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何在神明面前發誓?王爺信仰、受難儀式與地獄司法體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康豹特聘研究員眼中,宗教並非迷信,而是「人們如何過日子」。無論是王爺(瘟神)信仰、受難儀式、神判儀式,宗教的存在,在於化解人們的悲情、處理社會問題。
當年來台灣學中文的康豹,到台南和鹿港看一些廟會,覺得很有意思,想了解究竟這些宗教儀式怎麼做、有哪些歷史淵源,沒想到一投入就超過20年。本文專訪與你分享康豹親身走訪台灣各地,看見的宗教與人們的生活。
人們如何過日子,跟宗教有什麼關係?
還沒有社區活動中心之前,漢人社會最主要的公共空間就是「廟」。
廟的前面有廣場、有戲台表演、有大樹讓大家納涼聊天,附近還會出現傳統市場和夜市,例如台北的霞海城隍廟與迪化街、台中的豐原慈濟宮與廟東夜市。
比較大的廟也有經濟的力量,例如新莊慈祐宮前有個石碑,記載著乾隆年間廟方向渡船的人和店家收了多少渡稅、店租。而現今,若要認識地方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物,到各地廟宇的管理委員會或董事會,看那些捐錢給廟宇的紀錄,會看到他們的頭和臉在上面。
廟是信仰和權力的核心,也是充滿文化的場域,除了可以欣賞書法、繪畫、雕刻、建築等等,神明誕辰時還能看戲劇演出和陣頭的表演,是電視機尚未出現前欣賞表演的管道。

廟也常跟政治有關係,例如選舉時有些候選人發表政見沒人關注,但一說要到廟裡「咒詛」、「斬雞頭」證明賄選清白,就會有好多人跟去看熱鬧。隨著科技發展,現在還出現線上求籤,乩童也可以透過 LINE 為信徒服務。這些是台灣的廟特別的地方。
在台灣各地跑透透,遇到的困難和樂趣?
困難的是,有些廟不想被研究。還有一次,我和研究助理在濱海公路騎機車時,差點騎到馬路中間的坑洞裡,因為鄉下地方修路沒有放個警示牌,幸好王爺保佑讓我突然想到要剎車。也在南部得了登革熱,還中暑。
台灣人大部分很熱情,找不到路就帶我去。參加廟會也能認識很多朋友,也要會喝酒,才能和大家搏感情。

王爺是什麼樣的神明?
媽祖、保生大帝都是一個固定的神。但王爺不是「一個」神,而是一個尊稱,王爺包含各種系統的神。
山寨大王是「王爺」,清朝親王也叫「王爺」,鄭成功又稱延平王也是「王爺」。但在台灣,王爺經常會和一些瘟神畫上等號,我主要研究的「王爺信仰」是指「瘟神」系統,包含造成瘟疫的瘟神、抵抗或趕走瘟疫的瘟神。最為人知的例如:五福王爺(五瘟神)、十二王爺(十二瘟王)。

「王爺」系統的瘟神信仰,為何在台灣出現?
在醫療不發達的時代,傳染病會引起宗教活動。
台南市清代就有瘟神廟,裡面供奉來自於福州的五福大帝(也就是五瘟神),五瘟神的誕辰是農曆五月五號,因為端午節天氣開始變熱,蜈蚣、蛇、蚊子、蟑螂、螞蟻都跟著跑出來,傳染病也開始出現。以前台灣移墾社會,建設還沒那麼完善,夏天到了瘟疫就會更加嚴重,需要祭祀五瘟神來驅除瘟疫。
除了氣候因素,瘟神也是世界性的現象,而且跟「港口」和「船」非常有關係。
以前黑白電影中的吸血鬼是帶著「老鼠」手下坐船去感染人類,就像黑死病的感染途徑。而十九世紀末,台灣依據條約開港通商,淡水、安平、雞籠、打狗帶了銀子進來,但細菌和老鼠也跟著進來。從歷史來看,許多傳染病都是從港口,經由船帶進來。
因此發展出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的燒王船,王船在地方繞道,請道士替大家懺悔、請瘟神離開不要來,最後所有髒東西跟著船一起燒掉,達到淨化功能。

現在沒有瘟疫,為什麼還需要王爺信仰?
東港迎王祭典遶境時,會選擇曾發生過事情的地區,例如車禍、自殺、意外,讓畫著臉譜的魔鬼特攻隊——八家將、五毒大帝等陣頭,趕走這些地方的厲鬼和災禍。有些家庭會準備紙人替身,讓它來替家人承受髒東西或壞運,最後和王船一起燒掉。
用人類學家特納 (Victor Turner) 提出的「社會劇場」和「受難儀式」概念來理解,其實是在回顧當地的悲情、驅逐不平安、面對自己的痛苦。
有些人也會到東港東隆宮改運,由「班頭」拿溫王爺令旗打手心、或拿板子打屁股,也有人戴上紙枷、當「犯人」,這都是一種王爺信仰的受難儀式,透過宗教儀式解決自己的罪惡感。田野調查時我們曾經看過,令旗連手心都還沒碰到,被打的人就開始哭,因為他正在坦然面對自己的內心。
為什麼廟裡會有人跪著發誓、詛咒自己不得好死?
很多宗教都有宗教審判,好人到天庭去彈豎琴、壞人到地獄被火燒,也有很多宗教叫人要懺悔,但城隍爺、東嶽大帝、地藏王菩薩、大眾爺這些主宰地獄司法神明的廟,最特別的是,具有「神判儀式」的文化和功能。
神判儀式:把地獄當成「衙門」,神明會審判善惡是非,讓做錯事的人懺悔。

無論是清朝、日治時期或現在,有時警察抓到的嫌犯不認罪,會將嫌犯帶到城隍爺、東嶽大帝、地藏王菩薩、大眾爺這類的地獄司法廟,讓嫌犯坐在那裡、自己好好想一想。晚上廟裡黑漆漆,又有可怕的七爺八爺盯著看,嫌犯會倍感精神壓力、主動認錯。

除了做虧心事的人會被抓來廟裡,也會有人來到神明面前「斬雞頭」證明自己的清白,例如政治人物有賄選爭議時,在民眾面前發誓:「若我有錯,就像這隻雞一樣遭到天譴、身首異處」。但因為太過血腥,現在許多廟已經禁止民眾斬雞頭。
城隍爺、大眾爺這種地獄司法的神明很兇、是非分明,若在神明面前說謊,會有受處罰的心理壓力。但若是在媽祖面前發誓,就是自知理虧、沒有膽量,因為媽祖是很慈悲包容的神明。
人和人之間的糾紛,神明也能幫嗎?
人和人之間發生糾紛,通常有三種途徑解決。第一種是請里長、村長、社區主委調解,例如誰家漏水到誰家,私下聊聊解決。第二種是到法院按鈴控告,很有錢的人就請個律師跟你告到底,但小老百姓沒辦法這麼做,寧願到廟裡去跟神明「告陰狀」,這就是第三種方式,可視為一種廣義的法律文化。

許多有冤屈的民眾,會主動來告陰狀,大部分是法院較難定奪的民事案件,例如複雜的夫妻外遇、家庭糾紛、沒有收據的倒會等等。
在新莊地藏庵,有懂得六法全書的「筆生」會幫需要的民眾寫「牒文」給神明告陰狀,初估一年之內約寫了三千多份。牒文的內容像是官方文件,白話文結合文言文,有一些法律用語和神明的名字,由筆生記載著某某人幾月幾號來跟我說……,請神明(地藏王、大眾爺等等)幫忙來查這個案件……。

Tags:
「快一點」的成長秘訣:讓NUEIP人事管理實現勞資和諧共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每天為了解決台灣餐飲店業者因人手不足,又要講求速度與品質的消費體驗問題,在全台馬不停蹄地提供從POS系統、線上點餐、數位支付、物流送餐,到行銷導客的一條龍智慧餐飲服務。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短短三年,即創下萬家餐飲門市合作,且獲得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的支持。
而在點點全球積極為中小餐飲業和小吃店研發創新解方,並展望更多元跨領域服務與海外布局的同時,背後則有專業的NUEIP團隊提供的nuHRM人資系統,為點點全球打理企業內部的所有人事營運。
擺脫呆板的代管計薪,系統串聯自動試算更接地氣

點點全球的人資主管張珺涵指出,過去外包人事薪資給第三方代管公司的過程中,企業內部文化和經營策略往往無法被充分考量,因此,代管公司難以彈性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每月3號發薪日前,除了需要準備員工名單、出勤記錄、薪資異動資料和請假紀錄等,企業還要負責催促員工提交假勤資料,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還會增加許多時間成本;若發薪後,發現計薪上的疑慮,與代管公司來回溝通的時間,也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負擔、影響企業的運作效率。
nuHRM人資管理系統的薪資功能,完美的解決了以上問題。不僅串聯了所有以往需主動提供給外包公司的資料,自動匯出薪資試算結果,還可以快速匯出符合財政部規範的申報媒體檔,讓月底計薪的工作流程能一條龍完成。張珺涵高興的分享:「現在,平均不到一分鐘就可以算完一個人的薪水,且多虧NUEIP獨特的關卡計薪方式,只需要跟著流程一步一步檢查,員工越多越能顯現此功能帶來的輕鬆高效,遠遠超乎我的預期。」
從制度控管到人情考量,NUEIP助打造和諧勞資關係

點點全球的團隊擁有不怕失敗、勇於創新的精神,如此彈性開放的文化也貫徹在公司制度實行上,張珺涵形容自己是雇主與員工之間的橋樑,企業為了維護內部秩序、確保員工的權益與義務,制定企業規章制度,以有效管理人力資源;然而,在實際執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程度,才能促進勞資雙方的良好關係,達成雙贏目標。
因此,點點全球選擇了能協助實踐彈性文化的NUEIP nuHRM人資系統,利用系統設置「請假申請時間」與「最低請假時數門檻」便是最好的例子,雖其目的是為了更妥當控管人員,但有時員工發生特殊情況,以致無法符合現有制度時,企業可針對個案通融放行,此時,系統功能也可以彈性各別自行調整設定,並且自動串聯至每月薪資計算。張珺涵說道:「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們不需要一個將制度綁死的系統,而是一個既有控管制度、又有彈性調整空間的、為『人』考量的好系統,NUEIP就是這樣收放自如的系統,它讓我們建立了更互信互賴的勞資關係。」
重複的人事作業都交給舉一反三的智慧系統

近年來,點點全球快速拓展業務,伴隨著員工的增加,NUEIP系統所帶來的工作效率提升成效也越顯著。「NUEIP是我見過使用起來能最簡單無腦的系統!」張珺涵笑著說:「像是將新進員工加入系統時,只需要建立員工帳號、填寫基本資料、啟用帳號,三個步驟即可設置完畢,加上NUEIP的介面非常清楚明瞭,加速了整個建置的順暢度。」企業應用數位轉型工具,旨為節省重複的行政作業,NUEIP在協助企業導入系統時,已先將所有考勤、假期、加班、簽核等相關規則,依照公司人事規章設定完成,因此只需要為新進員工套用規則,即可快速完成新進員工的系統設置工作。
帶著讓餐飲業者「Work Easy」、消費者「Eat Happy」的經營理念,點點全球目前正積極培育強力的研發人才,進攻跨領域的數位技術服務;並借助彈性易操作的NUEIP企業管理平台,迅速解決企業內部的人事工作、提高企業營運效率;同時,亦增進了勞資雙方之間的信賴感,使團隊更有凝聚力,為企業齊心打拼。
本文章內容由「人易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