就來了11年,把台灣的韻律體操隊帶上一個新台階。其間母校東京女子體大曾經提供教職,讓她回東京教書,然而她記掛著自己從杜哈亞運訓練起來的隊伍,小選手們已經有默契,養得像支隊伍了,她不捨得一個自己培養出來的團隊。
「台灣的孩子很好內。」11年了還是帶著些微的日本腔,從ㄅㄆㄇㄈ開始學國語的中田真美說,賽場是很現實的,身體條件不行,出場美感就扣分;相比日本孩子,台灣孩子的身體素質要好很多,日本孩子先天有腿部較短、腿型和身材比例相對欠佳的狀況,反而在台灣是比較容易見到有潛力的體操選手,身材高佻、比例較好、心靈聰慧。
看準了台灣孩子的素質條件,中田從基本功開始調理。體操的基本功是賽場上拿身體難度分數的關鍵,在亞洲鄰國中,日本、中國是基本功最紮實的兩支隊伍;日本隊因為發展歷史較為悠久,加上國家以及企業重視,並且長期送選手到歐洲受訓,使得日本在亞洲可以說是韻律體操的第一把交椅。
中國隊從龐大的人口基數中選才,本來就容易挑出好選手,而能入選國家隊的,基本功都非常紮實。至於其他的國家,北韓由於特殊的國家體制,體育選手視體操為生命,日夜苦練,更是以驚人的速度和一致性見長;中亞國家哈薩克和烏茲別克則是曾經接受蘇聯統治,而有了傳統淵源。這是台灣隊很難與之相比的天然障礙。

進攻「藝術分」
受困於基本功的落後,中田真美提出的辦法,是增強台灣隊的藝術性,在整個體操表演時的美感層次下功夫,為表演加分。例如在這次單項「三繩二球」的規定比賽項目,選手必須同時耍弄具有線條感的繩,以及活潑彈跳的球,用三條繩子組織的線條與兩個球體產生的跳躍感,表現出體操的韻律,「這個成套是我為這個團體特別量身打造的,不管是音樂還是舞蹈的編排,都是根據我對我的團員所了解的屬性和表現力去呈現的。」
中田因此找到了她過去在東京女子體育大學長期合作的音樂剪接師,為參賽選手量身剪輯一套音樂〈La gorda〉,這是一首富有西班牙熱情風味的曲子,在動作設計上特別突出躍動,選手一溜煙地從繩穿出滑過球身,像頑童般活潑跳躍的繩在不同的形狀下擺盪、劃過每顆跳躍的球,配合了五個團員乾淨俐落的鞭轉,球和繩以五花八門的形式穿插、拋接,像回到孩童時期盪鞦韆時那般的愉悅。這套動作的設計,就是為了突出團員們享受在成套舞蹈裡的歡樂感受,很能引起觀眾共鳴。
這次為了在世大運上奪得好成績,在另一個單項「五環」(環:韻律體操手具之一,形狀如細扁的呼拉圈,但比呼拉圈更具有彈性,在韻律體操中稱之環),中田真美大膽採用了電影《賽德克巴萊》的「出草」片段配樂,音樂一開頭便是單鼓聲迴盪,鼓點激昂加速,原住民嘆息呼喊,彷彿勇士們出征前起舞的腳步,忽然一種告別般夕陽的柔情旋律,緊接著磅礡的交響樂背後,隱藏的是未知的戰爭劇情,配合五環鏗鏘出的清脆聲響,漂亮的驚險高拋、翻滾再穩接,交錯了各種層次。
GIMBA雙聯學位,跨界培養AI大數據人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WMU)和國立中正大學於2020年開始合作雙聯學制,以培育高階企業管理人才為軸心,創造多元彈性的就學環境,甚至學生可以直接選擇在台北完成學位,取得美國校本部MBA碩士同等學歷。如果你正在考慮在職進修,那麼進入WMU GIMBA的西方管理科學碩士學程,將會是最適合你的選擇。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和國立中正大學於2020年開始合作雙聯學制,以培育高階企業管理人才為軸心,創造多元彈性的就學環境。全新的1+1碩士學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學生可以在台灣奠定基礎實力一年,然後前往美國校本部就讀,或可以直接選擇在台北完成學位,取得美國校本部MBA碩士同等學歷。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全球創新管理碩士今年邁入第四屆招生,推出了最新的BAGC(Business Analytics Graduate Certificate)大數據商業分析證照課程。學員可以取得證照後,銜接線上或實體MBA課程,並彈性抵免學分。透過七個月的實務主題包含商業分析、商業資料管理、視覺化分析、預測分析與資料探勘,讓專業工作者在未來虛實交互的商業營運模式中,找到最適決策。

今年五月初,西密西根大學商學院行銷學首席教授Kelley O'Reilly親自來台授課。接受中心採訪時,她談到對人工智慧如何顛覆傳統產業的樂觀態度:「我認為人工智慧的出現對人類文明是有益的。我們不需要過度驚慌。人工智慧會進化,而人類當然也會。懂得運用就能截長補短,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Global Innovation MBA學員來自各方產業的菁英,現任仁寶電腦品管副理的第一屆校友黃先生特別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回顧:
記得Kelley教授的跨國談判溝通課是場震撼教育;教授指派了一項任務,內容是和旅行社議價所有可能的旅遊方案,這對當時的校友來說是一項艱難的挑戰。Kelley教授在課程中說道,「談判最重要的是提供雙方所需的資源,創造互利共贏的長久合作關係,而非視對方為敵人。」在大數據的時代,我們有太多可運用的AI工具,幫助我們將數據影像視覺化達到更精準的預測。無論是在談判的過程或是向客戶提案,能看懂圖表的言外之意,將是一個能讓你從人群中脫穎而出的專業技能。
校友黃副理也在文末有感而發:真心感恩,能在台灣完成我第二個碩士學位,而且是用相對低的成本體驗了國外的教學方式,兼顧工作與學業的方式,非常適合經理人的需求,藉此在這一新世代科技轉折「奇異點」中勝出。如果你正在考慮在職進修,想創造全英文環境並提升自己的英文口說與報告能力,那麼進入WMU GIMBA的西方管理科學碩士學程,將會是最適合你的選擇。

- 更多精采課程內容請洽: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在台辦事處(02)6605-0679
- 預約課程說明會:https://www.wmumba.com.tw/wmu_contact_me_tw/
本文章內容由「中碩教育集團」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