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藝遊時光】抓住暑假的尾巴 用藝遊度過最後時光

【藝遊時光】抓住暑假的尾巴 用藝遊度過最後時光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世大運結束了,觀賽之後一起回歸看展行列吧。

編按:世大運結束了,觀賽後也別忘了繼續回歸藝遊行列。下週展覽部分,藝術家葉誌航個展「家庭相簿」將兒時舊照片加入新創作,編織不存在的故事;新媒體藝術展「火辣身體.冷酷科技」嘗試探討現今數位藝術的發展趨勢和身體取向,透過身體展演性和編舞操作展現新媒體時代的語言。最後鬼月實屬應景的恐怖電影,恐怖愛好者可別錯過「七月不看恐怖電影不酷」,一起來聽但唐謨講恐怖電影吧。


展覽

20525263_1461493243957928_64297869229289

名稱|家庭相簿:葉誌航
時間|2017/09/08-10/08
地點|伊日藝術台北空間(台北市八德路四段768巷5號4樓之1)
詳情請點擊

以家庭舊照片當時的時空場景加入時隔幾年甚至幾10年以小刀或許多工具所做出的圖像,在三度空間的平面上刻意以刮除的手法加入2D的塗鴉式線條,背景的家庭成員被加入了虛構、惡作劇般的線條後,再次地在充滿回憶的舊照片上說出一段不存在的新故事、小插曲,透過油畫或壓克力再現放大出來後,不存在的新故事就好像越來越真實一般。

20622012_10155669205348408_5197953192387

名稱|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
時間|2017/09/09-11/05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
詳情請點擊

臺灣雖為亞洲國家內對於同志人權相對友善之地,亦將成為第一個通過同志婚姻合法化的亞洲國家,但社會上只見不同聲音的對立,不見用心的關懷。本次展出「光‧合作用─亞洲當代同志議題展」為呼應時代大題目,於亞洲地區首度推出關於同志(在此泛指非異性戀性別認同者:男女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等的 LGBTQ)議題的研究展覽,透過觀念先行的藝術批判性,構築社會多元議題的對話媒介,讓人與人之間多樣的思想風景,在靈活互動中建立熱忱而溫暖的關係。

本展覽以「光」作為展覽主題名稱,首先希望回應同志社群裡以彩虹作為符號象徵和平、愛和多元訴求的歷史,彩虹即為光的折射,本為一體,藝術的展現以及同志議題的探討如光譜一樣擁有多樣和包容性,絕非光明與黑暗兩端的二元對立;其次,「光」是地球上生物生生不息的能量來源,它平等對待萬物,滋養生命,用光的作用帶來成長、希望和美善的目的。

20915167_1404480139601781_81040958007844

名稱|火辣身體.冷酷科技:新媒體藝術中的身體表演和編舞操作
時間|2017/09/09-11/12
地點|數位方舟(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詳情請點擊

何謂新媒體藝術中的身體能動性(agency)與身分認同?美國現代舞蹈先驅露易.芙樂(Loie Fuller)透過即興舞蹈的身體動作、翅膀般的道具、配合舞台燈光設計、與法國盧米耶兄弟早期電影的實驗,將自己幻化為超越人體形狀,有如蝴蝶、花朵等自然形象的有機物體,挑戰觀者對「自然與真實」的認知與想像。以此出發,「火辣身體.冷酷科技 :新媒體藝術中的身體表演」探究當代藝術家如何利用新媒體科技與觀者互動,透過移情(Empathy)創造獨特的感官體驗,並研究觀眾如何感知藝術品與真實性之間的關聯。

本展探討現今數位藝術的發展趨勢和身體取向,特別關注身體展演性和編舞操作在新媒體時代的體現,展覽提問:表演如何被概念化和探討?在身體理論研究中,技術如何影響人對人體能動性的理解?當機器被設定有如真人,而人類也被期待有像機器一樣的效能時,我們將如何去理解身體這個概念?


講座

21106888_10155625683308194_6537611474805

名稱|創作與紀實攝影:橫跨20年的原住民攝影集 《消失的河流》創作分享
時間|2017/09/09 14:00-16:00
地點|Lightbox(台北市中正區金門街5-1號3F)
講師|莊正原
詳情請點擊

回顧22年前開始決定部落的拍攝,那幾乎是第一眼的判斷與緣分,如果在當下沒有強烈的感受,照片通常很難有充分的視覺表現。至於文化的理解與思考,我都是交給『時間』的變化,因為唯有長時間的認識相處,才能夠去除族群自我的偏見,真正探求靈魂的內在而非表象。不過想要堅持必須能熬得過孤單的侵襲,有時候我走在溪園路部落的入口卻裏足不前,反而是部落朋友熱誠的招呼消除了我的不安。望著玉里福音部落的遠方,雲層中有虛有實未知的將來在眼前瀰漫,但是我知道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必須更加努力撥開迷霧

21192487_10156034286989691_4858917880629

名稱|列斐伏爾系列課程之日常生活批判:接近城市的權力
時間|2017/09/06 19:00-22:00
地點|共藝術合作社(高雄市鳳山區黃埔新村東二巷85號)
講師|黃孫權
詳情請點擊

本系列活動是由黃孫權老師於每周三晚上七點與共藝術合作社進行連線(現場為中國杭州美院與共藝術合作社不定期交替輪流),以列斐伏爾的英文文本為基礎所開設的10堂討論課程。列斐伏爾是20世紀初期,法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和社會學家,開創了對日常生活的批判,引入了城市權(right to the city)與社會空間的生產(production of social space)的概念,他不但影響了法國哲學思想,也改變了空間思想的專業理論。

21150238_780303592177846_649179229361494

名稱|七月不看恐怖電影不酷,來聽但唐謨講恐怖電影。
時間|2017/09/08 19:30-21:30
地點|食冊café書店(台東市洛陽街265號)
講師|但唐謨
備註|本活動為付費講座
詳情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