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裕民坊麥當勞,謝謝你

再見裕民坊麥當勞,謝謝你
Photo Credit: kwan kwanFLICKR, CC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有36年歷史的裕民坊麥當勞要拆了,它可曾為你帶來回憶?

我發現我小時候成長的地方,一個一個不見了。首先是秀茂坪,然後是裕民坊一帶,最後連裕民坊的麥當勞都要道別了。

小時候我和外公外婆、父母姐姐住在秀茂坪,每朝「落山」跑斜路和樓梯到觀塘的幼稚園上學;回家則坐小巴,不用跑上山回秀茂坪。我讀的幼稚園叫聖芳幼稚園,二十幾年後我帶哥哥重回舊地,那時已經變了劏房了。

後來秀茂坪要重建,我和父母姐姐搬到將軍澳,而外公外婆則在秀茂坪等待公屋安置。有整整兩年時間,我和家人在將軍澳,外公外婆在秀茂坪。開始時將軍澳連小學都沒有,母親還懷孕,每天要帶我和姐姐坐98A出觀塘,總站就是裕民坊。那裡下車之後,大家姐在那裡轉地鐵回中學,媽媽繼續帶我和二家姐等小巴上秀茂坪回小學。我記得那一年的出勤很慘,差不多每星期都有遲到紀錄。幸好那時小學的老師知道我們的情況,就酌情處理,否則應該記十個缺點也不夠。

我很想外公外婆,我知道我媽也很想外公外婆;外公外婆也很不習慣,明明每天有三個孫女團團轉,如今只剩下兩口子。媽媽很體貼,她想了一個辦法:小學放學後,我們在秀茂坪和外婆吃午飯。然後差不多大家姐放學,坐地鐵到觀塘了;外公也下班(他當時還是工廠大家的看更阿伯),就在裕民坊麥當勞會合、吃下午茶,那外公也可以見到我們三個外孫女,然後才各自回家,外公坐小巴、我們坐98A。

我記得我在裕民坊麥當勞,一見到外公問他要零錢到櫃台點餐。點的永遠都是細薯條和鮮奶,因為我不吃漢堡包(其實到現在都不吃漢堡包,我不吃牛的)。姐姐會點魚柳包、麥樂雞之類的。後來有超值套餐,姐姐會點餐,但我依然點細薯條加鮮奶。那時開始有「麥當勞姐姐」派氣球,那氣球像蘑菇又像水泡,可是她永遠都不會派給我。(我的怨念很深啊!)

後來外公外婆安置公屋也是將軍澳區,我也轉校到將軍澳讀小學,在裕民坊麥當勞的下午茶聚會就結束了。長大後每次經過,都很自然拾級而上,吃個薯條或麥樂雞才走,感覺似敘舊,或許心裡相信外公的一絲氣息還留在那裡。幾年後,女兒出生,我自己情緒出了很大問題,有一段時間要常常出觀塘覆診。有一次覆診之後,我孭住妹妹步行到那裡,點了餐,然後就伏在枱上,流淚,跟外公說:「阿公,救我。」吃了那個餐,我又好像充滿力氣,和女兒回家。

我一直知道裕民坊要重建,尤其是郵局拆了之後,感覺更近。幾個月之前我相約兩位文友到那裡見面,那時心裡想,算是提早跟裕民坊麥當勞道別了。這次我沒有點鮮奶,我點了咖啡。因為要告別了。因為我長大了。

謝謝你,裕民坊麥當勞。我會掛念你。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作者博客Facebook

責任編輯:周雪君

核稿編輯:歐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