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人之初性本善?你都不肯定還要我背起來

【插畫】人之初性本善?你都不肯定還要我背起來
Photo Credit:幹幹貓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月引發的國文教學文言文該廢該留之爭,源自於9/10即將審議民國108年實施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研究發展會研修小組將國語文課綱的文言比例訂在45%至55%。進入教育部課審會程序後,普通高中分組委員建議調降以30%為上限,引發支持、反對方各自連署。

21640471_702323169972742_1052243324_o
Photo Credit:幹幹貓

近月引發的國文教學文言文該廢該留之爭,源自於9/10即將審議民國108年實施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研究發展會研修小組將國語文課綱的文言比例訂在45%至55%。進入教育部課審會程序後,普通高中分組委員建議調降以30%為上限,引發支持、反對方各自連署。

教育部10日召開課程審議會大會,最終維持研修小組原案(45%至55%),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則不侷限於四書。投票結果出爐,根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課程審議會組成及運作辦法》第15條規定,「 分組審議會開會時,應有全體委員二分之一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由於四個提案有不少的棄權票數,都未獲過半數的23票,因此全部形同否決,無法列入決議,讓文言文比例45%至55%的原案成為最終版本。

國文課綱比例爭議(上):高中是國民語文能力頂點,文言文有助語言精緻化〉中提到,受訪者師大國文系的前系主任鍾宗憲教授認為文言文是一種「表現方式」,反應的是語言的「進階性」。但文言文教學不是追求學生真的去寫文言文,而是透過閱讀、熟悉文言文讓學生接觸精緻化的文字,目的是幫助學生提升白話文寫作的精緻程度。

國文課綱比例爭議(下):文言文教育不是教材的問題,而是老師教法的問題〉也提到,關於訪間批判文言文的論述,認為文言文的教材太難,忽略了中後段學生的學習需求。鍾教授認為這不是教材的問題,而是授課教師錯誤的讓教學遷就課本的結果。課綱的訂定是一種「期望值」,是預設學生一路學習情況都順利的情況下,高中畢業理論上應該具備的能力。但實際上如果學生的學習情況沒那麼順利,教師自然應該「靈活」的去調整授課內容。這也是教育部持續推動的「差異化教學」觀念。

責任編輯:黃郁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