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繆《反抗者》:虛無主義和極權革命,是造成這時代如此醜陋的原因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讓我們謹記,在「我反抗,故我們存在」、在形而上反抗的「我們是孤獨的」之上,與純歷史論搏鬥的反抗又加上一句:與其以殺戮和死亡肖想生產出不是我們的存在,應該做的是活著以及讓人活著,以便創造出我們的存在。
文:卡繆(Albert Camus)
反抗與革命
基於原則的革命殺掉了上帝在塵世的代表,二十世紀的革命去除原則中還殘存的上帝,並認可了歷史的虛無主義。不論這虛無主義之後借用了什麼道路,一旦它想在任何道德之外創造什麼,就是建造凱撒強權。選擇歷史——如果只選擇歷史——就是選擇虛無主義,而非選擇反抗得到的教訓。那些以非理性之名投入歷史的人,大喊著歷史毫無意義,結果歷經奴役和恐怖,得出集中營的世界;那些以提倡絕對理性投入歷史的人,歷經的也是奴役和恐怖,得出的還是集中營的世界。
法西斯主義想要建立尼采超人的時代,發現上帝如果存在的話,或許是這樣或許是那樣,但首先會是掌管生死的主子,人想讓自己成為上帝的話,就要竊取這掌握其他人生死的權力。他製造屍體與「低人」,自己也成了低等人、死神卑賤的奴才,而非上帝。另一方面,理性的革命想實現馬克思所說的「全人」(homme total);馬克思的歷史邏輯一旦被完全接受,就會漸漸引導歷史背離它最高尚的理想,愈來愈壓迫、切割人,轉變為「客觀的罪行」。
把法西斯和蘇俄共產主義的目標混為一談並不正確,前者由劊子手自己頌揚自己,後者更是悲劇,是由受害者頌揚劊子手;前者從未想要解放所有人,僅想解放一些人、征服其他一些人,後就其最深沉的原則而言,是要解放所有的人,但暫時之間奴役他們,必須承認它的意圖很宏偉。但是反過來說,這兩者所用的方法和犬儒利己政治是同一回事,它們都同出於一個根源:道德的虛無主義;一切所發生進展的,就好像施蒂納和涅察耶夫的傳人利用卡利亞耶夫和蒲魯東的傳人一樣。虛無主義者今天登上王位,那些聲稱以革命為名引導我們歷史的思想,實際上變成了逼人就範的意識形態,而非反抗的精神。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這個時代,成了以公、私手段壓制反抗的時代的原因。
革命服從於虛無主義,違背了其反抗的本源。人憎恨死亡和死神,無奈地在它手掌下苟活,想要以不死解放人類;但是在人類還不能主宰世界之前,還是必須死亡。時間有限,循循勸導需要時間,友誼需要長期建立,恐怖手段是通往不死最快的捷徑。然而這些極端的墮落手段又同時吶喊最初期反抗價值的回歸,因為當代的革命聲稱否定一切價值的同時,本身就已是一個價值評斷。人想藉由否定一切價值來主宰世界,但是如果一切都沒有意義,何必要主宰?如果生命如此可憎,何必要追求永生?所以,或許除了自殺之外,沒有絕對的虛無主義,正如同沒有絕對的唯物主義。
毀滅人的動作中,仍然肯定那個「人」的存在,恐怖手段和集中營是人為了逃避孤寂所用的最極端手段,對團結一致的渴望必須實現,就算在集體墓穴裡也行。他們殺人是因為他們拒絕人終會死的情況,要所有人都永生,但殺人以某種方式說也是殺自己;但他們同時顯示出離不開人,想滿足對友愛極端渴求。「人需要有歡樂,沒有歡樂的時候,就需要另一個人。」那些拒絕存在與死亡的痛苦的人,便要主宰。「孤獨,就是權力」,薩德如是說。那麼,今日成千上萬孤獨的人都權力在握,因為這權力意味著他人的痛苦,承認對他人的需要。恐怖手段是充滿仇恨的孤獨者對人的友愛獻上的禮讚。
然而,虛無主義——儘管沒有絕對的虛無主義,試著成為虛無主義,這就足夠讓世人滅絕,虛無主義的席捲就是造成我們這時代如此醜陋的原因。歐洲這人道主義的大地,變成了一塊非人性的土地。但這是我們的時代,如何能否認?就算我們的歷史就是我們的地獄,也不能轉過頭迴避。這個時代的恐怖我們無法規避,應該先正視它,之後才能超越它,能夠超越它的是那些頭腦清晰體驗過這些恐怖的人,而非那些激起這些恐怖,並自以為有權利為其下評斷的人。這樣一棵恐怖的植物,的確只有在累積了動亂騷動的一層厚土上才能滋生。在這極端的殊死鬥爭之中,二十世紀的瘋狂不分青紅皂白捲進所有人,敵人還依舊是敵對的兄弟,就算被揭發了錯誤,也不被鄙視或仇恨,因為今日,「不幸」是我們大家共同的祖國,唯一回應了人們允諾的世間王國。
對祥樂和平的懷念也必須揚棄,因為這代表現在經歷的是不公不義。那些惋惜哭泣歷史上曾經有過的幸福社會的人,承認他們想要的不是減輕苦難,而是不想看到不想聽到苦難。德梅斯特就曾經說過「革命是對國王們的嚴厲警戒」,革命今日以更緊急的方式,警戒那些當世不夠格的思想家們。我們必須等待這個警戒。一切話語和行動中,儘管是罪惡的,都蘊含一個可能的價值,需要我們去發掘,去公諸於世。未來無法預料,復活或許遙不可及,儘管虛妄的歷史辯證沾滿血腥,有個錯誤的說法認為,儘管在罪惡裡,依然可以成就世界。只不過,我們拒絕屈服:必須為復活賭一賭。
更何況,我們若不選擇復活,就只有死亡。反抗因為否定了自己的本源,如今面臨最極端的矛盾,將和它所造成的世界一起滅亡,否則就要重新找到忠誠信心、重新出發。在進一步申述之前,至少應該先把這個矛盾弄清楚。當人們說——例如我們的存在主義者(他們目前也受縛於歷史主義及其矛盾)——從反抗到革命是一種進步,反抗者若不是革命者的話就什麼也不是,這說法並未清楚定義中間的矛盾。
Tags:
「快一點」的成長秘訣:讓NUEIP人事管理實現勞資和諧共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每天為了解決台灣餐飲店業者因人手不足,又要講求速度與品質的消費體驗問題,在全台馬不停蹄地提供從POS系統、線上點餐、數位支付、物流送餐,到行銷導客的一條龍智慧餐飲服務。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短短三年,即創下萬家餐飲門市合作,且獲得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的支持。
而在點點全球積極為中小餐飲業和小吃店研發創新解方,並展望更多元跨領域服務與海外布局的同時,背後則有專業的NUEIP團隊提供的nuHRM人資系統,為點點全球打理企業內部的所有人事營運。
擺脫呆板的代管計薪,系統串聯自動試算更接地氣

點點全球的人資主管張珺涵指出,過去外包人事薪資給第三方代管公司的過程中,企業內部文化和經營策略往往無法被充分考量,因此,代管公司難以彈性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每月3號發薪日前,除了需要準備員工名單、出勤記錄、薪資異動資料和請假紀錄等,企業還要負責催促員工提交假勤資料,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還會增加許多時間成本;若發薪後,發現計薪上的疑慮,與代管公司來回溝通的時間,也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負擔、影響企業的運作效率。
nuHRM人資管理系統的薪資功能,完美的解決了以上問題。不僅串聯了所有以往需主動提供給外包公司的資料,自動匯出薪資試算結果,還可以快速匯出符合財政部規範的申報媒體檔,讓月底計薪的工作流程能一條龍完成。張珺涵高興的分享:「現在,平均不到一分鐘就可以算完一個人的薪水,且多虧NUEIP獨特的關卡計薪方式,只需要跟著流程一步一步檢查,員工越多越能顯現此功能帶來的輕鬆高效,遠遠超乎我的預期。」
從制度控管到人情考量,NUEIP助打造和諧勞資關係

點點全球的團隊擁有不怕失敗、勇於創新的精神,如此彈性開放的文化也貫徹在公司制度實行上,張珺涵形容自己是雇主與員工之間的橋樑,企業為了維護內部秩序、確保員工的權益與義務,制定企業規章制度,以有效管理人力資源;然而,在實際執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程度,才能促進勞資雙方的良好關係,達成雙贏目標。
因此,點點全球選擇了能協助實踐彈性文化的NUEIP nuHRM人資系統,利用系統設置「請假申請時間」與「最低請假時數門檻」便是最好的例子,雖其目的是為了更妥當控管人員,但有時員工發生特殊情況,以致無法符合現有制度時,企業可針對個案通融放行,此時,系統功能也可以彈性各別自行調整設定,並且自動串聯至每月薪資計算。張珺涵說道:「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們不需要一個將制度綁死的系統,而是一個既有控管制度、又有彈性調整空間的、為『人』考量的好系統,NUEIP就是這樣收放自如的系統,它讓我們建立了更互信互賴的勞資關係。」
重複的人事作業都交給舉一反三的智慧系統

近年來,點點全球快速拓展業務,伴隨著員工的增加,NUEIP系統所帶來的工作效率提升成效也越顯著。「NUEIP是我見過使用起來能最簡單無腦的系統!」張珺涵笑著說:「像是將新進員工加入系統時,只需要建立員工帳號、填寫基本資料、啟用帳號,三個步驟即可設置完畢,加上NUEIP的介面非常清楚明瞭,加速了整個建置的順暢度。」企業應用數位轉型工具,旨為節省重複的行政作業,NUEIP在協助企業導入系統時,已先將所有考勤、假期、加班、簽核等相關規則,依照公司人事規章設定完成,因此只需要為新進員工套用規則,即可快速完成新進員工的系統設置工作。
帶著讓餐飲業者「Work Easy」、消費者「Eat Happy」的經營理念,點點全球目前正積極培育強力的研發人才,進攻跨領域的數位技術服務;並借助彈性易操作的NUEIP企業管理平台,迅速解決企業內部的人事工作、提高企業營運效率;同時,亦增進了勞資雙方之間的信賴感,使團隊更有凝聚力,為企業齊心打拼。
本文章內容由「人易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