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你正在煩惱未來要做什麼嗎?五點建議教你發掘人生的方向目標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多數的大學生往往在接近畢業之際開始煩惱未來要做什麼,本文告訴你在思考「要做什麼」之前先不要做哪些事,以及如何明確地找到目標。
之前和堅果電商的創業者Samuel聊天,才發現許多人的求學路上都有相同的遭遇,上了國高中之後,老師總是跟你說:「好好讀書,考上好大學就能好好玩了」而六年的升學考試的生涯中,幾乎很多人都去了補習班,過著早上六點半起床、晚上十點半下課的生活,鮮少有機會探索自己。考上大學之後,很多人脫離了住家,被升學主義桎梏許久的我們,便如脫疆野馬一樣開始「由你玩四年」,至於探索自己?周圍的同學都在夜唱、出遊、打傳說,探索什麼的就先擺著吧,才大一而已不急。
80%台灣學生的煩惱
台灣學生被升學體制和補習班壓抑了很久,考試時候有明確目標,而大學?沒有。欠缺探索和目標又沒人監督的情況下,往往開心享受大學生或數年之後,才開始煩惱未來,這直接導致了我們常看到許多學生困在不合適的科系四年、不知道為何而學、盲目的追求社會定義上的成功而不快樂、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蹉跎了大好的青春時光,實在非常可惜,你我的周圍常常看到的五個現象。
一、追求光鮮亮麗
學業成績不錯、安排自己雙主修,準備培養第二專長。積極參加社團活動、培訓課程,培養團隊能力與專業技能,還有參與志工、參加比賽、應徵海外實習,一切都是希望在履歷上更具備競爭力。這樣固然獲得了豐富的履歷,但他追求的是大家對學生所定義的「優秀」,而不是自己所要的,而且履歷雖然看似豐富,卻是東沾一些、西碰一點,看起來多元卻沒有一個主軸方向,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麼!他所做和所參加的只是「父母說這個不錯」、「學長姐推薦」、「對履歷有加分」,至於他未來之後想做什麼?他還不知道。
二、埋怨卻又離不開現有的科系
因為考試不希望「高分低就」,也不知道該「選校不選系」、還是「選系不選校」,反正就找了一個分數相當的科系填了。唸了之後發現與自己興趣不合又沒前途(就業比較不吃香的科系),這樣情況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唸不下去被二一或休學重考,另一種則是不想重考,系上成績勉強及格,但又無力去轉系或雙主修,就這樣抱著沒興趣又沒錢途的科系四年,過得很不快樂。
三、找個雙修來安心
這個人跟第一種人很像,但是成績還可以,排名前面一點的就轉去別的科系了(畢竟有些學校的冷門科系是俗稱的轉系跳板),而轉不走的就留在原系,拚一個雙主修。如果是自己喜歡的也就算了,最怕的是那種看著同學都雙修熱門科系自己也跟著做,這樣只是把高中升大學犯的錯再犯一遍而已,不但兩個學科都不專精,還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筆者就認識一個朋友,文科跑去雙修商科,最後去報考理科的研究所,慶幸的是他最後找到了興趣所在,但可惜的是前面求學所花的時間無疑是相對沒效率的(不是沒用哦!)。
四、重複經歷著二一和休學的過程
慘一點又不願意離開的,就一直重複著差點被二一或休學的過程(大學學制允許在被二一以前休學,這樣就不算二一)把一般科系當作醫學系在唸,徒耗光陰,然後還是會面臨到第五個情況的問題…
五、渾渾噩噩度過了四年(甚至五年)
典型一點是隨波逐流過了四年,然後大四面臨社會現實壓力,一時之間亂了手腳,決定延畢來逃避就業的壓力,或者不知道該幹嘛,所以追求更高的學歷,來報考個研究所,把問題往後丟,但研究所與大學目的不同,更為學術,沒有興趣的科系反而會唸得更痛苦。經濟比較不允許的找個工作就去上工了,或者聽信父母的話繼續當全職考生考公職。

上面五點的述不陌生吧?這些問題的根源,一言以蔽之就是「沒目標」或「盲從」。而這樣的情況在你我的周遭就隨處可見。這邊要澄清一下,「雙主修」、「唸研究所」、「考公職」、「去留學」、「延畢」、「去工作」這些行為沒有不好,而是因為「不認識自己」而「盲目」的去做這些事情不好。
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就是「沒有方向」、「盲從」。你會說:「哎,這個去請教別人就好啦!」那麼問題來了,你到底該聽誰的建議來規劃未來?外派過得不錯的學長姐會建議你跳脫舒適圈,勇敢跨出海外挑戰;旅遊作家會跟你說把握年輕探索世界,這個世界很大;家人當然覺得大企業有名氣福利好肯定最棒;直銷保險會跟你說學歷不值錢,業務工作挑戰年薪百萬。
好了,該聽誰的?
不只是生涯規劃,光是畢業的求職我也請教過兩個我很欽佩的董事長,L董事長說應該加入新創,參與新創的高速成長和身兼多職的歷練。B董事長說當然應該去大公司,因為大公司會有很多的資源跟人脈,而且會有很多的資源浪費可以去改善發揮,掌握幾億資源的學習機會不是新創可以比擬的。好了,該聽誰的?
回答問題以前,我們先用遊戲來看這個問題,玩過傳說對決的人都知道,角色有AP(法術傷害)、ADC(物理傷害)的分別,你會用AP的攻略來玩ADC嗎?或者換個比方,你的天份適合當武將,你應該不會按照謀士的建議來精進自己。這幾年之中你會聽到很多很多的建議和現身說法,而這些建議包羅萬象,每個建議都有很成功的人,不過他們的建議適合你嗎?執行建議之前,要先確認自己的目標方向,不然往錯誤的方向努力,只會讓你離目標越來越遠而已。
不要做哪些事情?
在「要做什麼」之前,我覺得可以先說說「不要做什麼」。
一、不要「盲目」考試
時間很寶貴,不要去花時間去「考心安」或者把問題拖到碩士畢業,這樣不會比較好。
對了,說個題外話,考公職真的好嗎?公職有一個很大的缺點是沒辦法「實習」,也就不知道工作環境如何,而且每個單位生態迥異,根本很難預測,之前我在學校就有遇過一個考上學校公職的人受不了壓力離職的,這樣的時間成本很高耶…(而且公職補習班找回來分享的上榜人才不會跟你說這些)或許有些人是因為父母的期待或要求,不過已經聽話了18年,成年之後該拿回人生的自主權了。
二、不要被環境左右
Tags:
這樣用手機才安全!五個你一定要知道的「行動資安防護秘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代人出門可能會忘了帶錢包、忘了帶鑰匙,但絕對不會忘記帶的肯定就是「智慧型手機」,畢竟生活中的資訊取得、溝通聯繫甚至是金融交易…等必要功能都靠手機完全包辦,甚至我們重要的個人隱私也都保存其中-小至通訊錄、行事曆、電子郵件到大量的照片、影片,甚至是各類應用服務的帳號密碼,也正因如此,手機成為近幾年資安威脅的主要目標。
雖說智慧型手機的資安風險愈來愈高,但絕大多數使用者似乎都沒有意識到手機資安防護的重要性,不過近幾年有愈來愈多牽涉手機平台的資安案例出現在新聞上,也讓大家慢慢開始重視到「行動資安防護」的重要性。
對於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來說,建立起正確的資安防護概念是非常必要的,若是忽視了主動防護的意識,下一個新聞上的受害者可能就是你!在接下來的文章中,也要為大家帶來五個你一定要知道的行動資安防護秘技,有看有保庇哦!
秘技之一:來路不明的 Wi-Fi 、網站不要連
大部分的手機都會搭配 4G 或 5G 行動網路,但不見得每一個人都會用吃到飽的資費,因此若是在家中或公司之外的公共場合,多半會尋找可免費使用的 Wi-Fi 網路,不過這些 Wi-Fi 若是由公共設施如機場、政府機關、學校或是店家所提供,相對較無資安疑慮,但若是未知來源且沒有加密鎖定的 Wi-Fi 訊號,就需要格外留意,可能會有傳輸資料遭受側錄,或是被路由器導引至帶有惡意程式或騙取個資的網頁。

除了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手機若有針對這些資安隱患有所防護,對於使用者來說也有額外的保障,像是三星的 Galaxy 系列手機,就加入了 Knox Vault 主動防護機制,且不僅止於系統面的安全性,更將關鍵的硬體元件也列入防護的一環,在手機開機後便能完整監控系統核心,確保沒有受到外來惡意程式的竄改,帶來即時保護且從不間斷!

秘技之二:密碼設定有一套,生物辨識更可靠
對於手機使用者來說,資安防護的第一線就是「密碼鎖定」,除了各類型的應用程式服務,手機的螢幕鎖定也是必要一環,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切莫不要因為方便記憶,就使用組合簡單、容易被破解的密碼組合,像是單純用生日、英文名字…等較容易被猜中的組合,也要避免所有的網路服務都使用同一組密碼。
當然,以手機鎖定來說,比較好的方式就是使用「生物辨識」,像是 iPhone 的臉部辨識 Touch ID,或是一般手機常見的指紋辨識等,更能兼顧使用便利與安全性。

針對重要的密碼與生物辨識資料,三星的 Knox Vault 也考量到儲存與傳輸過程的安全,手機中除了有安全處理器為相關資料的傳輸加密,內部的安全記憶體更讓密碼與生物辨識特徵資訊妥善保存,不會隨意外洩或被破解。

秘技之三:真正隱私的資料避免長期存於手機
過去經常看到有使用者因為維修電腦、手機時發生隱私資料遭到外流的情況,尤其是一些私密的照片、影片,都有可能在手機送修甚至遺失時,遭到有心人士破解盜取資料,而這些狀況一般來說很難避免,也因此會建議大家,如果是真的不能曝光的內容,建議不要選擇長時間保存於手機之中,而是選擇不易外流的儲存方式,例如:隨身碟、外接硬碟。

當然,如果手機中真的有重要的隱私資料需要保存,三星 Galaxy 手機內建的「安全資料夾」會是相當可靠的選擇,除了同樣採用三星 Knox Vault 技術防護,更是手機原有系統中的一個獨立區塊,也能夠透過應用市集安裝程式,而且能與手機原本的程式相互區隔,使用上更為彈性。

秘技之四:非官方來源應用不亂裝,權限允許要看清
智慧型手機之所以功能強大,主要在於和電腦一樣能夠透過各類型應用程式的安裝來擴充更多功能,雖然應用程式造就了手機的便利性,但使用者可能會因為忽視應用程式的取得來源,而不小心「引狼入室」。
對於蘋果用戶來說,除非進行系統越獄才能使用非 App Store 來源的應用程式,因此相對接觸到有問題 App 的機率較低,但 Andriod 平台是可以透過 APK 方式來安裝應用,且除了 Google Play 之外,也有不少第三方的應用商店,甚至是直接從應用官網下載的使用形式,因此對於可能暗藏惡意程式的 App 較難防範。

當然,即使是官方來源的應用程式,也需要格外注意這些程式對於系統權限存取的要求是否合理,當應用程式會索取本身功能以外的系統權限時,就需要特別留意,像是明明是相機應用,卻索要聯絡人、撥打電話、發送簡訊的權限,就明顯有問題 ,因此也提醒大家,在安裝 App 的同時,對於這些權限存取不可不慎。

除了注意應用程式的來源與安裝權限需求,對於三星 Galaxy 手機的用戶來說,也能好好活用「隱私權設定表」這樣的主控頁面全盤掌握所有應用程式的動態,快速找出哪一款 App 有異常行為,同時對於實體的定位與網路上的行為痕跡也能選擇關閉,讓你在現實生活或網路上的隱私都能受到保護。
秘技之五:可疑連結不亂點,就算是親友傳來也要先確認
一直以來,資安威脅的主要來源就是「釣魚連結」,且從過去常見的電子郵件、網站慢慢轉移至各類型的社交平台、即時通訊工具與手機簡訊,可說是最「與時俱進」的一種資安攻擊手法,若是一不注意點擊了這些連結,手機系統就可能遭到入侵,為駭客開了一道「後門」,隱私資料可能全都曝光。

當然,若是三星 Galaxy 手機的用戶,面對愈來愈泛濫的釣魚連結威脅,也能透過 Knox Vault 的即時防護功能為自己多增加一道保險,確保手機使用期間的安全,無需定期為手機重開機來避免作業系統受到入侵而被植入惡意程式,甚至手機關機時,硬體層面也有防止實體破壞、資料偵測的機制,讓手機內的隱私資料獲得完整保護。

結語
智慧型手機為人們帶來便利性,但卻也同時帶來資安方面的風險,在仰賴手機功能應用的同時,更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建立正確的資安防護意識,與其擔心自己是否會成為駭客鎖定的目標,不如提前建立好完整的防範機制。
但對於絕大多數沒有太多資安技術知識的使用者來說,主動做好資安防護絕非易事,相對的,選擇妥善考量資安防護技術的產品,或許會是更好的方式,而三星早在多年前就導入 Knox Vault 技術至行動平台,更逐步完善防護機制,相對的更能讓使用者在不需要額外進行功能設定的情況下,就享有完整防護機制,更能妥善守護用戶的隱私安全,也成為眾多手機品牌中最值得信賴的選擇。


本文章內容由「蘋果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