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未卜的「長照2.0」挑戰最高難度拉力賽,其慘烈不難想像

命運未卜的「長照2.0」挑戰最高難度拉力賽,其慘烈不難想像
Photo Credit: 衛生福利部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命運未卜的長照2.0挑戰最高難度的拉力賽,其慘烈將不難想像。十年,命運多舛的1.0竟然沒有累積到任何經驗?命在旦夕的2.0可能奇蹟似地熬過另一個十年?祈禱天佑台灣,咱們都洪福與天齊吧。

文:老么

長照2.0,醜媳婦終得見公婆,粉墨登場

長照1.0就像一部最陽春廉價的普通房車,卻要它行駛在泥濘崎嶇,佈滿坑洞懸崖的山地。十年裡任由它跌跌撞撞零件掉落滿地,任由它深陷泥淖哀嚎空轉,當局卻視若無睹,視而不見它的險象環生。而今這一部奄奄一息的破銅爛鐵硬是進廠維修,七手八腳地將散落一地的腐蝕零件拼裝焊接,粗糙地通了通油管,擦拭一下火星塞,洋洋得意的換上大一號尺碼的輪胎,外裝只能寒酸的用鐵樂士噴漆讓它煥然一新。拿出一疊鈔票吆喝著給它加滿油,然後心虛的高唱:MY WAY,重新把它推回殘酷的戰場,這回要它參加的竟然是難度最高的十天九夜的超級拉力賽。

命運未卜的長照2.0挑戰最高難度的拉力賽,其慘烈將不難想像。十年,命運多舛的1.0竟然沒有累積到任何經驗?命在旦夕的2.0可能奇蹟似地熬過另一個十年?祈禱天佑台灣,咱們都洪福與天齊吧。馬先生念茲在茲的歷史定位,原來不過是他個人自以為是的所謂定位,完全與台灣的百姓榮辱、甘苦無關。放眼盡是博士充斥的幕僚團隊,怎麼個個眼睛業障那麼重,都沒有人見到他們的主子不斷陷入懸崖邊的迷航,隨便送個GPS都比這群坐領高薪厚祿的幕僚強。當然,馬先生一定會得到他的歷史定位,應該說他早已得到台灣百姓給他的歷史定位了吧。

廉價彩妝濃妝艷抹的長照2.0即將鳴槍起跑之際,各地方政府狼虎似的紛紛告急向中央伸手要錢,不看好的聲音此起彼落,還沒上路就已經有部分政策不夠周全需待修正立法後延後實施。新手上路的政府滿手攸關民生的重要議題,都是深陷水火之中的老百姓如大旱之望雲霓般引頸企盼的救援。誰料令人拍手叫絕的滿手好牌,總有突然腦殘或手殘的閣員,丟出自以為是,自作聰明的A牌,讓人措手不及、難以挽救。

近年的執政該為這幾位高層叫屈?還是備感婉惜?從最近幾個縣市長照2.0服務中心的成立,或可一窺這些政府官員鑽營表面工夫的心態。號稱2.0旗艦店的成立畫面配合媒體的播送一時熱鬧滾滾,實在很想請這些大言不慚的官員到民間企業好好端詳、請益,看看人家的旗艦店,再回頭想想自己的旗艦店!旗艦店!真夠勇敢的說得出口!

為了宣導長照2.0,政府用了時下最流行的懶人包,使用最在地生活的文字。看似淺顯易懂的文字不難明白,看完之後卻還是瞎子摸象般的一頭霧水,霧裡看花般的搞不懂裡頭究竟賣些什麼青菜蘿蔔。很遺憾,也許該為新政府找個藉口,才剛上路不久。所以沒能從十年的長照經驗獲得足夠的策略,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只能匆促推出長照2.0。但我不懂的是:任何重要的國家政策怎麼能匆促定案,邊走邊修?是根本沒有把握?還是只想一味敷衍交代?又,老化速度駭人之快,變化之大,政策一推號稱十年不會太過搪塞、卸責嗎?

長照2.0的服務對象由原來1.0的四項:

(一)65歲以上老人
(二)55歲以上山地原住民
(三)50歲以上身心障礙者
(四)65歲以上僅IADL需協助之獨居老人

擴大納入
(五)50歲以上失智症患者
(六)55-64歲失能平地原住民
(七)49歲以下身心障礙者
(八)65歲以上僅IADL失能之衰弱(frailty)老人

服務對象人數預估將從51萬一千多人增加到73萬八千餘人,成長幅度達四十四%。

長照2.0的服務項目由原來的八項擴增到十七項,條列如下:

一、照顧服務(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及家庭托顧)
二、交通接送
三、餐飲服務
四、輔具購買、租借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
五、居家護理
六、居家及社區復健
七、喘息服務
八、長期照顧機構服務
九、失智症照顧服務
十、原住民族社區地區整合型服務
十一、小規模多機能服務
十二、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
十三、社區整體照顧模式「成立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長照旗艦店)、複合型服務中心(長照專賣店)與巷弄長照站(長照柑仔店)」
十四、社區預防性照顧
十五、預防或延緩失能之服務
十六、銜接出院準備服務
十七、銜接居家醫療

服務項目大幅增加令人稱喜也叫人擔憂,從預防到出院的銜接準備乃至更精細的專業照顧,一條龍的長照無疑是一大福音。擔憂的是就像我們益形擴大的貧富差距一樣,長照2.0的城鄉差距將漸行漸遠,這絕對是無法避免且可預見的未來。社區服務整體照顧模式含括的就是所謂A、B、C三級,未來會在豐沛地區試辦ABC三級,資源不足地區試辦BC二級,上述提及的旗艦店就是A級的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屆時,出現的將不只是次等公民,鞭長莫及的地區恐怕還會出現想像不到的三、四、五等公民呢!

掌握國家機器的優勢在於完全掌握全國鉅細靡遺的大數據,據以提早運籌帷幄未雨綢繆。根據統計,老人長期照顧及安養機構的總床位目前竟然超越需求三萬多床,既然如此又何來處處可見的壅塞待床現象。統計是最不需要動腦的電腦運作,數字背後所隱藏的真象,癥結往往能一針見血的指引出未來政策發展的方向。空床、空床多久了?為什麼會空床?為什麼那麼多的長照中心都要排隊好久的一床難求!為什麼那麼多家屬寧可期期等待,也不願讓患者入住那麼多的空床?

又,根據衛福部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通過各地方縣市照服員培訓的人數達十一萬之多,取得丙級技術士的照服人力也達3,3000人左右。而目前投入各項照服工作的照服人力約26,214人,加上醫院的12,000護理人力總計約38,214人。預估2017年的照服人力需求介於30,739人至38,425人之間,所以今年的照服人力缺口最少在4,525人至12,211人左右。如果以國家對未來老年人口和需求長照人數的推估發展,這樣的照服缺口相較於未來將只是小巫見大巫,太小兒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