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里島旅遊吃到不乾淨海鮮,團員染「桿菌性痢疾」返國上吐下瀉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北部一名30餘歲男性9月初跟另18名團員去印尼峇里島旅遊,結果他返國後隔天因發燒、腹瀉及噁心等症狀就醫,確診為桿菌性痢疾。
(中央社)
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管署疫情監測資料統計,今年截至9月24日,國內累計120例桿菌性痢疾確定病例,其中境外移入44例,低於近5年同期;感染國家以印尼39例為最多,柬埔寨2例,中國、菲律賓及香港各1例。
疾管署防疫醫師黃婉婷下午在疫情週報時表示,北部一名30餘歲男性9月初跟另18名團員去印尼峇里島旅遊,結果他返國後隔天因發燒、腹瀉及噁心等症狀就醫,確診為桿菌性痢疾。衛生單位進一步調查發現,其他團員中另有一名20餘歲女性團員也曾出現嘔吐、腹瀉症狀,經檢驗後也確診。
染病的患者表示在印尼當地主要以熟食為主,但曾到環境不佳的餐廳食用海鮮類餐點,疾管署研判為一起群聚感染事件。兩名患者同住接觸者目前都無疑似症狀,另衛生局已針對其他13名有症狀團員採檢送驗。
黃婉婷表示,桿菌性痢疾潛伏期為12至96小時(通常一至三天),有時長達一週,常透過受汙染的食物或飲水傳染,也可能因蠅蟲沾染、交叉使用砧板而污染食品,特別容易在自來水不普及或環境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引起流行。
感染桿菌性痢疾症狀包括程度不等的腹瀉、發燒、噁心、嘔吐、痙攣及裏急後重(有便意,卻拉不出來)、血便及粘液便等症狀,部分民眾為無症狀感染者。
黃婉婷提醒,民眾出國應注意飲食衛生,盡量吃熟食、熱食,避免非完整包裝的冰品、飲料,並勤洗手、保持個人衛生;於行程中或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疑似症狀,應主動聯絡機場檢疫人員及就醫,並確實告知醫師旅遊、飲食史,以利診斷及通報。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也說,國內旅遊業者應特別注意,如果帶團到東南亞衛生條件較差的國家,應了解餐廳、餐點的衛生狀況,以免發生集體腹瀉、食物中毒狀況,業者必須負擔賠償責任。
東南亞爆登革熱,今年移入台灣病例已兩死
衛福部疾管署新聞稿,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登革熱死亡確定病例,個案為北部30餘歲女性,8月底曾至越南旅遊,9月初因陸續出現發燒、倦怠、頭痛、肌肉痛、關節痛及後眼窩痛等症狀就醫並收治住院,經通報檢驗確診為登革熱。
疾管署表示,患者住院期間持續有頭暈、呼吸困難及胸悶情形,治療後仍不幸於9月中旬死亡,經審查確認死因與登革熱相關;個案之旅遊接觸者20人目前均無疑似症狀。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上週(9月18日至9月24日)新增4例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及1例自越南移入病例死亡,近一個月境外移入個案感染國家以越南為多,今年截至9月24日累計229例境外移入病例(含2例死亡),本土病例3例。
現處病媒蚊活躍期,民眾如計劃前往東南亞等登革熱流行地區,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於皮膚裸露處塗抹衛福部核可的防蚊藥劑、居住在有紗窗、紗門或空調設備的房舍等。返國後如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登革熱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史,以及時診斷、通報及治療。
赴非洲染瘧疾,今年6例皆為境外移入
衛福部疾管署新聞稿,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瘧疾確定病例,為居住南部的30餘歲男性,8月下旬至9月中旬獨自前往西非布吉納法索旅遊,並表示出國前曾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接種黃熱病疫苗,但未服用抗瘧疾藥物,返國後於9月下旬陸續出現高燒、畏寒、頭暈、嘔吐等症狀分別至診所與醫院就醫,因血液中發現瘧原蟲故收治住院,入院後一度出現重症症狀(休克),所幸經治療後病情好轉,仍住院治療中,同住接觸者目前無不適症狀。
依據疾管署疫情監測資料統計,今年截至9月24日國內共計6例瘧疾確定病例,皆為境外移入個案;感染國家為奈及利亞2例,布吉納法索、象牙海岸、印尼及赤道幾內亞各1例;檢出病原體為熱帶瘧4例,間日瘧及混合瘧各1例。
我國雖非瘧疾流行地區,但有可傳播瘧疾的矮小瘧蚊,仍有機會發生本土疫情,民眾須注意防範。

瘧疾藉由人類被感染瘧原蟲的瘧蚊叮咬造成感染,其中間日瘧及卵型瘧兩種原蟲可能潛藏在肝臟內達數月至數年之久。
大多數人感染後,症狀可能於7天至30天內出現,早期症狀與與流感類似,主要為發燒,也可能出現如頭痛、肌肉痛、關節痛、噁心、嘔吐和疲倦等症狀,如果沒有及時接受適當治療,數天後會出現間歇性或週期性的畏寒及顫抖、發燒及出汗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脾腫大、黃疸、休克、肝腎衰竭、肺水腫、急性腦病變及昏迷。
新聞來源:
- 去峇里島吃到髒海鮮 團客染桿菌性痢疾(中央社)
- 國人赴峇里島旅遊群聚染桿菌性痢疾,提醒民眾出國留意飲食衛生(衛福部疾管署)
- 國內新增1例登革熱境外移入死亡病例,民眾前往流行地區請做好防蚊(衛福部疾管署)
- 民眾前往瘧疾流行地區請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做好防蚊措施(衛福部疾管署)
核稿編輯:楊之瑜
Tags: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