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17世大運台灣隊在田徑項目再添一金:男子標槍選手鄭兆村在最後一擲擲出91.36公尺,破亞洲紀錄,並拿下金牌。
(2017.8.26 23:30更新)
2017世大運中華代表團在田徑項目再添一金,男子標槍好手鄭兆村在最後一擲擲出破亞洲紀錄的91.36公尺,拿下金牌;另一名好手黃士峰則以個人最佳的86.64公尺獲得銅牌。
鄭兆村說,「賽前我跟教練安德森(Anders Borgstrom)討論,我想突破90公尺,成為亞洲第一人,我想要成為標槍傳奇,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不可思議的成績,最後很高興,我辦到了。」
鄭兆村創下亞洲紀錄、全國紀錄及大會紀錄:
23歲鄭兆村為台灣標槍紀錄保持者,他本季傷癒復出,年初締造86公尺92的舊全國紀錄,但接著狀況調整不佳,上個月倫敦世錦賽未能晉級決賽。但兩週後,回到熟悉的台灣主場,他擺脫低潮,這一擲「91公尺36」,讓他成為本季第三傑,男子標槍史上第12人超越這成績,也是臺灣現役唯一的亞洲紀錄保持者,並且是首位突破90米大關的亞洲標槍選手(前紀錄是2014年、中國趙慶剛的89公尺15)。
中華隊「雙槍俠」之一的黃士峰擲出86公尺64,收下銅牌,銀牌得主為德國好手Andreas Hofmann,同樣擲出91公尺07的佳績。三人展現高水準競爭,成績優異且相互領先,鄭兆村直到最後一擲才勝出。
而田徑男子400公尺跨欄決賽,中華隊陳傑在第4跑道跑出49秒05,平個人生涯最佳成績,為中華隊再添一面銀牌,多明尼加選手以48秒65摘金。
而跆拳道團體賽,中華隊男子團體殺進決賽,可惜以20比34不敵俄羅斯,只能拿下銀牌。
世大運跆拳道賽今天也全部落幕,中華隊在品勢與對打賽一共獲得1金、5銀、3銅的成績。跆拳道今天進行男、女團體對打賽,中華隊在女子團體賽首戰就以10比12敗給南韓,提前出局。
不過中華隊在男子團體賽連連闖關,首戰先靠著瑞典隊棄賽晉級,8強賽對上美國,從0比3落後的情況下逆轉,以28比26擊退美國,晉級4強。準決賽對上強敵南韓,雙方一路糾纏,5分鐘正規時間打完,打成26比26平手,進入驟死賽,中華隊先得手,以28比26淘汰南韓,晉級決賽。可惜決賽不敵俄羅斯,只能屈居銀牌。
另外,世大運桌球女團準決賽,中華隊對上南韓隊,鄭怡靜替中華隊拿下第一點後,南韓連拿兩點聽牌。關鍵第四點,鄭怡靜與對手激戰到第5局,氣力放盡,中華隊以1比3輸球、拿下銅牌。
中華隊第一點派出世界排名第8的鄭怡靜打頭陣,開賽就打出氣勢,面對南韓對手李恩惠,從開賽起就沒有處於落後,連拿3局,順利拿下第1點。
中華隊第二點由世界排名第40的陳思羽對上南韓陣中實力最佳的田志希(世界排名20),陳思羽第二點打的辛苦,總計打了4局,以1比3輸掉。
鄭先知第三點再以1比3輸掉,南韓率先搶下2點聽牌;關鍵第四點,鄭怡靜開賽連拿兩局,接著連丟3局,中華隊無緣晉級。
(中央社)這次世大運表現出色的中華滑輪溜冰隊,今天(8/26)男女均有選手挑戰馬拉松賽事,可惜男子組未能再為中華代表團增添獎牌,女子組賽事則傳出佳績,中華隊的選手楊合貞、李孟竹再度包辦金、銀牌。
總長42公里的滑輪溜冰馬拉松賽事,由總統府前廣場出發,到新生南路折返點回總統府前廣場,在每圈4.2公里賽道上,選手需繞行10圈完成比賽。
大學運動會滑輪溜冰女子組馬拉松賽事,再次由中華隊的選手楊合貞、李孟竹合作包辦前兩名,兩人分別拿下金、銀牌,讓中華隊再上演「金包銀」。
從比賽現場衝線結果,楊合貞、李孟竹率先衝過終點,經裁判認定,兩人確定拿下前兩名,讓中華隊在滑輪溜冰賽事中,又一次在同項目中包辦金、銀牌。
截至目前為止,包含今天的滑輪溜冰馬拉松,楊合貞已在世大運滑輪溜冰賽拿下五金一銅,而李孟竹則拿下一金四銀。
另外,率先開戰的男子組馬拉松賽事,由高茂傑、宋青陽、陳彥成、柯福軒、黃玉霖與莊紹群參賽,最終有黃玉霖、陳彥成、柯福軒及莊紹群完賽。
比賽進到最後1公里,中華隊仍占優勢,莊紹群帶起主集團速度,要讓柯福軒最後衝刺,無奈最後300公尺,主集團所有選手集體發動攻勢,讓中華隊喪失領先。
衝線最後關頭,受韓國、哥倫比亞隊夾擊,中華隊選手未能卡到有利位置,最後由韓國選手率先衝線,中華隊選手無緣獎牌。
自由報導,男子組最終由南韓選手崔廣浩以1:07:15.138的成績奪冠,台灣長距離主力陳彥成最後一圈半摔傷,最終柯福軒以1:07:15.532,拿下第六名,無緣獎牌。
2017年第29屆夏季世大運的比賽持續進行,中華代表團在滑輪溜冰項目已取下共九金、10銀、兩銅。
世大運中華隊得牌總數:17金22銀14銅(更新至2017.8.26 20:30)
8/26
- 滑輪溜冰-女子馬拉松:楊合貞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馬拉松:李孟竹 銀牌
- 跨欄-男子400公尺:陳傑 銀牌
- 桌球-女子團體:鄭怡靜、鄭先知、陳思羽 銅牌
- 跆拳道-男子團體:劉威廷、黃鈺仁、楊宗燁、何嘉欣 銀牌
- 男子標槍:鄭兆村 金牌
- 男子標槍:黃士峰 銅牌
8/25
- 羽球-混合團體:李洋、李哲輝、戴資穎、王子維、許雅晴、吳玓蓉、王齊麟、李佳馨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速度過樁:梁宣旼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速度過樁:王佳葳 銀牌
- 滑輪溜冰-男子速度過樁:陳昱錡 銀牌
- 滑輪溜冰-男子速度過樁:吳東諺 銅牌
- 舉重-女子90公斤級:羅楹湲 銅牌
- 舉重-男子105公斤級:陳士杰 銀牌
- 桌球-女子團體:鄭怡靜、陳思羽、鄭先知 銅牌
- 桌球-男子團體:廖振珽、陳建安、江宏傑 銅牌
- 田徑-男子跳高:向俊賢 銅牌
8/24
- 田徑-男子100公尺:楊俊瀚 金牌
- 舉重-女子75公斤級:姚季伶 銅牌
- 跆拳道-男子74公斤級:楊宗燁 銅牌
- 射箭-女子個人反曲弓:譚雅婷 銀牌
- 射箭-女子團體反曲弓:譚雅婷、雷千瑩、彭家楙 銀牌
- 射箭-男子團體反曲弓:魏均珩、彭士誠、鄧宇成 銀牌
8/23
- 跆拳道-女子67公斤級:莊佳佳 銀牌
- 滑輪溜冰-女子3千公尺接力賽:楊合貞、陳映竹、李孟竹、蔡品宣 金牌
- 滑輪溜冰-男子3千公尺接力賽:宋青陽、陳彥成、高茂傑、黃玉霖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500公尺爭先賽:陳映竹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500公尺爭先賽:楊合貞 銅牌
- 舉重-女子69公斤級:洪萬庭 金牌
- 競技體操-鞍馬:李智凱 金牌
- 射箭-複合弓女子個人:陳怡愃 銀牌
- 射箭-複合弓混雙:陳享宣、陳怡瑄 銅牌
- 跆拳道-男子80公斤級:劉威廷 銅牌
8/22
- 滑輪溜冰-女子1千公尺爭先賽:楊合貞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1千公尺爭先賽:李孟竹 銀牌
- 滑輪溜冰-男子1千公尺爭先賽:黃玉霖 金牌
- 滑輪溜冰-男子1千公尺爭先賽:柯福軒 銀牌
- 滑輪溜冰-女子1萬5千公尺:楊合貞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1萬5千公尺:李孟竹 銀牌
- 滑輪溜冰-男子1萬5千公尺:柯福軒 銀牌
- 舉重-女子63公斤:江念欣 銅牌
8/21
- 跆拳道品勢-女子個人品勢:林侃諭 銀牌
- 跆拳道品勢-男子個人品勢:陳建銓 銅牌
- 舉重-男子62公斤:高展宏 銅牌
- 滑輪溜冰-男子1萬公尺:陳彥成 金牌
- 滑輪溜冰-男子1萬公尺:柯福軒 銀牌
- 滑輪溜冰-女子1萬公尺:楊合貞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1萬公尺:李孟竹 銀牌
- 滑輪溜冰-女子300公尺:陳映竹 銀牌
- 滑輪溜冰-男子300公尺:高茂傑 銀牌
- 跆拳道品勢-女子團體品勢:陳湘婷、陳以瑄、李映萱 銀牌
- 跆拳道品勢-男子團體品勢:張惟傑、謝明揚、黃佳蓉 銀牌
- 跆拳道品勢-混合雙人品勢:李晟綱、蘇佳恩 金牌
- 舉重-女子58公斤級:郭婞淳 金牌
核稿編輯:楊之瑜
中底科技BOOST再創新:一圖看懂adidas Ultraboost Light史上最輕盈腳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BOOST科技邁入十周年,adidas推出Ultraboost系列優勢大成之作──Ultraboost Light,以史上最輕的腳感為靈感,傳遞極致(ULTRA)舒適的理念,提供能量回饋的舒適感受。
在口罩禁令正式放寬的後疫情時代,對於喜歡運動的人而言,一雙舒適美觀的運動鞋絕對是生活中的必備單品。不過,想要找到一雙簡約、有型又兼具功能性的運動跑鞋,卻沒有想像中容易。巧的是,近期adidas為慶祝BOOST科技邁入十周年,推出一雙無論外觀還是性能都堪稱年度經典的鞋款──Ultraboost Light。

十年淬鍊,成就史上最輕盈腳感
進入正題之前,我們不能忽略adidas獨創的BOOST科技,這個為全球運動跑鞋中底帶來的巨大影響,以及經典跑鞋系列「Ultraboost」一次又一次迭代的蛻變過程。
十年前,adidas以發泡微球與TPU材料合成的創新技術,開發出一顆顆外型近似爆米香的科技材質「BOOST」;經由特殊熱壓技術處理後,一顆顆橢圓討喜的BOOST聚合成特殊的能量膠囊的中底材質,當足部一觸地,數百顆BOOST能量膠囊立即引爆能量, 賦予了跑鞋前所未見的回彈腳感。
- 2013年,首款Boost科技跑鞋「Energy Boost」問世。革命性的科技材質「BOOST」一推出,連帶影響了整體製鞋產業製作工藝的轉變,讓這「能量膠囊」材質在極短的時間內掀起中底革命。
- 2015年,adidas引入Primeknit針織鞋面技術,打造出流線型跑鞋外觀;其中以Ultraboost OG/Ultraboost Triple White為代表,簡約百搭的前衛外型也在當時掀起一波跑鞋熱潮,更有好萊塢大明星愛穿加持。
- 2016年,Ultraboost首次結合「Continental ™馬牌橡膠大底」,搭配鞋領編織技術的更新,讓Ultraboost倚靠著「抓地力」、「耐磨性」及穿戴時的「完整包覆性」再次攀上跑鞋顛峰。
- 2019年,「Primeknit 360度針織鞋面」及「Torsion Spring創新抗扭轉系統」兩大創新技術賦予跑者更完整的包覆與支撐,讓Ultraboost再次迎來足部腳感的全方位進化。
- 2021年,BOOST技術又迎來巨大突破,中底顆粒含量增幅26%,結合最新L.E.P.抗扭轉系統給予使用者超勁感受,又一次顛覆了跑者對彈性能量的想像。
中底科技boost再創新:永續減碳更環保、輕量30%更舒適
歷經十年淬鍊,adidas始終站在時代尖端創造又突破,一步一步推進跑鞋科技的歷史足跡,成就無數年度潮流經典──2023年Ultraboost革命進化,史上最輕、最環保的Ultraboost Light問世。

要被譽為潮流經典跑鞋,俐落百搭的外觀、舒適耐穿的實用性缺一不可。首先,觀察成鞋的基礎科技及數據表現:Ultraboost Light使用了比過去BOOST顆粒輕量30%的「Light BOOST」顆粒製成跑鞋中底,不只將鞋全重降低近10%(尺寸UK8.5 Ultraboost 22-333g;Ultraboost Light 299g),回彈性能也增加4%,並較前代減少整整10%的碳足跡。這些數字不只意味著BOOST科技再上一層樓,更體現了adidas的品牌永續價值,為Ultraboost Light的「Light」賦予了低碳永續的特殊意義。
接著回到大家最關心的舒適度與實用性。這次adidas特意針對過去Ultraboost系列跑鞋的缺點進行優化,鞋面選擇延展性佳、透氣的Primeknit+針織網布,加強編織結構的支撐性、提升鞋面彈性,讓跑步時腳部能夠伸展,如襪子般易穿脫而不壓腳背;而Ultraboost系列一貫使用的Continental™馬牌輪胎大底也依然保留,但特別的是,adidas這次透過左右豆莢式的排列,提供多方向抓地性、減輕穿著負擔;L.E.P抗扭系統也全面更新,從X型換成U型片,提供鞋身更好的穩定度及回彈性能。
最後,我們來看看它的外觀及配色。這次的Ultraboost Light鞋身承繼過去幾代Ultraboost白底的簡約風格,配上鮮明的橘紅色及淡藍色兩色線條點綴,搭著側面顯眼的三條黑線,整體外觀十分出色,搭配日常穿搭也非常適合。由船隻圓潤身形發想設計的中底線條也加強整體鞋身的協調感,強調出單品的存在感與圓融百搭的特質。

一代經典Ultraboost Light,年度必備的風格單品
adidas推出的「Ultraboost Light」跑鞋新經典,它完美傳承BOOST科技極輕超彈的材質特色,又以船隻圓潤的幾何形狀設計,實現輕巧舒適的穿戴感受。無論外觀還是性能,Ultraboost Light絕對可以說是難得一遇的複合性單品,不管你是追求舒適腳感的運動愛好者、還是尋找蒐藏價值與穿搭單品的典藏主義者,都能在上腳後獲得最大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