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燒到世界的初戀滋味:珍珠奶茶的崛起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珍珠奶茶,自在台發跡以來,從台灣發燒到慢慢擴展到全世界。說它是我們台灣專屬的「初戀的滋味」,實至名歸。什麼?你說似曾相識?但你真的知道關於這杯甜蜜滋味的過去嗎?
文:在宇宙牧羊的擺渡人
相信大家對於在各大賣場和便利商店隨處可得的日本的長青飲料──可爾必思大家都不會太陌生。可爾必思1919年創業時口號是「初戀的滋味」,這項產品常在電視打廣告,2013年春夏篇就請到當紅女星、NHK日劇《小海女》女主角能年玲奈代言。標題是「戀愛的宣誓」,最後一句最關鍵的廣告詞就是「給身體和平」(karada ni peace),發音類似可爾必思;但筆者認為,台灣也有屬於台灣的初戀的滋味喔!大家有猜到是什麼了嗎?
每口的甜蜜 讓我們回到青澀年代
珍珠奶茶,自在台發跡以來,從台灣發燒到慢慢擴展到全世界,一路走來至今陪伴台灣無數青少年走過年少回憶,青澀的甜言蜜語中,緊張的小鹿亂撞,一同共飲著一杯甜中帶Q勁的口感……說它是我們台灣專屬的「初戀的滋味」,實至名歸。什麼?你說似曾相識?但你真的知道關於這杯甜蜜滋味的過去嗎?
臺灣目前有二間店舖宣稱是珍珠奶茶發明者。 較多人採信的一說是台中市經營泡沫紅茶店「春水堂」的劉漢介先生,自稱於1983年開始實驗製作奶茶,又說是店內女職員無意中調製成功。當時所加材料為水果、糖漿、糖漬地瓜和粉圓。他推出的奶茶剛開始的時候並不受到歡迎,但是偶然機緣下,經一家日本電視節目的訪問後,終於吸引了生意人的注意。
另一說則是臺南市翰林茶館涂宗和先生所發明,據稱約1987年在鴨母寮市場見得白色粉圓而得到靈感。故早期珍珠為白色,而後才改為黑色今貌。但這兩間店皆未申請專利權或商標權,使得珍珠奶茶成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國民飲料。(看珍珠的過去:口中最療癒的小物-關於珍珠的這「小」事)
1990年代前半,首先是列入「小歇」等連鎖泡沫紅茶店的菜單,由於泡沫紅茶店是咖啡店在台灣流行之前,上班族談生意與學生聚會的熱門場所,珍珠奶茶開始廣受學生喜好。接著,在學校附近或補習班密集的地區、夜市等,逐漸出現珍珠奶茶的攤販。1990年代後期,有業者引進「自動封口機」取代傳統杯蓋。許多新的投資業者,如樂立杯、休閒小站、大聯盟、快可立等,採用自動封口機開始拓展連鎖外帶飲料店業務。自此,外帶式的珍珠奶茶店成為主流,也因為連鎖店的參加,商人開始將珍珠奶茶拓展到全世界,成為台灣國際知曉的知名食物之一。 為了爭誰才是發明珍珠奶茶,「春水堂」和「翰林茶館」曾互相告到台灣法院。
成為代名詞 不敗影響力
在台灣,雨後春筍開立的珍珠奶茶店已經取代以前泡沫紅茶店,成為茶類清涼飲料店舖總稱的代名詞。通常一般珍珠奶茶店的特色包括琳瑯滿目的菜單、自動封口機等。在中國大陸等地甚至有人認為台灣珍珠奶茶最大的特色就是使用自動封口機封口。
2004年中華民國政府提出6108億軍購案後,由於社會存在疑慮,國防部甚至推出文宣,喊出「一週少喝一杯珍珠奶茶」的口號,顯見珍珠奶茶在台灣的獨特地位。
到了2008年,由於當時中國爆發毒奶粉事件,台灣的珍珠奶茶消費量也因為進口自中國的乳製品普遍添加三聚氰胺而大幅縮減。直到近年才開始慢慢回升。而近年多家飲料店奇招百出, 各式飲料競爭激烈情況下,珍珠奶茶仍然可站住腳,足見其在於台灣人口中不敗的地位。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方穎豐的小夢想成就少棒之家的大志氣!安麗與棒球校長為小小球員建立以「家」為核心的棒球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不會教棒球到成為少棒界的棒球校長,方穎豐憑藉著對教育的使命與對體育的熱愛,在台東成立少棒之家。這一路走來,歷經許多挫敗與艱難,幸好有各方志同道合的人支持,尤其是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十年來的贊助,讓少棒之家至今仍持續培育小小選手,在棒球的路上勇敢追夢。
談到少棒,許多人一定會立即聯想到台東,因為不少優秀的棒球選手都來自台東,其中少棒之家更可說是棒球選手的育成中心,如中華職棒統一獅的左投林詔恩、U12世界少棒錦標賽季軍成員簡紹翔。而培育無數小小球員追夢的少棒之家,背後的重要推手則是在少棒界有「棒球校長」之稱的方穎豐校長。
從事教育工作長達35年的方穎豐校長,原不是棒球專業,而是體育班的導師。因原本帶領棒球隊的教練離去,讓他因緣際會接手棒球隊。但剛開始,他才發現自己不會教棒球,連打擊都常揮棒落空。為了帶領球隊,他開始研讀棒球相關書籍,請教棒球教練、前輩,仔細、認真地觀看每一場棒球比賽。初期,棒球隊出賽常常十比零提前結束,方穎豐在球場告訴自己,「孩子在球場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是重要的,我應該要對這些孩子負責任,我一定要在這紅土球場站起來。」約十年的時間,他不僅讓球隊拿到台灣區比賽的第一個冠軍,還成為球場常勝軍。

棒球是人生的縮影必須築夢踏實
對棒球如此執著,並不是因為以主流價值觀而言,棒球隊可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對挫折的容忍力、強大自己的心理素養等。對方穎豐來說,棒球其實就是人生的縮影。他帶領球隊並沒有過多複雜的想法,純粹因為孩子喜歡棒球,那就讓他們好好打棒球。而棒球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又剛好有職業球隊,所以就以打到冠軍、打到職業隊作為夢想與目標。他以「築夢踏實」的精神,期望從一場場比賽中,為這群孩子建立生活的態度,面對困難、阻礙如何再站起來。
少棒之家的雛型源自張家五兄弟
為什麼會想成立少棒之家?方穎豐說到,他原先在基隆的學校服務,在偶然的機會帶隊到台東比賽,他驚豔台東的孩子打起棒球就如同他們唱歌般,個個都是天生好手,不論是球感、打擊、運動神經都非常優秀,各方面的協調性極佳。因為校長任期及家庭等因素,方穎豐請調至台東任教,之後便積極籌組棒球隊,想一圓棒球夢。
方穎豐回想,少棒之家最早的雛形來自於「張家五兄弟」。當時球隊有個阿美族的小孩張進德,擁有棒球天賦與極佳的球感,但卻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轉學,無法再參加棒球隊。於是,連族語都不會說的方穎豐,只好帶著學校裡會說族語的護理人員,一同去拜訪學生家長,想勸說張進德的阿嬤讓他繼續留在棒球隊,甚至承諾會提供張進德的三餐、住宿、球具裝備以及生活照顧等。
護士將方穎豐的承諾如實翻譯給阿嬤後,沒想到阿嬤回覆讓護士大笑說,「校長你賺到了。阿嬤說,我有五個孫子,全部都給你。」就這樣,他硬著頭皮帶回五個小孩,將校長宿舍改為兄弟五人的住所,平時除了上學、訓練外,同時提供食宿、生活起居照料。
不只是棒球隊 而是充滿關愛的「家」
方穎豐說,張家五兄弟是讓他堅持在棒球教育這條路上,一直往前走的重要因素。當時,張家大哥張進德才小學五年級,雖然球技不凡,卻有學習障礙。最小的弟弟張偉聖,也才幼稚園,正是需要有人陪伴、關心的年紀。
為照顧張家五兄弟,再加上台東學童的狀況,方穎豐開始思考,他想要的不只是棒球隊,他想要給這群孩子一個家。家不是只提供三餐溫飽,棒球訓練而己,家是有人可以輔導他們學業,照顧他們生活、關心他們的成長。所以他將棒球隊取名為「少棒之家」,讓參與球隊的學童們都一起住校,一起訓練,一起上課,他像爸爸一樣關心、照顧這群孩子的生活。
因為少棒之家給球員們的不僅是球技訓練,方穎豐如兄、如父的照顧,讓這群來自台東的棒球選手有了家的溫暖,在學習及訓練上都更加認真,日後這群選手紛紛以不凡的成績回報方穎豐的關愛。張家五兄弟中的老大張進德、老二張進龍、老三張育成以及最小的弟弟張偉聖,都在職棒的領域中有不錯的表現。方穎豐笑說,這是他有史以來投報率最好的招生,不僅一次招到五位選手,而且還有四個在職棒領域擁有傲人的成績。

「小夢想 大志氣」翻轉少棒之家的未來
少棒之家成立後,面對孩子的住宿、三餐、裝備、球具、球衣等,龐大的開銷讓方穎豐一度喘不過氣來。此時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甫成立,以「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召募公益合作夥伴,讓方穎豐看見了持續下去的希望。
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資深公關經理黃南瑄表示,安麗在三十周年慶時成立「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希望秉持著安麗以人為主、利他共好的宗旨,透過基金會幫助需要資助的團體。2013年基金會展開「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少棒之家即為第一屆頭獎的得主,因此牽起雙方的合作。

方穎豐笑說,安麗「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是他寫過最難寫的企畫案,短短6頁卻比其他機構要求的50頁還難寫。不過在安麗甄選的過程中,卻是讓方穎豐收穫最多的。他在撰寫計畫書與評審提問的過程中,逐一檢視自己有哪些沒做到,哪些可以加強,讓他在經營少棒之家時有了更多的想法,也讓少棒之家更好、更完善。
懂得感恩、惜福的少棒之家
少棒之家成立至今,方穎豐表示這是集眾人之力才有如今的成果。少棒隊球衣上繡著「惜福」二字,源自於最早支持他成立棒球隊的贊助商洪百吉先生,洪百吉不要方穎豐在球員球衣上印上企業名稱,而希望以「惜福」代替,讓孩子懂得感恩並珍惜所得一切來自眾人的力量。
十年前,安麗與方穎豐因為「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開起合作機緣。十年間,安麗的會員也陸續提供各方面的協助,例如提供營養協助,帶著孩子做營養午餐等,也由於安麗的協助,更多人看到少棒之家,瞭解少棒之家,紛紛加入資助的行列。近年,少棒之家更是安麗「愛陪伴課輔計畫」的合作對象,提供孩子課業輔導,希望孩子不僅球打得好,學業也能保持水準。
過去十年,安麗透過「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以及「愛陪伴課輔計畫」幫助弱勢的孩子,希望他們有翻轉未來的機會。未來,安麗會繼續透過多元的評審以及完善的甄選機制,針對具影響力且可持續執行的兒少專案進行合作贊助,讓弱勢孩子也能成功追夢、實現自我,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小夢想 大志氣 追夢計畫
看更多追夢計畫故事
參與追夢計畫網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