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唯一禁止女性駕駛的國家解禁:沙烏地阿拉伯允許女性「獨自」開車上路

全球唯一禁止女性駕駛的國家解禁:沙烏地阿拉伯允許女性「獨自」開車上路
Photo credit: Reuters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沙烏地阿拉伯是徹底奉行伊斯蘭教法的君主專制國家,保守派教士多年來堅定主張這項禁令正當,甚至有教士聲稱,女性開車可能會「傷害卵巢」、導致骨盆上移。

沙烏地阿拉伯國王沙爾曼發出法令,未來沙國女性不必獲得男性准許才可以駕駛,也不需要男性陪同才能開車上路,2018年6月將開始實施。而這個全球最後一個禁止女性駕駛的國家解禁的原因,竟然是為了振興國家經濟。

沙烏地阿拉伯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個不准女性駕駛的國家。如果女性被發現駕駛,會被拘捕和罰款。受到法例所限,很多家庭都要僱用司機來接載女性。國內權益組織多年內爭取開放女性駕駛,但遭保守派人士強烈反對而未成功。

2017年9月26日,沙烏地阿拉伯國慶期間,沙國女性第一次獲准走進國家體育館參加慶典,當時有女性興奮地表示,「國家開放了,或許明天女人就可以駕駛了,甚至去旅行。」

沙烏地國營電視台26日報導,國王沙爾曼(King 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發布政令,批准向本王國女性核發駕照。這項政令將自明年6月生效。電視台並指出,沙烏地阿拉伯將利用到明年6月前的這段「準備期間」,擴增駕照核發場所並建設基礎設施,供數以百萬計新手駕駛所需。

沙烏地阿拉伯的人權組織紛紛對新政讚好,表示這是國家的大日子,值得慶祝;有女性表示,要選購夢想中的汽車,也有人說,沙烏地阿拉伯將從此改變,因為雨不會只下一滴(意指之後會進一步有更多開放)。有網民則表示:沙烏地阿拉伯,歡迎來到21世紀。

沙烏地阿拉伯駐美國大使哈立德王子(Prince Khaled bin Salman)則表示,今次決定是歷史性的,是在適當時間做正確的事。

終於解禁,允許女性開車的原因竟是「經濟考量」

《天下雜誌》 指出, 沙烏地阿拉伯通過的這項政令,不僅翻開了女權的新篇章,更將為汽車市場添加成長動能。 因為全球油價持續低迷, 石油出口大國沙烏地阿拉伯荷包相對緊縮,汽車銷量在2016年大幅減少近30%。而沙國人口年齡結構非常年輕,有超過50%以上人口年齡低於25歲,當年輕女性開始學開車,並渴望擁有自己的車輛,或許能夠讓車市好轉。

沙烏地阿拉伯的阿瓦裡德親王(Prince Alwaleed bin Talal)在2016年更羅列了各樣的因素,支持女性駕駛。他提出的經濟因素是:「女性外出必須依賴私人司機或計程車,對她們造成經濟負擔。女性聘請外國私人司機,造成沙地阿拉伯的經濟流失了數十億美元。」他指出,「在目前的經濟情況下,允許女性開車成為一個緊急的社會需求。」

今年6月才冊立、主張改革的年輕國王沙爾曼認為,讓女性駕駛有助於更多女性投入職場,他也鼓勵女性多參與社會活動。不過國王也顧慮到,如果改革推行得太快,會令宗教人士反彈。

《關鍵評論網》6月報導,沙烏地阿拉伯可說是對女性限制最嚴格的伊斯蘭國家,2015年12月首度給予女性投票權,2017年6月,才宣布將逐步推動給女孩上的體育課程。沙國女性不能開車,過去每名成年女性都必須由合法男性監護人代理,才能辦理法律文件,為了避免人才「浪費」,在「願景 2030」中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提升婦女的勞動參與,尤其是在金融與科技領域。

《中央社》報導,沙烏地阿拉伯是徹底奉行伊斯蘭教法《沙里亞法》(Sharia Law)的君主專制國家,保守派教士多年來堅定主張這項禁令正當,教士路亥登(Al-Loheidan)甚至聲稱,女性開車可能會「傷害卵巢」、導致骨盆上移。

另一名教士艾爾赫傑里(Saad al-Hijri),稍早前才發表了「女士駕駛的壞處」演講,他說,「女人腦袋只有男人的一半,購物時就只剩1/4,所以讓女人駕駛是很危險的。」這樣的言論引發眾怒,被網民狂轟,結果他因貶低人類價值的言論,被禁止從事宗教活動。

多年下來,有許多女權運動人士因大膽藐視禁令而遭監禁。 當這項震撼性政令宣布後,首都利雅德的民眾反應不一,有些人興奮不已,有些人持懷疑態度。儘管政府推動頗具野心的改革,沙國對女性的限制還是全球數一數二嚴格,根據沙國監護制度,家中女性的就學和旅遊等活動,必須經由一名男性家庭成員(通常是父親、丈夫或兄弟)批准,目前還不清楚沙國女性申請駕照是否需要監護人批准。

不過,「我是自己的監護人」與「女性開車」的主題標籤開始在社群網站流傳開來,同時有許多人公開諷刺長期擁護禁止女性開車的保守派人士。

沙國已經成立委員會執行這項決定,將在30天內提出建議事項,政府必須在2018年6月24日前實施這項新政令。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