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U會長盛讚世大運非常成功:謝謝台北的友誼與熱情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首度舉辦世大運,郭婞淳說,「這對中華台北選手來說,是很難得的機會,不用特別調時差跟飲食,不管去哪裡都有最親切的語言說加油。」
2017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將於今天晚間舉行閉幕式,結束為期13天的賽事,國際大學運動總會(FISU)會長麥斯汀(Oleg Matytsin)今天在總結記者會上大讚「台北世大運是非常成功的賽事」,提供選手們很棒的場館,更感謝在現場為選手們加油的熱情民眾,「我代表數千名的選手們感謝台北。」
世大運提供的官方新聞稿上,FISU會長與秘書長聖創德(Eric Saintrond)、世大運執行長蘇麗瓊以及德國標槍選手霍夫曼(Andreas Hofmann)、我國舉重選手郭婞淳,都稱讚此次台北世大運賽事可圈可點。
此屆台北世大運在今天水球項目結束後,將正式劃上句點,地主國中華台北隊以26金、34銀、30銅,總獎牌數90面拿下排名第3,僅次於日本(37金、總獎牌101面)與南韓(30金、總獎牌82面),是我國參加世大運以來最佳參賽成績。
此屆出現兩項世界紀錄,包括舉重選手郭婞淳於58公斤級總成績249公斤;南韓選手崔美善於個人射箭排名賽射出687分,雙雙成為世界紀錄保持人。此外,我國標槍選手鄭兆村更擲出91.36公尺打破亞洲紀錄;總計此屆共出現36項世大運紀錄。
東道主中華隊此次不只成績亮眼,截止昨天為止,賽會共售出約70萬張門票,售票率逾83%,遠遠超越上屆光州世大運的52%。紀念品總銷售額更高達3,000萬元,光25日單日營業額就多達550萬元,顯示台北世大運在台灣的高人氣。
台灣首度舉辦世大運,郭婞淳說,「這對中華台北選手來說,是很難得的機會,不用特別調時差跟飲食,不管去哪裡都有最親切的語言說加油。」
她透露,其實賽前知道里約奧運金牌選手蘇甘雅要來參賽,「有點小緊張,因為里約奧運輸給她。但是我告訴自己在自己主場要全力以赴、捍衛金牌。」看台上滿滿的加油人群,讓她充滿了力量,「最後一把挑戰142公斤,我非常興奮要把它成功舉起來,讓大家一起吶喊,享受這份榮耀。」
擲出個人生涯最佳90.17公尺的德國標槍選手霍夫曼,雖屈居銀牌,但他也稱讚,以自己的田徑項目而言,各國選手都很喜歡比賽場地,現場民眾「不只為中華台北隊加油,也替我們加油。我們都很興奮,這次參賽經驗非常棒。」
郭婞淳也呼籲,往後希望台灣民眾仍繼續關注體育、支持體育,「有你們的支持與鼓勵,是選手非常大的動力。」
FISU會長:友誼與熱情,讓世大運如此成功
FISU會長麥斯汀還指出,有些單項運動項目在台灣並不熱門,但現場仍有許多鼓掌加油的民眾,大會競賽不只是運動本身,更關乎學生選手們的教育、友誼與熱情,這是他認為台北世大運相當成功的原因。
麥斯汀表示,儘管今天將閉幕,但雙方合作將持續,包括討論未來世界大學錦標賽等等,因世大運多數場館都是校園內,他說FISU非常重視校園內舉辦的活動,尤其選手之間的交流,非常重要。
「運動員、學生是未來棟樑、領導人物,這是透過運動團結起來的大家庭。」馬蒂特辛說,世大運是個非常璀璨的例子,告訴人們如何透過運動凝聚、關係更緊密。
世大運執行長蘇麗瓊說,台北市在六年前取得世大運主辦權,一路走來相當不容易;她認為,此次中華代表團成績優異加上民眾踴躍進場支持,是世大運的成功關鍵。現場媒體問到,為這次世大運打幾分?蘇麗瓊笑說,「分數就留給台灣人民去打。」
她指出,「這次賽會看見台灣民眾的熱情,很多朋友買票去看比賽,打破台灣民眾不習慣買票進場的慣例,這些掌聲給選手很大的力量。」
蘇麗瓊還感謝此次國內外逾70,000名工作人員與超過19,000名志工的投入,許多人早出晚歸籌備這項賽事,以及台北、新北、桃園、新竹地區民眾對交通不便、場館歡呼聲影響居家安寧的包容。
延伸閱讀:
- 為什麼世大運台灣這麼威?南韓和俄羅斯也有過的「主場優勢」
- 【圖輯】請別忘記這個夏天,台北世大運10大催淚時刻(有彩蛋)
- 找手機、連Wi-Fi,成為世大運外籍選手「保母」的外語替代役
- 【影音】「我真的很愛珍奶!」外國選手拍片呈現,你我不知道的世大運選手村
世大運中華隊得牌總數:26金34銀30銅(更新至2017.8.30 16:00)
8/29
- 羽球-女雙:許雅晴、吳玓蓉 金牌
- 羽球-男單:王子維 金牌
- 羽球-女單:戴資穎 金牌
- 羽球-女單:江美慧 銅牌
- 羽球-男雙:李洋、李哲輝 銅牌
- 羽球-混雙:王齊麟、李佳馨 金牌
- 羽球-混雙:李洋、許雅晴 銅牌
- 網球-女子團體: 張凱貞、李亞軒、詹詠然、詹皓晴 金牌
- 網球-男子團體:謝政鵬、莊吉生、李冠毅、彭賢尹 金牌
- 網球-男單:莊吉生 金牌
- 網球-女單:李亞軒 銀牌
- 武術-南拳南棍全能: 許凱貴 金牌
- 武術-女子散打60公斤級:林怡汝 銀牌
- 桌球-男單:陳建安 銀牌
- 桌球-女單:鄭怡靜 銀牌
- 撞球-男子雙人:柯秉逸、柯秉中 金牌(示範賽)
- 撞球-女子雙人:魏子茜、郭思廷 金牌(示範賽)
- 韻律體操-團隊單項3球2繩 : 陳沛安、徐紫綺、古妮臻、龔芸、王心伶、楊千玫 銀牌
8/28
- 桌球-男雙: 江宏傑、陳建安 銅牌
- 桌球-男雙:廖振珽、李佳陞 銅牌
- 武術-女子散打52公斤級: 陳暐婷 銅牌
- 網球-混雙: 詹詠然、謝政鵬 銅牌
- 籃球-女子組 銅牌
- 田徑-男子400公尺接力: 魏溢慶、楊俊瀚、鄭博宇、陳家薰 銅牌
- 韻律體操-團體全能:陳沛安、徐紫綺、古妮臻、龔芸、王心伶、楊千玫 銀牌
- 網球-女雙:詹詠然、詹皓晴 金牌
- 網球-女單:張凱貞 銅牌
- 武術-女子太極拳劍全能:陳宜盈 銀牌
- 武術-男子太極拳劍全能:陳宥崴 銀牌
8/27
- 田徑-女子團體半程馬拉松:曹純玉、張芷瑄、游雅君、陳宇璿 銅牌
- 武術-男子長拳:蔡澤民 銅牌
- 高爾夫球-男子個人:俞俊安 銅牌
- 高爾夫球-男子個人:劉永華 銅牌
- 高爾夫球-男子團體:俞俊安、劉永華、賴嘉一 銅牌
- 高爾夫球-女子個人:侯羽桑 銀牌
- 高爾夫球-女子個人:陳萱 銀牌
- 高爾夫球-女子團體:侯羽桑、陳萱、陳之敏 銀牌
- 撞球-男子9號球撞球單打:許睿安 金牌(示範賽)
- 撞球-男子9號球撞球單打:劉政杰 銀牌(示範賽)
- 撞球-女子9號球撞球單打:吳芷婷 銅牌(示範賽)
- 撞球-女子9號球撞球單打:古正晴 金牌(示範賽)
- 桌球-男女混雙:陳思羽、廖振珽 銅牌
- 田徑-男子110公尺跨欄:陳奎儒 銀牌
8/26
- 滑輪溜冰-女子馬拉松:楊合貞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馬拉松:李孟竹 銀牌
- 跨欄-男子400公尺:陳傑 銀牌
- 桌球-女子團體:鄭怡靜、鄭先知、陳思羽 銅牌
- 跆拳道-男子團體:劉威廷、黃鈺仁、楊宗燁、何嘉欣 銀牌
- 男子標槍:鄭兆村 金牌
- 男子標槍:黃士峰 銅牌
8/25
- 羽球-混合團體:李洋、李哲輝、戴資穎、王子維、許雅晴、吳玓蓉、王齊麟、李佳馨、江美惠、許仁豪、溫皓昀、楊博軒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速度過樁:梁宣旼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速度過樁:王佳葳 銀牌
- 滑輪溜冰-男子速度過樁:陳昱錡 銀牌
- 滑輪溜冰-男子速度過樁:吳東諺 銅牌
- 舉重-女子90公斤級:羅楹湲 銅牌
- 舉重-男子105公斤級:陳士杰 銀牌
- 桌球-女子團體:鄭怡靜、陳思羽、鄭先知 銅牌
- 桌球-男子團體:廖振珽、陳建安、江宏傑 銅牌
- 田徑-男子跳高:向俊賢 銅牌
8/24
- 田徑-男子100公尺:楊俊瀚 金牌
- 舉重-女子75公斤級:姚季伶 銅牌
- 跆拳道-男子74公斤級:楊宗燁 銅牌
- 射箭-女子個人反曲弓:譚雅婷 銀牌
- 射箭-女子團體反曲弓:譚雅婷、雷千瑩、彭家楙 銀牌
- 射箭-男子團體反曲弓:魏均珩、彭士誠、鄧宇成 銀牌
8/23
- 跆拳道-女子67公斤級:莊佳佳 銀牌
- 滑輪溜冰-女子3千公尺接力賽:楊合貞、陳映竹、李孟竹、蔡品宣 金牌
- 滑輪溜冰-男子3千公尺接力賽:宋青陽、陳彥成、高茂傑、黃玉霖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500公尺爭先賽:陳映竹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500公尺爭先賽:楊合貞 銅牌
- 舉重-女子69公斤級:洪萬庭 金牌
- 競技體操-鞍馬:李智凱 金牌
- 射箭-複合弓女子個人:陳怡愃 銀牌
- 射箭-複合弓混雙:陳享宣、陳怡瑄 銅牌
- 跆拳道-男子80公斤級:劉威廷 銅牌
8/22
- 滑輪溜冰-女子1千公尺爭先賽:楊合貞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1千公尺爭先賽:李孟竹 銀牌
- 滑輪溜冰-男子1千公尺爭先賽:黃玉霖 金牌
- 滑輪溜冰-男子1千公尺爭先賽:柯福軒 銀牌
- 滑輪溜冰-女子1萬5千公尺:楊合貞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1萬5千公尺:李孟竹 銀牌
- 滑輪溜冰-男子1萬5千公尺:柯福軒 銀牌
- 舉重-女子63公斤:江念欣 銅牌
8/21
- 跆拳道品勢-女子個人品勢:林侃諭 銀牌
- 跆拳道品勢-男子個人品勢:陳建銓 銅牌
- 舉重-男子62公斤:高展宏 銅牌
- 滑輪溜冰-男子1萬公尺:陳彥成 金牌
- 滑輪溜冰-男子1萬公尺:柯福軒 銀牌
- 滑輪溜冰-女子1萬公尺:楊合貞 金牌
- 滑輪溜冰-女子1萬公尺:李孟竹 銀牌
- 滑輪溜冰-女子300公尺:陳映竹 銀牌
- 滑輪溜冰-男子300公尺:高茂傑 銀牌
- 跆拳道品勢-女子團體品勢:陳湘婷、陳以瑄、李映萱 銀牌
- 跆拳道品勢-男子團體品勢:張惟傑、謝明揚、黃佳蓉 銀牌
- 跆拳道品勢-混合雙人品勢:李晟綱、蘇佳恩 金牌
- 舉重-女子58公斤級:郭婞淳 金牌
核稿編輯:楊士範
向下扎根的永續教育,才能延續到未來: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未來選擇地》門票,提供新北市國小學童沉浸式體驗永續環境的學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 未來選擇地」永續概念展之門票,邀請新北巿國小學校班級學童教育觀展的公益活動。藉由永續展的互動式體驗可激發學生更多思考,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的機會,響應永續教育議題,亦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理念。
聯合國在2015年9月宣布的全球發展框架——「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共列出17個項目,涵蓋了社會發展、經濟、環境等各個面向,期待全球國家可以一起努力,在15年內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在這17個項目中,與氣候/環境相關的內容就有5項,包括SDG 11永續城鄉、SDG 12責任消費及生產、SDG 13氣候行動、SDG 14保育海洋生態,以及SDG 15保育陸域生態。由此可見,環境的變化是如何牽動了全球的神經、關乎每一種生物的生存可能。在永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的今天,我們距離永續目標的實現,依然迫切且遙遠,身為居住在地球上的一份子,我們該做些什麼?又該怎麼做?
今天的選擇,決定世界的走向
由李奧納多迪卡皮歐基金會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捐贈,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及綠屋共同主辦籌劃展出的《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以倒敘法打造出一個假設的、 200年後的地球,帶著參觀者一起從2222年的未來,一步步倒回2022年的今天。在展覽中,參觀者將親身經歷未來生物多樣性消失、無自然的世界,再回到我們的生活現況——極端氣候、冰川融解、雨林消失、海洋污染、塑膠微粒⋯⋯希望藉由展覽,與身處於地球暖化時代的人們,溝通永續議題的重要性;也讓大家更了解地球正在經歷什麼樣的變化,拋出值得思考的議題,呼籲所有地球公民能夠一起展開行動。
每一個孩子,都是形塑未來的關鍵
作為提供全球專業電子零組件通路服務領導品牌的文曄集團,在實踐SDGs、ESG(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個面向的縮寫),以及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等與環境永續相關的課題,向來不遺餘力。而文曄教育基金會,更本著「多元學習,翻轉教育」以及「關懷弱勢,回饋社會」的理念,投入資源與心力,帶動偏鄉的教育的多元性。2019年開始的「遠鄉閃閃——文曄校園攝影深耕計畫」,就立志要提供孩子們另一種觀看的方式,以及更多元的學習角度。

「我們從2019年開始接觸偏鄉的孩子們,教他們攝影,和他們一起觀察生活周遭的細節。透過孩子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真的充滿了各種驚喜,他們拍學校角落中的生態、拍同學、拍自己,也拍一片天空充滿神奇色彩的瞬間、拍一個池塘閃閃發光的樣子。孩子們告訴我們:『原來我們生活的地方,有這麼多美麗的東西。』我聽了好感動好感動。」文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秋寶與我們分享道。這個經驗,讓林執行長更加相信,孩子不僅僅是未來,更是需要我們保護、引導的未來。
在這次展覽發起之際,文曄集團希望藉由展覽中的互動式體驗,激發孩子們思考,讓永續教育向下紮根,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的理念。因此特別購入1000張特展門票贈予新北市各小學,邀請孩子們參與這次展出,期望透過企業影響力,為台灣教育探索新的可能。索票小學包含新北巿嘉寶國小/思賢國小/私立育才國民小學/民義國小/後埔國小/海山國中/汐止國小/修德國小/和美國小/大坪國小/瑞濱國小/平溪國小/鼻頭國小/麗山國小等。

對地球好一點,就能帶來改變世界的機會
「永續即日常」,是文曄集團對永續議題的中心思想,因此不管是公司營運的模式、內部的工作環境規劃,或者員工的永續精神教育,文曄集團從未停下滾動式修正、持續從內部向外擴散的腳步。包括在物流上導入先進電子系統,全面無紙化的庫存管理;將包裝減量、注重回收,從上到下貫徹環境責任。而辦公室的環境規劃,則強調低碳、減碳並期許零碳,例如改採節能的電器產品,以及中午休息時間關燈,一方面省電,另一方面也能讓員工好好休息。
林執行長說:「永續、環保的概念並不是遙不可及的big words,而是跟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你從睡醒開始,要用什麼牙膏、穿什麼衣服,早餐要喝茶還是喝咖啡?去上班要搭車、開車還是走路?每一個選擇,都在影響環境。所以我們不只企業的營運強調永續,更在潛移默化中,讓每一位員工對環保更有感。比方我們做食安的教育,幫助大家了解怎麼計算食物的碳足跡;之前辦的減肥比賽,總共有400多人報名參加,最後參與回測的也有將近300人,大家一起減掉了890公斤左右,腰圍總少了692寸。這個活動很受員工歡迎,好玩、有挑戰性,對地球和自己的身體都好。」林執行長熱切地分享著文曄集團對環境永續的努力,在在顯示出對這個議題的重視度,以及為地球付出的熱情。

「到了2050年,你會希望自己成為怎樣的大人?而200年後,你留給未來的孩子們,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地球呢?」這是《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所拋出的問題,也是文曄集團對孩子們、對未來,所感到的責任。這次捐贈票券給新北小學的行動,只是為實踐「將永續觀念向下紮根」的一個起點。文曄集團希望繼續探索新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環境永續的重要性,提醒全球所有公民都必須攜手合作,降低破壞,與地球和諧共存。開始行動吧,從今天起,為成為我們所期望的世界改變者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