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共和國》:香草——大情聖卡薩諾瓦和薩德侯爵的催情劑

《香料共和國》:香草——大情聖卡薩諾瓦和薩德侯爵的催情劑
Photo Credit: Depositephoto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高檔冰淇淋廠商還是喜愛真正而非人工合成的香草,不過在冰淇淋裡添加黑色的香草種子以表示貨真價實,則純屬噱頭:這種種子並沒有什麼味道。

文:約翰・歐康(John O’Connell)

一如英國桂冠詩人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所形容的,在1960和70年代的英國,任何童年「枯燥乏味」的人,一聽到「香草」這兩個字,就一定會想到鵝黃色的沃爾(Wall’s)冰磚、夾在上了糖霜的易脆威化脆餅之間。有趣的是,1970年代正是冰淇淋工程的鼎盛時期。甜筒(Cornetto)就是1976年由義大利史必卡(Spica)公司發明,用油和巧克力隔離甜筒和冰淇淋,使它不會浸得濕透,這種甜筒一出,馬上就拉開和其他冰淇淋的層級。

然而單純的香草冰淇淋磚卻有一股教人懷想的力量,讓人回想到1920年代生活還沒有這麼狂亂的時代,肉販湯瑪斯.沃爾(Thomas Wall II)終於實現了他在一次大戰之前就想到的點子,在派和香腸夏天銷路下跌之時,用他的工廠和員工製造冰淇淋出售。

在許多人心目中,香草依舊是最基本的冰淇淋口味,是我們據以踏進更具異域風味領域的基地營。儘管我們自以為大膽,但談到食物,我們卻是保守的族類。提姆.艾考特(Tim Ecott)在《香草:追尋美味之旅》(Vanilla: Travels in Search of the Luscious Substance, 2004)一書中說:「英國的冰淇淋顧客90%都會選擇香草口味。」

香草冰淇淋不乏高貴的傳承。1784-1789年間,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在當選美國第三任總統之前,擔任駐法大使,在巴黎頭一次嚐到香草冰淇淋,大為驚艷,向廚師〔可能是他的管家艾卓安.波提(Adrien Petit)〕要食譜,傑佛遜手抄的食譜如今存放在美國國會圖書館,內容如下:混合蛋黃和糖把鮮奶油放在燉鍋,開火煮,先加入一根香草棒。快開時熄火,輕輕倒入蛋和糖的混合物。攪拌均勻⋯⋯

有人說把冰淇淋引進美國的是傑佛遜,這話不實。冰淇淋是早在十八世紀中葉的殖民者所製,他們用的可能是漢娜.葛拉斯的《烹飪藝術》(Art of Cookery, 1751),成份包括覆盆子。不過傑佛森在國宴中以冰淇淋款待嘉賓,的確有推波助瀾之效。來賓山繆.米契爾(Samuel Mitchill)醫師形容:「冰淇淋製成冰凍的球狀,包在溫熱的餅皮中,呈現奇特的對比,彷彿冰剛由爐子裡拿出來似的。」而傑佛森在巴黎時向美國駐巴黎代辦官員威廉.薛特(William Short)下的食物訂單中,也經常包括他在當地找不到的香草莢。

香草蘭莖幹呈綠色,性好攀爬,英文名稱vanilla源自西班牙文的vainilla,意思是小的種莢(vaina),原生於墨西哥東南、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的雨林,共有上百個品種,但舉世所有人工栽培的香草,幾乎都是來自香草蘭(vanilla planifolia,亦稱香莢蘭),野生可以長到80英呎(24公尺)高。它狹長的種莢在尚未成熟時就收獲,剛採收時並沒有任何香味。要烹調種莢,必須先把它們浸泡在熱水裡殺青,強迫發酵,讓它出水10天(平放在太陽下曝曬一段時間,再包在毯子裡,把熱氣悶在裡面),最後再在太陽下曬乾。

這個加工過程稱作「波本法」(Bourbon method),是以法屬波本島這個印度洋島嶼為名(在1793年重新命名為留尼旺島),因為這種方法就是源自於此。加工過程歷時約五、六個月,期間香草豆會喪失五分之四的重量。這是個繁瑣的工作,需要時時警覺:農民把它比喻為照顧新生嬰兒一樣。等加工過程到尾聲時,就會形成香草精(vanillin,香蘭素、香草醛)結晶,稱作香草霜(givre),不過不知為了什麼原因,大溪地的香草莢雖沒有香草霜,卻依舊有香味。1970年代,美國味好美(McCormick)香料公司在烏干達設立工廠,要以速成法為香草莢加工,不過並未成功。

烏干達香草業一直到1990年代才又復興,如今許多規模較小的烏干達業者都喜歡用波本法加工,因為效果較好。法屬島嶼(留尼旺、模里西斯和馬達加斯加島)的加工香草盛極一時,超越了二十世紀初曾是世界香草生產中心的墨西哥。1929年馬達加斯加已供應全球八成的市場,迄今依然。

由於香草極其昂貴——供不應求,因此合成香草精也就大行其道。道比說:「英國的廉價『香草冰淇淋』根本沒有多少香草,乳脂更低,早該換個名稱。」人工香草精是一種結構與丁香酚(丁香所含)和異丁香酚(豆蔻)類似的酚類化合物,可以用焦油、或更常見的是用造紙過程中的副產品造紙廢液,輕而易舉地製造出來:造紙廢液主要的成份是木質素,是陸地植物細胞壁之間的物質。木質素使植物堅硬,佔木材25%的淨重。它並非化合物,而是不同酚類交叉組成的聚合物。

合成香草精有趣的地方在於儘管它是用人工過程製造,但卻並不是假的,也不是仿製品,它和香草豆的天然香草精一模一樣。只是香草豆的香草精味道更豐富——香、甜、有麝香氣息,這是因為其他無數的化合物之故。因此諷刺的是,合成香草精的純粹反而對它不利,讓它的香味粗糙刺鼻,並且餘味帶苦。儘管如此,以木材為基礎的香草精在釀酒天地中卻別有用處:「葡萄酒貯放在橡木桶時,香草精分子由木材濾出,促成陳釀(ageing)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