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誕生第一位女總統,為什麼哈莉瑪可以「不戰而勝」?

新加坡誕生第一位女總統,為什麼哈莉瑪可以「不戰而勝」?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哈莉瑪的學歷雖然亮眼,但她的求學過程並不輕鬆。家境貧困的她,曾經為了幫忙家計,頻頻曠課,甚至差點被退學。哈莉瑪表示,求學期間,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被人忽略」的感覺,那時身邊大部分同學都家境富裕、有家人支持,只有她沒有。

新加坡今天宣布,新任總統由前國會議長哈莉瑪(Halimah Yacob)當選。由於哈莉瑪是本屆新加坡總統選舉五位申請人中,唯一符合資格的候選人,因此她在毫無對手的情況下不戰而勝。同時,她也是新加坡第二位馬來裔總統,更也是新加坡首位女總統。

蘋果報導,新加坡總選舉官今日中午12時,在提名中心人民協會總部宣佈,由於總統候選人哈莉瑪是唯一一位通過提名資格的候選人,因此自動當選,哈莉瑪將於明(14)日宣誓就職。

新浪報導,現年63歲的哈莉瑪向來以直言不諱、敢為民眾發聲著稱,在普通民眾中極具親和力。此外,她還具有深厚的法律及工會背景,被譽為「勞工法律的活字典」。

1978年,哈莉瑪從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加入全國職業工會總會,先後擔任多個職位,入閣前任職副秘書長。2001年,哈莉瑪成功當選為新加坡東北部裕廊集選區的國會議員,正式步入政壇。

2013年1月,她獲選為新加坡首位女國會議長。在此之前,她還曾擔任新加坡社會發展、青年與體育部政務部長,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部長等職。哈莉瑪也是目前為止新加坡唯一一位女議長。

蘋果報導,哈莉馬的學歷雖然亮眼,但其實她的求學過程並不輕鬆。哈莉瑪出身貧寒,她父親是名警衛,在她8歲那年去世,留下哈莉瑪和她的母親及四個哥哥姐姐。她母親以馬來餐廳謀生,哈莉瑪總是在日出前就起床幫忙母親,然後再去上學。

ETtoday報導,哈莉瑪還曾經因為幫忙家計,頻頻曠課,甚至差點被退學。哈莉瑪表示,當時,「我太久沒有上學,被叫到了校長室,警告我再不上學,就會被趕出學校。」她說,就學期間,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被人忽略」的感覺,那時身邊大部分同學都家境富裕、有家人支持,只有她沒有。

她形容,那是人生中最低潮的時刻,一度想要放棄求學。但她還是告訴自己,絕不能變成壞學生或者吸毒份子。現在回頭看,哈莉瑪對中學時候的自己這麼說:「妳做得很好,小女孩!雖然一路走來碰到許多磨難,人生的確很艱難,不過自己真的做到了,至少並沒有太糟吧。」

新浪報導,作為一名女性政治家,家庭和事業間的取捨也一直困擾著哈莉瑪。她的母親在2015年9月11日大選投票日當天逝世;2011年兒子結婚時,因即將舉行大選須出席一個重要基層活動,她成了最遲抵達婚宴的人。

當選總統,意味著哈莉瑪和家人將做出更多犧牲。哈莉瑪深知這點,坦承家人的反應是她做決定的重要考量。她說,「孩子們對我表示百分百支持。我和丈夫,也對此做了周詳討論。」哈莉瑪說,丈夫已做好心理準備。哈莉瑪與丈夫在大學相識相戀,婚後共育有兩個兒子和五個女兒,目前她的丈夫處於半退休狀態。

新加坡總統選舉新制:只有馬來裔能參選

而哈莉瑪這次能在選舉中不戰而勝,跟新加坡最新的總統選舉新制也有很大關係。

(中央社)新加坡為多種族國家,以華裔、馬來裔、印度裔為主要族群。新加坡國會在2016年11月修憲規定,如果某個族裔連續五屆沒擔任總統,之後一屆將保留給該族裔(新加坡總統任期六年,連續五屆就是30年)。

而馬來裔已連續五屆未能出線,因此,本屆總統選舉首度啟用新制,只讓馬來裔申請。

根據維基百科,在此之前,新加坡前面的五任總統只有華裔跟印度裔:

  • 第一任:尤索夫伊薩(Yusof bin Ishak) 馬來裔
  • 第二任:班傑明亨利薛爾思(Benjamin Henry Sheares) 華裔、英裔、西班牙裔混血兒
  • 第三任:蒂凡那(Devan Nair) 印度裔
  • 第四任:黃金輝 華裔
  • 第五任:王鼎昌 華裔(1993年第一任民選總統)
  • 第六任:塞拉潘納丹(Sellapan Ramanathan) 印度裔
  • 第七任:塞拉潘納丹(Sellapan Ramanathan) 印度裔
  • 第八任:陳慶炎 華裔

星島日報報導,而哈莉瑪的父親是印度裔,母親是馬來裔,先前,她表示有意參選時,就已被質疑「血統不純正」。當時,她回應,族群身分問題交由族群委員會決定。

哈莉瑪指出,她在過去四次全國大選中,都獲得少數族群委員會認證她是馬來族群成員,她表示「希望我為馬來社群服務,支持馬來或回教社群各項工作的過往成績,足以說明我的身分認同」。

事實上,另外兩名獲族群委員會認證為馬來裔的總統參選人,血統也受到質疑。67歲的第二房地產集團創辦人兼總裁沙里馬里肯父親是印度裔,馬來語並不流利;62歲的波旁海事公司亞太區執行主席法立,父親從巴基斯坦來到新加坡落地生根,母親是是華裔與馬來巫族的混血兒,但他堅稱自己自小在馬來社群中長大,說得一口流利的馬來語。

風傳媒報導,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資深研究員許林珠(Gillian Koh)表示,「大眾對這個制度不熟悉是很正常的,許多人質疑新加坡是否需要這個制度,也有人認為只有來自一個種族的一個人參選,並不太公平。」

新加坡以華人人口為主,佔總人口的74%,其次是馬來人佔13%,印度裔第三佔9%、其他族群佔3%。從新加坡的人口結構來看,雖然哈莉瑪即將直接當選,卻未必能夠獲得占人口多數的華裔族群支持。

蘋果報導,儘管總統與實際掌權的總理相比,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影響力。但對於新加坡最窮的少數族裔馬來人來說,在軍方高層與司法部門,馬來裔寥寥可數,哈莉瑪能打破政局中的「玻璃天花板」,成為繼1965年建國後首任總統尤索夫伊薩(Yusof bin Ishak)之後的第二位馬來裔總統,深具意義。

相關報導:新加坡誕生第一位女總統,為什麼哈莉瑪可以「不戰而勝」?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