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大到不能倒」的神話還在,美元仍會持續弔詭升值

只要「大到不能倒」的神話還在,美元仍會持續弔詭升值
Photo Credit: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個國家的幣值會反映出該國的經濟基礎,所以嚴重的財政赤字或經常帳赤字,就會使貨幣貶值,反之則會升值。儘管如此,這世界上有個獨一無二的國家不會這麼發展,那就是美國。

文:鄭弼模

一個國家的幣值會反映出該國的經濟基礎,所以嚴重的財政赤字或經常帳赤字,就會使貨幣貶值,反之則會升值。就如一九八〇年代後的拉丁美洲,和一九九〇年代中期的東亞,大規模的財政收支或經常帳赤字使幣值暴跌,進而引發金融危機。

儘管如此,這世界上有個獨一無二的國家不會這麼發展,那就是美國。美國是財政和經常帳的最大赤字國,從絕對規模來看,也是國債最多的債務國。儘管如此,別說是暴跌了,美元近年又再次呈上漲的趨勢。這是因為美國是關鍵貨幣國,享有莫大的鑄幣稅收益特權。隨著美國的量化寬鬆退場和升息,二〇一四年七月以後,美元開始呈上漲趨勢,而且漲勢還加速,然而近期從二〇一七年初,美元主要因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持續走跌。

我們可以從各界對升息的期待中找到理由。美國升息的話,先前流到海外以追求高收益的資金,便會重返美國,產生U型回流現象,而且這種徵兆已經開始出現,讓需求增加,所以美元持續升值。

但是,美元強勢的更根本原因是關鍵貨幣國的地位,也就是人們信任這種特權。雖然全球經濟越來越不穩定,但大家更相信即便如此,美元仍值得信賴。因此,只要大家一直覺得經濟不穩定,兌美元的需求就會持續增長,美元也就不得不升值。

面對最大債務國美國,雖然近期世界各國也曾表示不安,但如同前述,只要「債欠得越多,就不會完蛋」和「大到不能倒」的神話還在,就算背負龐大的赤字和負債,美元仍會持續弔詭升值。

相較於美元升值,二〇〇八年金融風暴後,國際原物料價格曾經飆升,但近年反而下跌。這是因為景氣沒有復甦,和復甦與預期不同,所以原物料需求減少。黃金也毫無例外,黃金算是原物料,但同時也和美元一樣,是可以交換貨幣的工具,而二〇一四年七月美元開始升值後,金價反而呈現下跌趨勢(詳見圖5-1),二〇一七年,受到美國白宮團隊動盪及聯準會修改通膨措辭影響,美元指數繼續破底、黃金價格續強。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地緣政治風險可能不時提供金價漲升的避險題材,都有助於後續的金價漲勢,只不過在聯準會尚未結束緊縮循環前,金價可能也難以突破,每盎斯一千三百美元的價位。

圖5-1
Photo Credit: 大是文化

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九七一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表示,「再也不會提供美元兌換黃金的業務」,並終止黃金兌換後,美元至始至終占有關鍵貨幣的位置。在此之前,如果他國央行持有美元,並要求美國將美元換成黃金,美國有義務答應。事實上,美元少了換成黃金的義務,就只是白紙一張罷了。然而,美元雖然只是張紙,卻已成為國際結算貨幣和儲備貨幣,世界各國的央行、政府、一般銀行、企業、家庭的保險櫃中,都存有美元。如此一來,當然也就沒人會希望美元變成毫無價值的廢紙。

美元曾有黃金為後盾,而在廢止金本位制後,它看似一夕之間淪為廢紙,但照樣堅挺的存活了下來,而且美元最終還成為他國央行的國際儲備資產,鞏固了自身地位。這代表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骨幹原來是金本位制,已經轉變成美元本位制。一九七六年一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臨時委員會認可,美元本位制是實質的制度。至此,美元不僅是結算貨幣,還鞏固了國際貨幣的地位,成為各國的儲備資產。

尼克森總統結束黃金兌換後,關鍵貨幣美元必定會一起走下坡,當時誰會相信美元的地位反而更牢固了?就算是經濟學者,也鮮少人預料到。站在美國的立場,美元是美國創造出的最偉大的商品,美國手上就此緊握著鑄幣稅收益特權,也就是說,美元面額減去鑄造費後剩下的所有利益,由美國全拿。

在經濟危機中,美元的地位依舊不墜,而且全球經濟越不穩定,美元價值就越強勢,這也成為當今美國統治世界的力量泉源。美國「榮登」全球最大赤字國兼債務國,但美元依舊維持超級強勢,「超級美元時代」已經是新現實。

超級美元時代,美國赤字再多美元依然強勢

二〇一三年時,多數的觀察家還認為,美國的經常帳和財政赤字增加,會使美元長期貶值。然而,二〇一四年七月美元恢復走高,而且到了十月,才不過四個月後,便升值了將近九%,而且美國還未升息、僅僅是預告將升息而已時,美元就不斷的升值了。

其實,這種現象並不是第一次發生,二〇〇五年也發生過類似的情況。當時美國聯準會為了抑制物價上漲,持續升息,所以美元走強。從二〇〇四年四月到七月,不到四個月內,美元兌歐元、日圓分別漲了七%、四%左右(詳見圖5-2、圖5-3)。

圖5-2
Photo Credit: 大是文化
圖5-3
Photo Credit: 大是文化

當時耶魯大學商學院院長傑佛瑞.加滕(Jeffrey Garten)投稿給《新聞周刊》(Newsweek),文中他整理出美元升值三個根本的理由。第一,沒有穩定的投資方案能代替美元;第二,美國和歐元區間的景氣狀況及利率有所差異;第三,亞洲國家會為了刺激出口,持續購買美元債券,所以美元只得升值。

十年後,又發生了類似的情況。理由如下:第一,全球投資者追求長期投資價值及穩定性,但依舊沒有實質方案能代替美元。雖然很多人曾經認為,歐元可以成為主要的替代方案,但在法國和荷蘭否決歐盟憲法案後,某些金融觀察家認為,協定本身就是歐元的基礎,所以這些協定動搖的話,歐元也就不會穩定。此外,日圓或人民幣也無法代替美元,因為中國和日本的股票、債券市場吸引力太薄弱,不足以吸引到全球的主要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