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地之聲】專訪大象體操:與其讓政府拿納稅人的錢做一些爛事,不如補助我們做一些好事

【硬地之聲】專訪大象體操:與其讓政府拿納稅人的錢做一些爛事,不如補助我們做一些好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以往傳統音樂專訪多著墨於樂團簡介與娛樂性話題,這次將以更貼近獨立音樂本質的角度出發,與大象體操聊聊在音樂產業的生存、流行音樂與獨立音樂的延伸思考等內容。

10710815_792767254078751_4138638545715796621_n

如果說到近年來在台灣獨立音樂界最有影響力的樂團,成軍僅僅兩年的大象體操絕對是讓人無法忽視的新面孔。兩年之間,從發《平衡》EP到推出首張完整專輯《角度》,從Legacy見證大團到亞洲大型巡迴,大象體操有著其他樂團難以企及的幸運,同時也承載著不為人知的壓力。

以往傳統音樂專訪多著墨於樂團簡介與娛樂性話題,這次將以更貼近獨立音樂本質的角度出發,與大象體操聊聊在音樂產業的生存、流行音樂與獨立音樂的延伸思考、政府補助對獨立音樂的實質影響等等內容,也最貼近大象體操想對喜愛音樂的樂迷們表達的想法。

同時,也為這個訪談系列【硬地之聲】下了最佳註腳。未來Eazie會繼續以平行於獨立音樂的視野,為大家帶來各方優秀樂團的訪談。

婷:張凱婷,大象體操貝斯手
翔:張凱翔,大象體操吉他手
欽:涂嘉欽,大象體操鼓手

Eazie:今年八月的時候,大象體操剛結束這次的亞洲巡迴…

婷:還沒有結束喔!

翔:只是亞洲巡迴的中途!

Eazie:對,接下來還有日本與馬來西亞。要不要聊聊看這次在中國、香港演出並且接觸不同的樂迷的一些心得?

欽:我從中國回來之後拉肚子拉了兩個禮拜。(眾人笑)

婷:這次去,那我講一個就好。一開始我們還自己打賭說如果有三十個人,我們就請大家喝飲料。可是其實觀眾數量都蠻多的,尤其是南方,香港、深圳、廣州和上海,都會有一百到兩百(觀眾)。這件事讓我們很開心!

音樂人攻略(一家中國獨立音樂媒體),他們其實也還是有很多評論的網站,聽獨立音樂的一些管道,這些都是我們在台灣的時候不會了解的東西。我們去了之後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平台,這是很有趣的地方。

另外一個是中國的觀眾。因為我們在台灣常常辦表演或參加音樂祭的時候,你都會看到超多文青。就是來聽音樂的那些人,感覺性質很像。無論是穿著、品味、打扮或氣質。在中國有一些大叔、小妹、高中生,還沒明顯的變成一派這樣,有著來自各方不同的觀眾。

IMG_3212

Eazie:他們的閱聽群比較廣,比較不會被侷限在某個類型?

婷:應該說他們的獨立音樂還沒被定位在文青、都是文青在聽。

翔:我覺得在台灣,主流與獨立的現象好像已經沒那麼清楚。

但是在中國那邊好像就是感覺還是畫的蠻清楚。獨立可能就會有點瞧不起主流音樂圈的人,就不酷;或是主流音樂圈的人,會覺得獨立的不知道大眾到底要什麼。因為像我們去電台採訪碰到一些主持人,他們會覺得「你們音樂有點奇怪,就不是歌啊」,但我們就沒有唱歌(人聲)。他們是越官方的人,越不知道這個生態的存在。台灣在這方面的界線,已經越來越模糊,大家的合作也越來越多…

Eazie:像林宥嘉與你們的合作〈口的形狀〉。

婷:對,然後像娃娃(魏如萱)啊、林宥嘉啊,他們現在演唱會的吉他手都是以前樂團的人。

翔:所以大家的交流會越來越多。

婷:我們去上中國的廣播電台的時候,他們會要求我們只能放我們有唱歌的那些歌。就放〈天鵝〉、就放〈〉、就放〈白日〉。我們推薦的都是這三首。

欽:因為我們去的都是很官方的省電台、市電台。

Eazie:有別於流行音樂的商業運作,獨立音樂的營運模式有一套獨特的脈絡。大象體操的音樂作品發行是相對順利的,第一年發行EP,第二年便成功錄製完整的專輯作品。想聽聽看在音樂發行的過程上有沒有一些心得分享?當獨立音樂與金錢收入碰撞後是否產生了不少矛盾?對於新進的獨立音樂人有沒有什麼建議?

翔:…不要,你先說啦!我好害怕說話。

婷:你就嚴肅的說啊,沒關係啊!

翔:就我們很幸運啦!我們真的很幸運,相比起很多前輩或者同儕。然後當然我覺得可能因為我們很積極的想賺錢。因為我們很想把它當作一個職業 ,我很希望我畢業以後就可以做這件事情,不管是教學或是表演。

因為這樣的話,我們賺的錢不是在賺錢,我們在賺的是時間。我們不是很在乎物質生活要很好的人,但是相對來講,如果說這是我的收入,我就可以投入更多在練琴上面,我可以把這件事做得更好,然後希望市場給我更多的回應,我就可以在把這件事做得更好。

我希望我們的商業化可以帶來我們專業化,我很期待這件事情的發生。其實我們的作法跟很多主流很像,其實台灣很多獨立音樂作法跟主流很像,只是不會做到像主流那麼多,可能重複性那麼高。

譬如說滅火器也有Team Fire,就有點像…

婷:歌迷後援會。

翔:對!其實我覺得很多作法都可以參考主流的作法,大象體操做了很多一般樂團不會做的事,譬如說很多行銷的活動。

婷:然後大家就會說我們很商業。

IMG_3222

Eazie:因為凱翔念的科系(政大廣電),我有看到大象體操很講究一些設計,包含影像設計、MV…等等。

翔:對啊!

婷:還有就是一些譬如說出專輯之前的行銷活動。

Eazie:像之前的網頁遊戲

婷:對,很商業沒有什麼。

翔: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議題,因為你如果只是單純迎合市場,你是無法引起市場最大的回饋的。因為帶頭的才是賺最多錢的,變成說你要知道…

欽:什麼是帶頭的?

翔:就是創造自己潮流的人。

婷:創作出自己的一套商業模式。

翔:或是創造出很獨特的作品,但是同時你又能夠顧到一般人的需求,因為這需求很明顯。

譬如說像大象體操CD放在車子裡面就不好聽,因為CD的balance就是Bass很重,就很煩躁。放在電台上面也不一定那麼好聽。但是主流為什麼是主流?因為他可以顧到很多層面,它可以讓專輯在各式各樣的音響上面聽起來quality都是很OK的,你可以聽到中頻很飽足,低頻不要那麼轟,他們可以顧到很多細微的層面。

譬如說他們也會去顧到了婆婆媽媽聽不聽得懂這個音樂,學歷比較高的人,學歷比較低的人,是不是都可以同樣受到感動。但是我們這種音樂換句話來說,就是很自溺。我們就是在滿足金字塔頂端的人,對我來說。

我們在挑戰的就是實驗能不能透過接觸很多管道拓展我們的通路,讓一般的群眾也覺得這種音樂有趣。其實蠻困難的,像我們跟林宥嘉合作…

Eazie:與林宥嘉的合作是怎麼樣的情況呢?

婷:我們有觀察到一件事情,就是林宥嘉推出〈口的形狀〉MV,點閱率跟〈浪費〉、〈說謊〉比起來可能是30萬比300萬。大眾的口味喜歡的類型還是很明顯的,可能就是抒情歌。我們做的那首歌對大家來說可能是很新鮮,但就是「怪」,所以就是我們一直在做這些嘗試,滿有趣的。我覺得不是只有好的商業模式跟爛的商業模式的區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