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你以為能填補內心空虛的「壞糖」,反而是造成空虛感的元兇

你以為能填補內心空虛的「壞糖」,反而是造成空虛感的元兇
Photo Credit: Depositephoto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糖上癮並非天生的基因所造成,卻深深影響個性與情緒。我們總以為自己一輩子離不開甜食,沒有甜食就活不下去,有些人還說服自己是天生性格基因缺陷,其實一切都只是成癮問題,導致你認知扭曲,更無法逃離成癮物質的魔爪。

一旦克服逃避的心態,認清自己有糖上癮的問題,就是朝目標跨出一大步了。你願意採取行動解決問題,首先就是解決大魔王,只要消除內心依賴,體內的小怪獸根本無法存活,問題迎刃而解。

好消息是,你已經準備要解決大魔王了。也明白想要解決它,就必須看清甜食所帶來快樂的錯覺。我們受父母、朋友、榜樣、食品業者、醫學界、政府,以及其他自稱「專家」的人長期洗腦,因而產生甜食能帶來快樂的錯覺。他們並沒有惡意,也沒有要害人,只是他們也被灌輸如此觀念。雖然有些人受洗腦的程度較為嚴重,但無論嚴重與否,所有「壞糖」上癮者都身陷同一陷阱中,也唯有一種逃脫的方法:破除迷思與成見,停止攝取壞糖!

看到這裡,很多人已經知道我接下來要說什麼了,只想趕快翻到結尾。若是跳著閱讀,很難完全消除「壞糖」的迷思,許多成見還留存心中。要是心中仍有「甜食帶來快樂」的錯覺,戒糖的過程中永遠會有被剝奪的感覺。因此,必須確保你打從心底理解「甜食無法帶給人快樂」,然後順應身體的本能,才算真正成功。


概要

  • 成癮基因論只是成癮者不願嘗試改變,而替自己找的藉口。
  • 上癮者並非天生有成癮的性格特質,相反的,是成癮造成了那些上癮者共有的性格特質。
  • 看清甜食帶來的錯覺,就毋須找尋任何藉口。
  • 先解決大魔王,小怪獸很快也隨之湮滅。

相關書摘 ▶看清「壞糖」的邪惡真相,是戒掉糖上癮的第一步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1000萬人都說有效的糖質戒斷法:不需食譜、不用意志力,從根本斷開你對糖的渴望》,高寶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亞倫・卡爾(Allen Carr)
譯者:馮郁庭

為什麼大多數人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戒糖失敗?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採用「減少攝取量」的方法,事實上,只要有攝取糖分,就永遠擺脫不了糖癮。只有完全戒糖才能擺脫惡性循環!糖尿病、糖上癮、有代謝問題者必看,想改變飲食習慣、想減肥、意志力薄弱的人更要讀!

糖上癮不自知?你是不是常常催眠自己:蛋糕吃一口、餅乾吃一片就好⋯⋯只有一點點,應該沒關係?要小心!會這樣想是因為你已經糖上癮了!我們都知道精緻糖、碳水化合物對健康的威脅,但卻始終無法抵抗甜食的誘惑。

經歷無數次戒糖失敗,不管是減少「壞糖」的攝取量,還是依靠意志力控制自己不去碰甜食,都讓人筋疲力盡,覺得戒糖是犧牲了享受美食的權利,甚至開始懷疑自己。這一次不用那麼辛苦,透過本書的方法,開始一場無痛的戒糖之旅!

1000萬
Photo Credit: 高寶出版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