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零售轉型大戰:超市正夯,大潤發首間24小時「便利店」開幕

零售轉型大戰:超市正夯,大潤發首間24小時「便利店」開幕
Photo Credit:Solomon203 CC BY 4.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首家「My - RT」距離捷運江子翠站步行不到10分鐘,有別於一般超市和超商,會有30種以上的壽司、便當、三明治、烘焙麵包等鮮食,不會只聚焦在日韓進口商品,會有更多的歐美進口商品。

繼家樂福推出便利購後,大潤發宣布將投入「介於超商與超市規模」的「便利店」市場,首家門市將進軍新北市板橋區。大潤發表示,便利店店型較小,方便未來尋址拓點,展店成本遠低於量販店,未來會以每年兩位數的數量增加店數,聚焦都會區。

《中國時報》報導,除了家樂福積極拓展300坪左右的「便利購」超市店型,大潤發的(RT-Mart)則將觸角探到超商,10月3日將在新北市板橋開首家70坪「My - RT」便利店,規模比一般200坪起跳的超市小、比30至50坪的超商大,未來會以70坪至100坪為目標展店,預計每年開10家店,到20202年至少開30家。

在超商看得到的即食茶葉蛋、熱包子、飯糰、麵包、披薩、現烤食品、微波鮮食等,大潤發便利店也會賣,但多了量販和超市才賣的蔬果、魚肉等生鮮,大潤發公關郭建志表示,便利店商品訂價與量販店不同,但生鮮因有大量採購的優勢,訂價比起跟天和鮮物合作的全家便利商店相對便宜。

《自由時報》報導,大潤發表示,便利店24小時營業,除了提供蔬果、生鮮、尿布、衛生紙等民生用品,包含關東煮、茶葉蛋、炸雞腿、烤雞和披薩,也是熱騰騰供應,特別的是,還有供應70%濃度的黑巧克力霜淇淋以及現煮咖啡。

首家「My - RT」距離捷運江子翠站步行不到10分鐘,半徑1公里內有4間國中小學,屬於文教住宅區。有別於一般超市和超商,預計會有30種以上的壽司、便當、三明治、烘焙麵包等鮮食,種類較多;不會只聚焦在日韓進口商品,會有更多的歐美進口商品;且擴大座位區,在2樓設置30人的座位區,能免費充電、Wifi及冷氣。

《蘋果日報》報導,郭建志表示,在考量台灣市場需求、未來展店便利性等多重因素後,大潤發決定投入小型便利店的市場,其中將鎖定包含蔬果魚肉,以及鮮食、麵包、披薩等即食食品市場,瞄準的正是菜籃族代表的小家庭,還有單身客層兩大客群,第一階段先針對台灣人口最大的都會區新北市進行測試,若市場反應不錯,將優先經營北部市場,接著逐步往中南部都會區發展。

郭建志指出,大型量販、小型超商在台灣零售市場已趨近飽和,但近年來有超市加速展店的發展趨勢,而既有超商店型,則開始結合餐飲或生鮮品牌開出大店,在盤點大潤發自身優勢及考量擁有21年的零售經驗之後,決定新開發不同通路,以「便利店」的新店型切入零售市場。

《中央社》報導,量販競爭白熱化,原本以量取勝的量販店和以便利取勝的超商,界線愈來愈模糊。家樂福便利購第39家店日前進駐內湖,宣示今年會破40家;遠東集團旗下的量販愛買,去年收掉高雄與台北大直賣場,積極尋覓新店落腳處,可能將在台中展店。全聯以超市作為搶進市場的優勢,近年陸續改裝,積極測試各種不同型態的新店型,企圖找到創新與市場的平衡。

而大潤發上次展店,是2010年開出苗栗頭份店,中間間隔7年,目前在台共有22家量販店,每年業績超過新台幣300億元,由法商歐尚集團(Auchan Retail)持股超過8成,包含總經理、多位高階主管都為法國籍。(原本由潤泰企業集團總裁尹衍樑創設於1996年。後與法國量販店公司歐尚合資經營。)

郭建志強調,近年來坪數小於量販的超市有加速展店的趨勢,既有超商則開始結合餐飲或生鮮品牌開出大店,都是希望搶攻龐大的菜籃族市場。

《中國時報》報導,根據經濟部8月最新統計,今年前七個月超市在家樂福便利購、美廉社等大力擴展下,營業額較去年同期增長7.4%,不僅優於整體零售業成長值且冠於各業種,像7月包括百貨、便利商店與量販等均衰退,只有超市成長6%。

家樂福就在8月一口氣在屏東、台南、桃園與台北東湖開出4家便利購超市,全台總店數突破100家,業績成長可期。目前愛買全台有18店;遠東集團指出,線上網購的成長都在3~4成,顯現虛實並進才是穩固市占之路,愛買在中部開發新店的評估也在進行。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