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民族義士安重根(中)——刺殺前夕的外患:三次韓日協約

韓國民族義士安重根(中)——刺殺前夕的外患:三次韓日協約
Photo Credit: P. F. Collier & Son@Wiki Public Domain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907年7月19日,伊藤博文逼迫高宗退位,安重根這時才發現,日本也只過是披著羊皮的狼,更勝於過往宗主國清朝對朝鮮之壓迫,且也已經把手深入到朝鮮半島內了。

韓國民族義士安重根(上)——刺殺前夕的內憂:東學農民運動

維持五百多年的李氏朝鮮王國(1392-1897)最終於1897年,亡於大日本帝國手上,但日本為了顧及朝鮮人民自尊心,馬上就以解放朝鮮人民獨立之名義,培植起大韓帝國(1897-1910)。

這一段朝鮮半島動蕩不安的年代,正是義士安重根生長的時代。

安重根出身朝鮮半島中西部黃海道海州(해주),小時候兒名與本名叫做應七(응칠),據說是他出生時,腹背上有七顆痣而得名,長大後改名為重根,而應七則被當成「字」使用。

安重根出身的家庭,雖是以經營米穀商生意為主的富裕家庭,但祖父安仁壽是朝鮮王朝鎮海縣監,父親安泰勳(안태훈)為一名進士,可說是書香世家,從小家裡栽培安重根熟習漢學,同時他也熱衷於武術。

安重根在他成長年代,就已經看到1894年爆發的古阜民亂,以及後來的全國各地大規模的東學農民運動,讓年幼的他體會到社會生民塗炭、民不聊生之現實面。

而接下來的外來者日本,在朝鮮半島橫行無阻的惡狀,更讓他燃生起救國大志。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剛結束,亞洲局勢可說大洗盤,大日本帝國憑著戰勝者的姿態,對朝鮮半島予取予求,當年10月8日日本為了主導朝鮮半島局勢,離間朝鮮王室與俄國,殺害了王妃閔妃(1851-1895),此暴行也引起朝鮮民眾的激烈反抗,展開了「乙未義兵」的抗日義兵活動。最終,日本於1897年結束李氏朝鮮王朝,進而培植起大韓帝國。

北方俄國看到野心日漸加大的大日本帝國,竟然搶先他們一步得到朝鮮半島與遼東半島許多利益,大挫俄國未來戰略意圖,最終俄日兩國意見不合談判破裂,於1904年2月6日,日本向俄國宣布斷絕外交關係,2月9日俄國對日宣戰,隔天2月10日便爆發日俄戰爭(1904-1905)。主戰場就是在雙方覬覦的遼東半島與朝鮮半島上。

當年1904年,安重根獨自出來創業,主要經營石炭生意,那時受到日俄戰爭波及,安重根流亡到上海,過沒多久,同年又回到朝鮮辦學。

大日本帝國在日俄戰爭,以勢如破竹之氣勢,打得俄軍節節敗退,但日軍對於朝鮮半島的「耕耘」,仍是每分每秒進行著。

1904年8月22日,韓日兩國在漢城(今首爾)締結《第一次韓日協約》(제1차 한일협약),條約主要內容為日方要求韓方雇用日本財政與外交顧問,好「保障」韓方權利,同時日方也派去財政顧問目賀田種太郎(1853-1926)和外交顧問史蒂芬(Durham White Stevens, 1851-1901)以表誠意,說到底,這些顧問只是方便日方以後方便全盤主導大韓帝國的外交和財政的「重要要務」特派員罷了,且日方藉由此次協約,全權掌握韓方經濟與外交重要決定。

另一方面,打得火熱的日俄戰爭,雙方最終也透過美國協調,日俄兩國於1905年8月10日於美國朴資茅斯(Portsmouth)附近協議,終於9月5日,日俄迫使中國承認兩國在中國東北與朝鮮半島之「利益」,雙方協議停戰,史稱《朴資茅斯條約》,結束了日俄戰爭。

大日本帝國打敗了中國,又逼和俄國,得意洋洋地回到朝鮮半島,於1905年11月17日,武力威脅迫使大韓帝國簽訂《第二次韓日協約》(제2차 한일협약,韓方又稱為《乙巳勒約》을사 늑약;此外又稱《乙巳條約》、《日韓保護條約》、《乙巳五條約》)。

這對朝鮮人民來說,可說是喪權辱國的國恥日,除了條約締結之際,時任朝鮮統監的伊藤博文(1841-1909)帶領朝鮮駐紮軍司令官長谷川好道(はせがわよしみち, 1850-1924)等人出席,並派日本憲兵隊團團包圍閣僚會議會場,然後通過威脅與個人審問之方式,強制性地讓大韓帝國「被」締結條約,且日本在韓國設立起保護國統治機構——統監府。

細觀《第二次韓日協約》五條條約內,相較於《第一次韓日協約》內容,多了許多不平等的對待,且有四條皆是有利於日方——規定日本可掌握大韓帝國的監理指揮外交權、以及在大韓帝國境內設置統監府等限制外,只有最後一條合約提到:「日本政府保證維持韓國皇室的安寧與尊嚴」(일본국정부는 한국 황실의 안녕과 존엄의 유지를 보증한다. )

此協約通過後,大韓帝國盡喪主權,成為日本的保護國之際,事實上也淪為大日本帝國名符其實的殖民地。

期間,儘管大韓帝國高宗看到日本的野心試圖想阻止,於1907年也秘遣李相卨(이상설, 1870-1917)、李儁(이준, 1859-1907)、李瑋鍾(이위종, 1887-?)三人,帶著他所寫的親筆信與參加海牙(Den Haag)會議的委任狀,向世界各國控訴日本對朝鮮半島的侵略,呼籲世界各國聲援大韓帝國,同時也試圖宣佈被日本強迫簽下的《乙巳條約》無效,史稱「海牙密使事件」(헤이그 특사 사건)。

Hague_Secret_Emissary_Affair (한국어)w:ko:헤이그 특사 사건에서 역할을 한 이준, 이상설, 이위종(왼쪽부터)
Photo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高宗密派的海牙特使,左起依次為李儁(副使)、李相卨(正使)、李瑋鍾(翻譯)。

但誰管大韓帝國呢?誰會多管閒事地想插手干涉大日本帝國下「保護國」國政呢?

當時朝鮮統監伊藤博文得知海牙密使事件,氣沖沖地跑到皇宮跟高宗興師問罪。日方決定「棄子」,一不做二不休,於1907年7月19日,逼迫高宗李熙退位,把皇位讓給太子李坧(이척, 1874-1926)繼位,即後來的純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