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球員抗議種族歧視、唱國歌時拒絕起立,川普爆粗口槓上NBA球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式足球聯盟黑人球員卡佩尼克2016年9月曾為了抗議種族歧視經,在演奏國歌時拒絕起立,他的行動轟動體壇,其後有運動員仿效。但也引起川普大罵:「不喜歡美國的人不要祈求改變,最快最直接是滾出去。」
美國總統川普又有了新的開砲對象,這次目標是體育界。川普近日「爆粗」罵運動員,而著名運動員亦反擊,當中包括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
美國時間22日晚間,川普前往阿拉巴馬州為共和黨參議員造勢,川普在會上說,美式足球聯盟NFL應該炒掉那些拒絕在演奏國歌時起立致敬的運動員,更以爆口罵運動員:「有人對我們的國旗不尊重時,難道你們不想見到有NFL的老闆對他說:滾出去吧,你這狗娘養的(Son of a bxxxx),炒掉他。」
川普的言論相信是衝著NFL的黑人球員科林・卡佩尼克(Colin Kaepernick)而來。卡佩尼克2016年9月曾經在演奏國歌時拒絕起立,以抗議種族歧視,他的行動轟動體壇,其後有運動員仿效。當時仍然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川普就已經大罵卡佩尼克:「不喜歡美國的人不要祈求改變,最快最直接是滾出去。」
Roger Goodell of NFL just put out a statement trying to justify the total disrespect certain players show to our country.Tell them to stand!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2017年9月23日
NFL發表聲明指出,很不幸,這些分歧的言論反映的是互不尊重。川普意猶未盡,在Twitter發文:「我只是想對那些不尊重我們國家的運動員討個公道。叫他們好好的站著!」NFL球員協會表示川普言論過頭,簡直就是叫球員只可踢球,不准說話。
當地時間23日,這場口水戰蔓延到籃球界。球星史蒂芬・柯瑞(Stephen Curry)表示,他不想出席所屬球隊金州勇士(Golden State Warriors)赴白宮的年度例行訪問,原因是「他(川普)說的一些話,以及在適當時候沒有說的一些話。」
川普立即發文反擊:「對球隊而言,能去白宮是無上光榮的事,現在史蒂芬・柯瑞猶豫了,那就取消邀請吧!」
U bum @StephenCurry30 already said he ain't going! So therefore ain't no invite. Going to White House was a great honor until you showed up!
— LeBron James (@KingJames) 2017年9月23日
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則反罵指川普是「廢物」,並表示:「在你出現之前,去白宮的確是榮幸。」
已退休的柯比・布萊恩(Kobe Bryant)也加入論戰:「一個發表分化與挑釁言論、激化爭議與仇恨的美國總統,絕對無法讓美國再次強大起來。」
A #POTUS whose name alone creates division and anger. Whose words inspire dissension and hatred can't possibly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 Kobe Bryant (@kobebryant) 2017年9月23日
金州勇士球隊發表聲明,指出白宮已取消例行會面的邀請,球隊會自行去華盛頓以慶祝「平等、多元和包容。」
NBA總裁蕭華(Adam Silver)表示,對於金州勇士未能前往白宮感到失望,但球員敢於發言,他引以為榮。
新聞來源:
- Trump NFL row: Sports stars round on US president (BBC)
- Kobe Bryant: Trump's words inspire 'dissension and hatred' (The Hill)
- Trump's latest target is the sports world, and it's fighting back (LA Times)
- 川普集会爆粗口:拒唱国歌黑人球员是“孙子” (新浪新聞)
核稿編輯:楊之瑜
最新發展:
-
NBA決賽兩球隊預告:若得冠軍絕不和特朗普「共享榮耀」 3年前
-
美式足球超級盃冠軍隊臨時被白宮「放鴿子」,NBA兩球隊預告:若得冠軍絕不和川普「共享榮耀」 3年前
-
這支MV才十天就破億觀看,你在「This is America」看到什麼? 4年前
-
NBA探花Jaylen Brown哈佛演講:籃球員還是知識份子?誰說我不能兩者兼得 4年前
-
從H&M廣告看充斥於NBA的種族歧視 4年前
-
亞洲人不能綁「黑人髮辮」?林書豪新髮型挨批引文化爭議 4年前
-
NBA勇士隊遲疑造訪白宮 特朗普匪夷所思的談判示範 4年前
-
面對NBA勇士隊造訪白宮的遲疑,川普做了令人匪夷所思的談判示範 4年前
-
抗議川普爆粗口事件,美足球員下跪稱「國家領導人像混蛋,不用尊重」 4年前
Tags:
【影音】整理數十萬張空拍影像,就像一場馬拉松: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數位典藏」計畫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透過影像為環境發聲」是齊柏林畢生在做的事,也是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要接力做下去的事。打造一座把台灣存起來的影像資料庫,讓齊柏林留下的影像資產得以傳承世代,「數位典藏」計畫需要你我一同支持響應。
2017年,《看見台灣》的導演齊柏林匆匆離開這個世界,留下無數珍貴空拍影像資產;這些跨越1990年代到2017年、長達25年台灣自然與人文地景變遷的真實紀錄,不只保留了台灣之美,更在學術研究、環保倡議和環境教育上有著無可取代的價值。然而,龐大的影像素材需要經過「數位典藏」才能被有效應用,因此「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成立的初衷,就是為了承接數位典藏的使命,讓齊導畢生的心血,能夠世代傳承,發揮永續的影響力。經過兩年的摸索,基金會最終研擬出最合適的數位典藏計畫,不只將齊導作品數位化、分類歸檔,更要建置線上影像資料庫,並將繼續記錄台灣的使命傳承下去。
根據看見・齊柏林基金會統計,齊柏林導演在空中拍攝超過2500小時所累積的影像,約為10萬張空拍底片、50萬張數位照片,上千小時的空拍影片;要為如此龐大的影像資料建檔與整理,勢必耗費許多金錢、時間與人力。不過,只要能集結眾人之力,這一場數位典藏人員及專業志工接力的馬拉松,將會是美麗而撼動人心的一段旅程。
「數位典藏」做什麼?
數位典藏(digital archive),意思是將有保存價值的實體或非實體資料,透過數位化(諸如攝影、掃描、影音拍攝、全文輸入等)與加上屬性資料等詮釋資料(Metadata),建立數位檔案的形式,作為永久保管儲存。
而看見・齊柏林基金會的數位典藏計畫可分為三大工作線,分別為:
- 傳統底片組:挑選底片→掃描成數位檔案→建立屬性資料→歸檔
- 數位照片組:挑選照片→建立屬性資料→歸檔
- 空拍影片組:挑選影片→建立屬性資料→歸檔
除了要將齊導留下來的影像作品數位化歸檔,數位典藏計畫還包括改版建置「iTaiwan8影像資料庫」,也就是建設完整的線上影像資料庫系統,讓齊導作品更便於靈活運用,也能讓更多世人看見。
飛行2500小時累積的空拍影像,怎麼整理?
- 整理底片/數位掃描
數位典藏組專員詹宇雯的工作,是負責整理傳統底片。即便存放在防潮櫃中,傳統底片仍面臨逐漸老化褪色的壓力,需要與時間賽跑進行數位化保存;然而大多未經篩選的10萬張底片,有些因為直升機震動導致些微的畫面模糊,也有因飛行路線連續較重複的地景構圖,而詹宇雯的其中一項任務,就是拿著放大鏡一一檢視精挑,並標註定位和勘誤照片資訊。
「整理底片最常發生的問題就是人工出錯,因為以前留下的資料可能是齊導或其他志工整理出來、用手寫的,貼紙可能貼錯或資料寫錯。」詹宇雯說起某次經驗,當時有一張台北車站的照片被貼了很多年份,為了找出正確年份,她試圖辨識照片裡招牌跑馬燈上的氣溫、股市市值等資料,交叉比對推斷出正確年份。雖然偶有這種偵探辦案一樣的趣事,但大多數時候是耗費專注度與眼力的過程。
完成底片挑選的階段,接著進到底片掃描數位化。然而,這步驟並不容易,除了整體的影像品質控制與檔案管理,齊柏林導演留下的底片最遠距今至少11年,老化褪色的底片容易出現色彩偏誤,須進行色彩還原,再修掉畫面上的髒點、存成解析度高的數位影像才算完成。

- 建立屬性資料
所謂「建立屬性資料」,其實就是為影像添增各種描述紀錄的資訊,有了這些資訊,龐大的影像資料才能被有效率的搜尋、管理。數位典藏組副組長陳宣穎表示,以齊導拍攝的影像為例,包含:拍攝主題、地點及詮釋地景的關鍵字都屬於此範疇;而其中投入最多時間的便是「定位」和「建立關鍵字」這兩項任務。
「定位」指的是找出拍攝主體所在地點和座標,有時可透過既有的飛行軌跡紀錄來推測,但更多時候是在沒有軌跡紀錄的狀態下,憑藉地理知識及照片上的蛛絲馬跡判讀位置。如果影像拍攝年代久遠,或是地景變化很大,就需要運用更多歷史圖資或佐證資料去搜索、推論。
「我們要一張一張照片判讀,建立屬性資料。像是早期的傳統相機沒有定位功能,常常看到照片中只有一大片山稜線,此時我們就要仔細比對地圖、衛星影像,想辦法查找,盡可能貼近正確。」陳宣穎說。
「建立關鍵字」看起來似乎相對輕鬆,然而事實上,光是決定有哪些關鍵字可以使用,就是一門功夫。第一步必須辨認影像中的景物,例如一塊農田種植的是什麼作物,就必須蒐集其他資料輔助判斷;其次,由於空拍照片尺度不一,在畫面中佔比多大的景物需要設立關鍵字,也需要經過討論訂定規則;最後,還必須從使用者的角度思考,依據一般人的搜尋習慣設立關鍵字。
因此,在建立屬性資料的過程中,看見・齊柏林基金會也特別諮詢多位專家,共同研究規劃出適合台灣空中影像的關鍵字建置邏輯,並以此基礎進行分門別類、校正檢核,確保影像被妥善歸納及運用。

- 影音資料典藏
相較於照片整理,動態影片的典藏工程更為多元複雜。首先,要針對近千小時空拍影片進行盤點,接著進行特殊格式轉檔與備份,再逐步建立邏輯編碼、標示檔案管理方式,以推動後續屬性資料建立。
「影片整理最大的兩個挑戰,其一是影片內容橫跨的範圍很大,導演可能是台中起飛、屏東降落,因此要去判斷每個影片節點的地景定位;其二是飛機上升的垂直範圍很大、晃動又劇烈,有時候會遇到『果凍效應1』致使內容失真。」影音製作組專員鄭宇程說明,由於各時期的影片拍帶檔案格式、影像內容品質、影片時長都不同,大大增加了管理建檔難度。

加入數位典藏的馬拉松,傳承接棒台灣之美
從一步步定義操作流程、統一色彩管理語言、購置影像處理設備等,到培訓志工與實習生、讓人力支援一步到位、避免巨量資料的協作過程中出現錯誤,都是數位典藏計畫的範疇。多元內容創意部副總監王俐文表示,「數位典藏」四個字說來簡單,但過程繁複龐雜,需要所有人一致的專注、耐心、細心、以及熱忱。
「iTaiwan8影像資料庫」作為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數位典藏計畫的目標之一,改版上線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除了完成龐大影像資料的典藏,更大的挑戰是要繼續記錄台灣,讓影像不會只停留在2017年。
「透過影像為環境發聲」是齊導畢生在做的事,也是基金會要接力做下去的事。而數位典藏計畫,就是齊導生命的延續,也是基金會動力的源頭。要打造一座把台灣存起來的影像資料庫並不容易,看見・齊柏林基金會亟需各界的支持,共同建置屬於台灣最美的影像資料庫。讓我們一起守護齊柏林留下的影像資產,讓土地脈動的珍貴影像得以傳承世代,發揮更多價值。
註1:果凍效應(rolling shutter)是數位相機CMOS感光元件的一種效應,當使用電子快門來拍攝高速移動的物件時,原本垂直的物件拍攝出的畫面卻為傾斜甚至變形。(資料來源: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