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菸稅作為長照財源,讓立意良善的長照成為「劫貧濟富」的荒謬政策

以菸稅作為長照財源,讓立意良善的長照成為「劫貧濟富」的荒謬政策
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以菸稅作為長照財源,也就代表著這些月收入四萬元以下族群,必須負擔我國沉重的長照經費。而相對地高所得者所需負擔的長照經費少於低所得的族群。這使得原本立意良善的長期照護,變相成了劫貧濟富的荒謬政策。

文:許益源

台灣的高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政府為了因應而推出了「長照2.0」政策。做為長照政策的經費來源,財政部在今年4月拍板、並於6月調漲菸稅,使得每包香菸的課稅調高20元。政府預期,在稅收調高後,不僅可以減少國人的吸煙率,增加的菸稅收入能在未來五年提供長照政策穩定的經費。

政府顯然打著如意算盤,希望擁有穩定長照經費的同時,能夠同步減少吸菸率,減少未來照護的需求。然而,這樣乍看之下如此兩全其美的政策,其實充滿了許多疑慮與矛盾。

台灣老年人口在未來幾年會快速攀升,預期到了2025年會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例達到20%以上)。在未來,台灣的長照需求只會不斷增加。然而,政府以菸稅做為長照的主要財源之一,卻有著本質上的矛盾。菸稅的調漲是希望減少台灣的菸品的銷售量,但若菸品銷售量真如政府所說的減少了,難道不會造成長照資金的短缺?而若菸品銷售量沒有明顯減少,不就又顯得台灣控菸政策的失敗,也預示著未來有更多人可能罹患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甚至惡性腫瘤、進而增加台灣長照的負擔。這中間的矛盾,不禁讓人懷疑菸稅作為長照經費來源的合理性。

其次,根據政府的估算,菸稅調漲後預期每年會增加225億元的收入,這些錢加上調高的遺產稅(政府估算一年約60多億)將全數挹注長照資源,算下來一年可以有300億以上的經費投入長期照護。換句話說,在每年的長照預算的300億當中,由吸菸者所負擔的金額就佔了三分之二以上。但是政府卻忽略了,吸菸率與階級和收入之間有明顯的相關性。許多研究統計都顯示,低社經地位與低收入的族群吸菸率,均高於高社經地位與高收入的族群。

在台灣也有類似的統計資料。根據多年前國衛院的調查,台灣的吸菸比例,以藍領階級男性(59.8%,2001的調查資料)最高,其次是售貨與服務業的男性工作者(54.5%)。若以薪資作為區分,吸菸率在月收入在20,000到39,999元的男性最高(53.9%),其次是月收入5,000到19,999元的男性(49.1%),而同時月收入80,000元以上的男性族群吸菸率僅有34.7%。可見台灣的吸菸率也與收入和階級有顯著的相關性,特別是月收入在5,000到40,000元的男性族群,是台灣吸菸率特別高的族群。

而在2015年衛福部最新的調查結果中,男性族群的吸菸率,在月收入10萬元以上最高為40.7%,其次是月收入兩萬至四萬元之間的36.4%。即便高所得族男性的吸菸率在近幾年來的調查結果較高,但如果考量到台灣目前的薪資分布,會發現台灣目前的薪資中位數約為四萬元,可見台灣有約一半的人月收入在四萬以下。這樣推算下來,可以看到在吸菸族群裡高所得者只佔約5%,而月薪在四萬元以下者則佔63.5%。

因此,若是以菸稅作為長照財源,也就代表著這些月收入四萬元以下族群,必須負擔我國沉重的長照經費。而相對地高所得者由於其吸菸人數較低,在菸稅的這部分,反而所需負擔的長照經費少於低所得的族群。很明顯地,這樣的經費來源並不符合分配正義。而這樣的負擔比例,使得原本立意良善的長期照護,變相成了劫貧濟富的荒謬政策。

即便有人認為,吸菸是有害健康的行為,吸菸者在未來也比不吸菸者更容易使用長照資源,因此依據使用者付費的原則,菸稅作為長照財源並無不妥。然而這樣的論點忽略的是,吸菸並不是唯一有害健康的行為。在現今社會,我們很容易暴露到各種對健康有害的因子,例如食用過甜或過油的食物、缺少運動、過度飲酒、久坐或熬夜,而這些行為往往也會導致糖尿病、高血脂或其他生心理上的疾病。筆者認為,在現代的社會裡,危害健康的行為往往具有普遍性。不只是吸菸者,我們很多的行為其實或多或少都是危害健康的因子。

此外,我們人類的軀體不可能永遠健康,不管是任何人,總會有邁入老年與生病老去的一天,也總會有需要別人照顧的時候。長照的需求有一定的普遍性,特別針對吸菸者的收費,並不符合使用者付費的原則。筆者認為,若要長照的經費來源,需要有類似全民健保的收費制度,才能維持穩定的財源,也才有一定的正當性。

除了作為長照財源之外,政府同時也想藉由這次菸稅的調漲來減少吸菸率,但令人遺憾的是,這次的菸稅漲幅並沒有達到國際的預期。根據WHO建議的MPOWER控菸政策,菸稅建議要達到菸品零售價的至少70%以上,才能有效地控制吸菸率。然而這次菸稅調漲後,每包售價100元的香菸,菸稅加菸捐仍不到60%,依舊遠低於WHO建議的比例。而即便調漲之後,台灣的菸價仍然低於大部分已開發國家。因此這次的漲幅,不僅可能沒辦法達到令人滿意的成果,更可能因為調漲價格,反而造成尚未戒菸者的經濟負擔,特別當中有許多是低收入族群。

亞洲地區的吸菸率一直以來都高於歐美國家,台灣身為吸菸率高的國家之一,應該要好好評估戒菸政策,並且妥善調整菸稅,以達到更加有效的控菸效果。而菸稅的收入更不應該投入長照計畫,而是應該要作為菸害防制與戒菸政策的經費,如此一來才能更加促進國人的健康。至於長照經費,筆者認為應該要設置獨立的社會福利收費制度,並且秉持量能收費的標準,這樣經費的來源才能夠穩固,也才能符合分配正義。

延伸閱讀:【圖輯】六個QA看菸價調漲跟你有什麼關係?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