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最苦澀的淚:埃斯格蘭特屠殺後32年,世人記得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985年9月20日,內格羅斯農民響應全國性的大罷工,抗議戒嚴時期的苦難,並在第二天被軍警血腥鎮壓。在改朝換代後,內格羅斯島上的農民,仍在用每一日的血汗支撐著卑微的存在。
9月20號是埃斯格蘭特屠殺事件(Escalante Massacre)的32周年。1985年9月20號,是菲律賓歷史上苦澀的一滴淚。
在菲律賓破碎的地圖中,埃斯卡蘭特(Escalante)位於群島中部的西內格羅斯省(Negros Occidental),內格羅斯地區有大片的種植園,生產了這個國家一半以上的糖。我從沒去過那,只知道殖民者在這個國家帶來了莊園制度,而地主(Haciendero)和農工(sakada)過著相當大差別的生活。
我曾在一個農民組織舉辦的黑白照片展中,看見埃斯卡蘭特的蔗糖工人的面貌,他蒙著面罩,看不出年紀,在毫無遮蔽的炎熱太陽下工作,結實的肌肉長在比一般人還要瘦小的骨架,身旁是一束束比自己高的甘蔗。有一張照片,他與一家人站在草屋前,無聲的抗議,他手上拿著薪資單顯示,他一周下來的工資,連一包米都買不起。
這些都是近幾年拍的照片。埃斯卡蘭特大屠殺,便是發生在這些農民身上,這十幾年除了因為糖業逐年衰退,從事糖業的人數減少之外,莊園的結構沒有太大的改變,許多農民仍活在這個不平等的生產鏈中。


戒嚴時期,精心設計的壟斷制度
糖,是個因殖民者而蓬勃的產業。儘管國家獨立後,交由自已人統治,糖卻仍是統治者牟利的管道。菲律賓從美國獨立之後,兩方的經濟貿易仍舊密不可分,彼此簽訂糖的貿易契約,美國年年收購菲律賓1/4以上的糖,一方面確保美國國內糖的輸入,另一方面也保證了菲律賓糖業的穩定。馬可斯在1972年實施戒嚴時,使用他拿手的裙帶關係治理,設計了精打細算的壟斷制度,將高經濟價值的物品獨攬手中,其中便包括了糖。
1974年,馬可斯建立糖業管理委員會,並交由親信負責。委員會有權自行訂定蔗糖買賣的價格,當時還成立專門的銀行收購製糖公司。當年,糖價本來有一波高升,後來逐漸下跌,美菲之間的貿易合約也到期了,使糖的出口量下降不少。糖業委員會以振興糖業為由,硬是把糖的價格再壓低,拿到國際市場販售,而國內的糖價也持續低迷,最後造成了糖業的崩壞,壓垮大批靠微薄利潤維生的農民。
我深刻記得在上歷史課時,老師描述糖業管理委員會的失敗。農民種好卻賣不出去的甘蔗就這樣堆在倉庫,倉庫堆滿了,甘蔗就被放在路邊,在大好天氣下任由他腐壞。當時的內格羅斯地區,最高峰時,有九成的居民靠糖維生,如此一來,許多農民的生計受到影響,原本就吃不飽的農民過的更苦了,連地主的利潤也受影響。雪上加霜的是,內閣羅斯島上還蔓延著嚴重的饑荒。
人們恨透了馬可斯跟他指派的內格羅斯地方首長。該名首長不僅是個商人和地主,還擁有私人軍隊,憑藉軍法高於一切的戒嚴令,在地方實施令人恐懼的鐵腕統治。
內格羅斯最恐懼的一天
1985年,馬可斯政權搖搖欲墜的最後一年,9月21號戒嚴令發布的13周年級即將來臨,內格羅斯的農民響應全國性的大罷工,抗議戒嚴時期的苦難,以及解嚴四年以來毫無改善的生活。許多學生、教士和各行各業的人紛紛加入,數千人走上街頭,提出對政府訴求,圍堵了主要道路,也來到市政廳面前抗議。
9月20號,抗議來到第二天,為了驅散群眾,地方政府派出了坦克車,先是使用強力水柱鎮壓,眼見抗議群眾的意志毫無消滅,軍警便開了槍。
這些不長眼的子彈,不只是警告作用而已,現場群眾慌亂四散,有人躲不過瘋狂亂飛的子彈,至少有21人死亡,據說每個屍體上都有十、二十個彈孔,屍體一個個被排放在地上,讓人怵目驚心。那些死去的人,多是在十幾歲就開始當蔗農,也有死者是當天去聲援、當志工的學生。
這是內格羅斯地區最恐怖的一天,鎮壓消息傳出後,更加速了馬可斯的倒台。五個月之後,馬可斯和家人親信流往國外,地方政府換了領導,立起紀念碑,臨摹抗爭者們向天高舉的拳頭,譴責那個殘暴又無情的獨裁者。
大屠殺過後,世人還有什麼記憶?
在改朝換代之後,發動血腥鎮壓的埃斯格蘭特地方政府並沒有被追究,只有開槍的軍警受到了懲罰。那顆拳頭的紀念碑,對現在的居民還有什麼記憶呢?
我曾和一名菲律賓漁工大哥聊起這個事件,他來自那個地區,本以為看著拳頭紀念碑長大的他,會更清楚農工們抗爭的血淚史,但他的話卻出乎我的意料。他認為,那些出來抗議被殺的人,都是被「NPA」(菲律賓共產黨新人民軍)煽動的。這在一般菲律賓人的語境裡,意思就是一群恐怖分子,難怪會被殺死。
乍聽時,我訝異無比,但這樣的發言也並非毫無根據。事實上,當時的新人民軍在內格羅斯地區的確有著越來越龐大的組織。眼看政府腐敗,厭煩體制的農民,也的確有可能投向共產黨激進改革的道路所吸引。
我無法得知新人民軍到底有沒有參與這個事件,但回過頭來,對我來說,問題不是出在那些吃不飽的農民,該責怪的,是加劇了貧窮與飢荒的獨裁政府。
雖然現今對這個事件存在不同的評論,蔗農的下一代並不是健忘的。不久前,來自NSWF(全國蔗糖工人聯盟)的青年們,和兩千多名來自大馬尼拉都會區之外的原住民、穆斯林和其他地區的農民,一起參與了「全國少數族群運動」(Lakbayan ng Pambansang Minorya)。某種程度上,他們共享被專制政權殘酷對待的過去。
Tags: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