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課審大會結果出爐:四個提案都沒過,文言文維持45%~55%

課審大會結果出爐:四個提案都沒過,文言文維持45%~55%
Photo Credit:Hungju Lu@Flickr 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高中國文老師建議,文言文學習應該循序漸進,從國小開始慢慢加強文化知識,不是只關注高中階段的文白比例。

(中央社)

教育部今天召開課程審議會(課審會)大會,關鍵的高中國文課綱文言比例部分,委員提出的四個提案,表決票數都未過半,因此決議維持課發會草案,比例訂為45%~55%。

依照現行課綱修訂規則,課綱修訂得先由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研究發展會研擬課綱草案,接著進入課綱審查委員會審查,最後再由課審會大會決定。

預計於民國108年實施的十二年國教課綱(108課綱),語文領域的國語文課綱,國教院課發會研修小組將文言文課數比例訂在45%~55%,但進入教育部課審會程序,高中分組卻建議調降,並以30%為上限,引起廣泛討論。

教育部今天上午9:30召開課審會大會,至約晚間7:30散會,達成多項結論。其中最受各界關注的文言比例,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長邱乾國表示,在場委員一共提出四個提案,經過一一表決,都未獲得在場大會委員過半數的同意票(在場45位,過半需23票),因此決議維持原課綱草案內容,即將文言比例訂為45%至55%。

邱乾國在今天晚間記者會上,一一說明各提案的票數,四個提案依照文言文比例排序,分別為:

  1. 刪除文言比例規定,同意13票,不同意票21票。
  2. 依照課審會普高分組建議,文言比例以30%為上限,同意16票,不同意13票。
  3. 除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外,三年文言比例平均訂在30%~40%,同意15票,不同意9票。
  4. 除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外,三年文言比例平均訂在40%~50%之間,同意21票,不同意14票。

邱乾國表示,關於文言比例的議題,前後經過約三個多小時的討論,四個遊課審會提出的提案都沒達過半數的門檻,因此都不成立。十二年國教課綱高中國文的文言比例,確定為45%~55%(不含文化基本教材)。

上述結論大致符合王德威、曾永義等中研院士發起的「國語文是我們的屋宇」連署的訴求,也符合教改論壇、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的呼籲,並未再調降文言文比例,而是依照課發會原案。

另一方面,課審會普高分組的建議(以30%為上限),以及台灣文學學會、課審會部分學生代表希望降低文言比例的訴求,則在課審會表決中鎩羽。

不過,相較現行課綱(99課綱),文言比例是45%~65%,今天通過的十二年國教課綱,已有略為調降。

另外,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部分,則依照高中分組的建議修改,未來不侷限於儒家的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都可列入,賦予教師更大的彈性。

對於文白比例不變的結論,高中國文教師認為,維持原案對現場教學影響小,但更重要的是老師教學要活化。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會理事長段心儀表示,學科中心這兩年已經為了國文領育課綱草案準備了兩年,也和老師磋商磨合,如果突然要做大幅度調整,當然會造成現場干擾,因此維持原草案是現階段最好的結果,相信現場教學的老師也不會有意見。

對於文言比例維持原案,成功高中國文教師范曉雯表示,這樣對教學現場應該不會有立即影響,不過學生之所以排斥文言文,多半是對教學的狀態不滿意。

許多高中老師已從95課綱開始努力活化教學,希望透過翻轉教學模式,在教法上求新求變。以前多是教育單位要求老師研習,現在很多老師願意付費去增能,就是希望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

北一女中國文老師歐陽宜璋指出,觀察這幾年大考中心的命題,文白比例大約是50比50,之後課綱文言比例若維持在45%至55%,其實和現行大考命題的趨勢很接近,而當初研修小組也是因應國文課時數調整,才去精算規劃出這樣的文言比例,因此維持原案,對現場教學來說,影響不大。

歐陽宜璋表示,要培養學生的能力,重要的是課本編輯和老師教法,因應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未來要偏向跨科學習、素養導向。她也建議,文言文學習應該循序漸進,從國小開始慢慢加強文化知識,不是只關注高中階段的文白比例。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