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覺醒青年嚇到吃手手!──漢代的今古文之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想這可能就是讀古文給我們最大的意義。正因為這些「古已有之」的現實,讓我們一方面感嘆歷史如此無情的重複,另一方面卻懷念起這些不算白白讀過的古文。
文:祁立峰
縱觀台灣輿論圈,熱門議題是幾天就會更易一輪,隨著Seafood、狼師等新議題,文言與白話的紛擾看似暫時平息了,然而我始終覺得古代文獻給我們最大的價值就在於對時代議題興替秩序的掌握。也因此,若我們讀了一批生澀而無法與當代連結的文言文,那麼它難免顯得無用。但當我們從這些古典時期大數據資裡,發掘出與眼下的時代呼應的脈絡與思維時,這個資料庫就有了搜尋的意義。
上一篇為大家介紹古代的文言白話之爭,今文《尚書》界網紅大夏候與小夏候的約戰,在石渠會議上得到平息。後來師友給我指正,說這次爭議不能算今古文之爭。確實,宣帝的石渠課綱會議爭的雖也是「官學」,但只能說是今文經的內戰。今古文之爭的正式登場,要從劉歆寫的一封向眾網紅約戰的信說起。
如果要找對應的文本來詮釋這些年我們的文白爭論,劉歆興起的爭議有更多可以與時事對照的哏。之前我們說的「石渠奏議」後,號稱「西京十四博士」(聽起來就像某種天團)的今文經學正式建立。官學既立,博士弟子員可以靠著研讀經書,而直接任職公務機關,開始成為享領年金的八百壯士(我在說什麼),於是經學儒術就此成了利祿之途。這時古文覺醒青年劉歆終於看不下去了:
及(劉)歆校秘書,見古文春秋左氏傳,歆大好之。⋯⋯歆以為左丘明好惡與聖人同,親見夫子,而公羊、穀梁在七十子後,傳聞之與親見之,其詳略不同。歆數以難向,向不能非間也,然猶自持其穀梁義。及歆親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皆列於學官。哀帝令歆與五經博士講論其義,諸博士或不肯置對,歆因移書太常博士,責讓之。
如果說這第一次今古文之爭與當前有何不同,差異或許在資源把持於今文學者的手上,於是古文覺青劉歆決定向這些反年改團體宣戰。劉歆出身為黃門侍郎,有資格校閱皇家藏書,他在秘書庫裡讀到了古文版的《左傳》,大受感動,於是認為《左傳》、《毛詩》、《周禮》以及古文《尚書》這幾部經書,都應列為官學。這意見實在太像批評唐宋八大家是造神,進而要求日本越南朝鮮古文都選入課綱一樣的思維。
劉歆的主張其實也不盡然正確,他認為因為左丘明與孔子同時代,所以《左傳》應當更近聖人本意。事實上「左丘明」這名字在春秋可說是個菜市場名,有點像去三年三班買手工薯條的陳志豪一樣。孔子固然在《論語》裡提到阿明,但未必就是傳《左傳》的阿明。反正不管那麼多,劉歆他是信了。當時在位的漢哀帝本想比照石渠會議,讓劉歆和五經博士不服來辯,但原本的這些既得利益者卻不願意再重新投票。於是劉歆大大就開噴了,這也就是著名的〈讓太常博士書〉由來(「讓」就是幹譙的意思):
此數家之事,皆先帝所親論,今上所考視,其為古文舊書,皆有徵驗,內外相應。夫禮失求之於野,古文不猶愈於野乎?往者博士書有歐陽,春秋公羊,易則施孟,然孝宣帝猶復廣立穀梁春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書,義雖相反,猶並置之。何則?與其過而廢之,寧過而立之。⋯⋯今此數家之言,所以兼包大小之義,豈可偏絕哉?若必專己守殘,黨同門、妒道真,違明詔、失聖意。
這段有點長但我簡單幫大家亂翻譯一下,就是太常博士問劉歆「王八蛋在罵誰」,劉歆說「你和那些反古文經團體」。劉歆舉了當年的石渠閣會議為例,說當年不同版本的今文經都可以選入課綱立為官學,這是什麼原因?「與其過而廢之,寧過而立之」。這句話我自己也頗有同感,若現在中學國文課不僅侷限於每學期十幾課、節選個幾篇看不出精髓的小說。而「過而立之」選個四五百篇古今中外的經典文學,讓同學自由閱讀,那麼文白比例與選文自然也不是問題了。只不過就目前考試領導教學的實務面,真的礙難推行。
於是我們可以從這封寫給經學貴圈的信裡,讀到劉歆的義憤填膺。他一個人力抗鄉民,說這群今文經網紅「專己守殘」、「黨同門妒道真」,每天混在一起到處獵巫,罔顧真理,捍衛自己的利益。這封信寫起來是很義正詞嚴啦,只是結果未如預期。貼文才幾小時,「諸儒皆怨恨」,貴圈真亂不是開玩笑,整個經學圈開始群起霸凌劉歆,稱他「改亂舊章」、「非毀先帝」啥的。劉歆有沒有開直播鬧自殺我沒有足夠的文獻佐證,但而這場課綱表決的翻案大會,壓根還沒召開,劉歆就「為眾儒所訕,懼誅,求出補吏,為河內太守」,被眾網紅霸凌到飛起來,嚇到吃手手,連台北市長都不當了,自請跑去當連江縣縣長。於是第一次今古文之爭就此結束。
爾後還有幾次今古文之爭,最後由集兩派大成的鴻儒鄭玄,確立了爾後流傳的五經版本,不過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其實近來的文白之爭,不少師友問起我看法,我都稱自己雖致力推廣古文普及,實對教育並無研究,對課綱更無定見。事實上我以為課綱之存在本身就是一種限制,只是若無範圍地開放,考生與家長的反彈可想而知,因此現行體制下能改變的太少了。
當然諸如此類未表態未選邊的陳述,有時仍被以犬儒非之。這讓我想起專欄之前介紹過的那些——連不表態的自由都沒有的寫作者,他們不得不寫出晦澀曲折的作品,隱藏真正的情志。我想這可能就是讀古文給我們最大的意義。正因為這些「古已有之」的現實,讓我們一方面感嘆歷史如此無情的重複,另一方面卻懷念起這些不算白白讀過的古文。
本文經Readmoo閱讀最前線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彭振宣
Tags:
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灣全英文課程HEC Liège EDBA,把博士頭銜鍍金在您的名片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代業界對具備博士學位的高階主管需求日益增長,但在忙碌的工作卻難以腾出時間攻讀博士學位。幸運的是,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開設了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最快可在2年內完成博士課程與發表,為渴望提升自我和更新產業知識的高階主管與企業家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機會。
現代商業界對於高階主管具備博士學位的需求日益增長,但許多專業人士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難以腾出足夠時間攻讀博士學位。幸運的是,現在有一個解決方案: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除了提供一個在職攻讀歐洲頂尖企管博士的機會,還提供了一系列研討會發表的協助與各領域的專家建立強烈的人脈連結,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最快可以在2年內完成博士課程與發表,為那些渴望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更新產業知識的高階主管與企業家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學習機會。

學術研究與實務兼顧,提升個人品牌影響力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家與高階主管必須面對複雜的挑戰,例如: 全球化所產生的地緣政治動盪、技術快速創新造成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性等。EDBA博士學位能夠提供深入的商業洞察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企業家及專業經理人能夠更好地應對這些整合與挑戰。此外,博士學位也是個人品牌建立的一個關鍵因素在商業界享有崇高的聲望和尊重,為高階主管及企業負責人打開更多商業拓展的機會,並且是領導者和決策者的首選。
擁有博士學位不僅展示了專業經理人的學術涵養,也體現了他們對自己產業發展的承諾和毅力。學位的獲得除了彰顯其頭銜與專業能力,更增加自信並開展職涯與事業願景。完成學位後除了成為該領域之專家,並增強自己在組織內部和外部的影響力,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學位也為高階經理人開啟了更多的不同產業的交流機會和晉升通道。許多企業和組織都尋求具有博士學位的高階主管、董事,他們被認為具有深入的商業洞察力和領導能力。

全台獨家全英文授課環境接軌全球最新商業議題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在台以全英文授課為特點,為學員提供了一個全英語環境的學習機會。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學員的英語能力,還能讓他們在全球商業環境中更自信地交流和合作。此外,彙集了一流的教授和業界專家,他們具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和學術造詣,能夠為博士候選人們提供專業指導和深入的商業洞察力。
時間效益最大化 – 兩年完成,學習品質不打折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提供了一個精心設計的課程結構和專業指導的學習方案,使博士候選人能夠最快2年內完成學位與發表。首先,課程內容涵蓋了企業管理領域的核心知識和最新研究成果,從策略管理到領導力發展,從知識創新到市場行銷工具的革新等。其次,博士班提供了個別化指導和專業支持。除了每位學員將被指派一位專業的指導教授提供個人的指導,課程模組更導入了每學期兩天的獨立學習課程(Independent study),由列日大學欽點的導師親自手把手帶領博士候選人完成研討會、期刊以及畢業論文答辯。這種一對一的指導可以加快學習進程,確保學員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學業要求。

就讀比利時列日大學高階企管博士,完整您的事業版圖
最後,快速攻讀高階企管博士班對於高階主管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列日大學在台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班不僅提供了學術、知識和實踐技能,還培養了企業家與高階主管在全球商業環境中不可或缺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這些都是現代商業領袖必須具備的關鍵素養,才能在全球化的商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更多精采課程內容請洽:比利時國立列日大學EDBA在台辦事處(02)6605-0679
本文章內容由「中碩教育集團」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